您现在的位置:思想者工作室>>教育科研>>科研知识>>正文内容

《河北教育》“课程育德”栏目征稿启事

友情提醒:所有站长原创资源未经本人同意禁止转载,违者本站将保留进一步追究的权利!

《河北教育》(中旬版)“课程育德”栏目简介:作为基础教育领域内德育课程研究与实践交流的重要平台,旨在引领教育工作者深入探索德育课程的新理念、新模式和新方法,推动德育课程的创新与发展,提升教师育德水平,促进教师专业化成长。

本栏目约稿方向为:德育课程实践探索,包括中小学德育课程实践中的成功案例、创新举措和经验教训;课程与德育的融合路径,探讨如何将德育元素融入各类学科课程中,实现知识与道德的双重滋养;德育课程资源的开发策略、方法和途径;德育课程的评价标准和评价体系研究,探索科学、合理、有效的评价方法。(以上维度可选其一。)

投稿邮箱及电话:

910001538@qq.com    电话:0311-66005291      文稿要求:

1.字数1500字—3000字左右,题目自拟,理论和实践相结合,切中现实问题,谈透谈实,事例典型,切勿空泛。2.来稿请注明作者姓名、联系电话、工作单位及详细联系地址,以便稿件刊发后寄送样刊和稿酬。3.如需配图,请提供1—2幅高清原图,内容为师生活动或学生活动。

特别说明:本刊不收取版面费。所有来稿均需经过三审,质量为先。稿件一经采用,《河北教育》编辑部将寄送样刊和相应稿酬。请确保投寄作品系个人原创,且未在其他报刊、书籍或网络平台上公开发表。凡向本刊投稿被录用,即视为作者同意本刊将其作品在中国知网、中国人民大学“复印报刊资料” 、河北教育微信公众号、 新华网学术中国平台等多家数据库以数字化方式复制、汇编并通过信息网络传播本刊全文内容。自来稿之日起三个月内未收到回复,作者可自行处理稿件。期待您的优质稿件。


『“课程育德”栏目往期摘编』

样稿1:

重温课本里的“觉醒年代”

2021年1月,教育部印发了《革命传统进中小学课程教材指南》,系统规划了中小学课程教材全面、系统落实革命传统文化教育。这是充分发挥革命文化和社会主义先进文化铸魂育人功能,实现革命传统教育整体化、系列化、长效化的重要举措。

在小学语文教材中,革命文化题材类的文章在课本中的占比逐渐增大,因此,我们聚焦革命文化主题大单元,通过项目化学习,以核心问题为切入点,创设“重温课本里的‘觉醒年代’”红色主题教育活动,让课本中的革命人物形象更为鲜活、生动、立体,进而激发学生的爱国情怀,培养红色品质。

1.聚焦单元主题,创设红色情境。

革命文化题材类文本,无论从时间上还是空间上都距离孩子们非常遥远。因此,在深入解读各年级革命文化题材的课文后,教师在大单元概念的基础上确定教学目标,联结各年段语文要素,创设富有感染力的学习情境。我们开展走进英雄岁月、探寻红色基因、阅读经典名著、观赏红色影视的活动。通过打卡红色基地、阅读资料、历史再现、演绎体验等多种方式,学生下沉到文本的情感语境中,生发自己的思考,加深对英雄、责任、信仰和担当的理解,树立正确的价值观。以统编版小学语文五年级下册第四单元为例,教师通过组织学生走近英雄、探寻红色基因、开展红色故事宣讲会、“重走长征路”等实践活动,让学生了解革命历史沿革,积淀革命记忆,内化革命精神品质。

2.巧用课本资源,强化革命情感。

课本中除了文字需要细细品读,其配图也体现了教材编写者的良苦用心,教师要善用之。以统编版小学语文六年级上册《狼牙山五壮士》为例,文本使用的插图是当代画家詹建俊的油画作品《狼牙山五壮士》。一方面,教师带领学生赏析——这幅油画抓住五位壮士跳崖前的瞬间动态,用粗犷的笔触,把人物和太行山的造型结合为一体,把五位壮士坚强威严、气壮山河的伟大气概表现得淋漓尽致。这幅插画让学生有身临其境之感,能够直观感受人物的英雄形象,强化革命故事的感染力。另一方面,教师使用AI技术,使这幅画中狼牙山险峻的面貌更清晰,模拟再现这场无比凶险的战斗,展现五壮士英勇无畏的革命品质。

3.聚焦思维进阶,走向深度学习。

在当今信息大量喷涌的时代,如何更好地继承发扬革命精神,仅仅依靠学习教材内容是不够的,还需要教师引领学生进行深度思考,创设有思维冲突的问题情境,开展有思维含量的活动,用富有思辨性的活动链条真正串联起个人与革命英雄的契合点,将红色基因真正植入心底。在革命文化题材类文章中关于“什么是英雄”的探寻,关于“生命意义”的探讨,应当成为教师重点关注的问题。在大单元学习之后,师生需开展“如何看待英雄”的话题讨论,通过拓展资料联系生活实际,进而思考和平新时代的英雄如何定义,旨在启迪学生思考,淬炼思想,理解英雄的真正内涵。

