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思想者工作室>>时事思考>>正文内容

时事思考182:中国积极应对少数民族“非遗”保护传承难题20110811

友情提醒:所有站长原创资源未经本人同意禁止转载,违者本站将保留进一步追究的权利!

新华网长春811日电 日前,2011“延边之夏”中国图们江文化旅游节正在举行。作为该文化旅游节的重头戏之一,中国少数民族非物质文化遗产图们论坛暨第二届图们江文化论坛也同时举行。来自国内的30多位专家学者一起把脉少数民族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发展。他们认为,当前少数民族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主要面临三大问题:非物质文化遗产资源特别丰富;随着现代化进程面对社会经济急速变化,文化遗产存续的文化生态急剧变化;缺少保护工作人才、经费及设施。非物质文化遗产蕴含着民族的“文化情感”,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也就是要“守护精神家园”。对此类遗产的保护工作迫在眉睫。

一、文化生活角度

1、文化遗产是一个国家和民族历史文化成就的重要标志。它们不仅对于研究人类文明的演进具有重要意义,而且对于展现世界文化的多样性具有独特作用,它们是人类共同的文化财富。当前少数民族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主要面临三大问题:非物质文化遗产资源特别丰富;随着现代化进程面对社会经济急速变化,文化遗产存续的文化生态急剧变化;缺少保护工作人才、经费及设施。非物质文化遗产蕴含着民族的“文化情感”,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也就是要“守护精神家园”。目前,中国各地正在积极采取措施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5个民族自治区中有3个正式颁布了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单行法规。从200310月联合国教科文组织通过《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公约》到现在,中国在已列入联合国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名录的28个项目中,少数民族“非遗”项目占到10项。这充分体现了世界文化的多样性。世界文化具有多样性,对待文化多样性既要认同本民族文化,又要尊重其他民族文化,相互借鉴,求同存异,尊重世界文化多样性,共同促进人类文明繁荣进步。我们必须遵循各民族文化一律平等的原则。在文化交流中,要尊重差异,理解个性,和睦相处,共同促进世界文化繁荣。

2、传统文化具有鲜明的民族性。传统文化是一个民族在长期共同生活过程中,具有鲜明的民族特色、民族风格和民族气派,是维系民族生存和发展的精神纽带。文化的继承和发展,是同一个过程的两个方面。继承是发展的必要前提,发展是继承的必然要求。文化在继承的基础上发展,在发展的过程中继承。在现代社会中,传统文化中最需要保护的就是文化遗产。少数民族非物质文化代表作项目名录是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重要的组成部分,抢救和保护少数民族有重要价值的非物质文化遗产,十分重要,十分迫切。中国积极应对少数民族“非遗”保护传承难题有利于少数民族“非遗”的继承和发展。

3、中华文化具有源远流长、博大精深的特点。中华民族是多民族的共同体,中华文化呈现着多种民族文化的丰富色彩。中华各民族文化,既有中华文化的共性,又有各自的民族特性。它们都是中华文化宝库中的瑰宝,都是中华民族的骄傲。在长期的历史发展中,各兄弟民族的文化相互交融、相互促进,共同熔铸了灿烂的中华文化。各族人民对共同拥有的中华文化的强烈认同感和归属感,显示了中华民族厚重的文化底蕴和民族凝聚力。中国积极应对少数民族“非遗”保护传承难题有利于少数民族“非遗”的继承和发展,有利于进一步丰富和发展中华文化,促进中华文化和世界文化的繁荣。

新闻出处:http://news.xinhuanet.com/2011-08/11/c_121844898_2.htm

新华网长春811日电(记者姚湜、宗巍、杜白羽)“孩子宁愿去学吉他,也不肯跟我学习吹奏洞箫。”家住吉林省图们市的朝鲜族老人金尚国向记者说。

洞箫是中国朝鲜族独有的最具代表性的传统乐器之一,也是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金尚国则是这一遗产为数不多的传承人之一。由于孩子不愿意跟随他学习,又找不到其他合适的传承人,他的“绝技”——洞箫正面临失传的危险。

吉林省延边朝鲜族自治州是中国朝鲜族的主要聚集地。11日,在位于延边州图们市的“中国朝鲜族非物质文化遗产展览馆”,金尚国为参观者表演了洞箫演奏《阿里郎》。据他介绍,在图们市会吹奏洞箫的人不超过10位。

不仅在图们市,在中国很多少数民族聚集地,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和保护普遍面临难题。

日前,2011“延边之夏”中国图们江文化旅游节正在举行。作为该文化旅游节的重头戏之一,中国少数民族非物质文化遗产图们论坛暨第二届图们江文化论坛也同时举行。来自国内的30多位专家学者一起把脉少数民族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发展。

他们认为,当前少数民族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主要面临三大问题:非物质文化遗产资源特别丰富;随着现代化进程面对社会经济急速变化,文化遗产存续的文化生态急剧变化;缺少保护工作人才、经费及设施。

中国国家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工作专家委员会专家委员、中央民族大学教授祁庆富表示,非物质文化遗产蕴含着民族的“文化情感”,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也就是要“守护精神家园”。对此类遗产的保护工作迫在眉睫。

目前,中国各地正在积极采取措施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5个民族自治区中有3个正式颁布了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单行法规。

200310月联合国教科文组织通过