任婕 刘晓丽/石家庄市新石小学

——《河北教育》11月中旬刊

样稿2:

物理教学与人文教育相融合的探索与思考

在许多学生心中,初中最难学的学科莫过于物理。在他们看来,物理是抽象、无序、混乱的代名词。因为物理学需要学生通过观察自然界的众多表象,以实验、推理、深入思考的方式揭示其本质规律,最终发现世界运行的规则。但这一系列发现规律的复杂过程让部分学生望而生畏。

这种畏难畏学情绪或多或少与现下教育环境和家庭教育观念有关。为了提升考试成绩,学校和家长通常以让学生刷题和上辅导班的方式取代学生深入生活、动手实践,自然造成学生的形象思维不扎实、逻辑思维难建立,学好物理困难重重。

作为一名初中物理教师,笔者一直在思考如何激发学生学习物理的兴趣和提升掌握物理规则的能力。偶然间翻阅的《人文物理》这本书让人眼前一亮。这本书突出物理的文化内涵,强调重视人、尊重人、关心人和爱护人的观点。而笔者曾阅读过美国作家约翰·厄普代克关于中微子的一首小诗《宇宙讨厌鬼》:

“中微子,小东西。没有电荷,没有质量,也从不交流。地球只当作笨球,等闲就能穿透,仿佛清洁女工穿过通风的长廊,或是光子穿透玻璃窗。无视轻巧的气体,也不理结实的高墙,钢铁不放眼里,何况黄铜叮当……”

诗歌展示了物理的简洁美和趣味性,与《人文物理》所传达的物理的人文之美不谋而合。其实,在中国古诗词中也不乏此类蕴含物理之美的诗句,如描写分子运动的“遥知不是雪,为有暗香来”,描写光现象和热现象的“掬水月在手,弄花香满衣”等。

从人文视角解读物理,为笔者打开了物理教学的新思路。

笔者先从搜集整理含有物理现象、易于中学生理解的短句开始。例如,以词组总结折射现象:池水变浅、尺子缩短、筷子折断、碗底浮钱、鱼儿浅游、海市蜃楼;将易混淆的热学、光学名词归纳为“雾凇不是雾、干冰不是冰、倒影不是影”等短句,以此加深学生的理解和记忆。再拓展至以对联形式“浓缩”物理现象,如将水的物态编写为对联,上联为“水雨露雾云汗气”,下联为“冰雪霜雹雾凇花”,横批为“水蒸气看不见”。简洁凝练的对联立即吸引了学生的注意力,他们一边感慨自然界物态变化的神奇,一边快速熟记相关知识点。在学生毕业时,笔者如此寄语学生:“亲爱的同学们,在后面的日子里,请把汗水凝结为比热,请把青春编织为热值,增大质量,提高动能,一路核能前行!”

人文与物理的结合逐渐改变了学生学习物理的枯燥、沉闷状态,极大地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今年中考理综科目结束后,一名学生兴奋地对我说:“老师,你总结的物理小短句太好用了,我今天考试题都答对了!”

物理是美的,教育也是美的。物理与人文的跨学科融合,既求真,又求善,有动力,有激情,最终帮助学生形成优秀的思维品质和学习能力。

刘峰/石家庄市第四十一中学

——《河北教育》12月中旬刊


友情提醒:所有站长原创资源未经本人同意禁止转载,违者本站将保留进一步追究的权利!

【站长简介】刘海,教育硕士,江苏省“333高层次人才工程”培养对象、江苏省“刘海网络名师工作室”领衔教师、延安市优秀教师,无锡市教学能手、无锡市首届“勤远教师奖”获得者、校德育处副主任、校政治教研组组长、校学术委员会秘书长。曾参与或主持过《高中思想政治研究性课堂教学模式的创设与运用》等多项省市级课题研究工作,撰写的《浅谈乡土材料在经济常识教学中的运用》等90多篇文章发表于省级教育期刊或全国中文核心期刊。120多篇论文、教案、试题、高考分析等文章发表于《中学生时事政治报》等教辅类专业报刊。制作以个人原创资源为主的思想者工作室网站( http://www.teacher001.net)……[详细内容]

【网站简介】思想者园地网站( http://www.sxzyd.net)建立于2003年9月1日,致力于为中学文科与信息技术课程整合提供资源支撑平台。目前拥有各类教学资源200000多个,注册用户达到10万余人,资源点击超过5000万人次,目前已经发展成为涵盖中学政治、中学历史、中学地理、教育德育等在内的国内较大的中学文综教学资源网站。……[ 详细内容]
感动 同情 无聊 愤怒 搞笑 难过 高兴 路过
【字体: 】【收藏】【打印文章】【查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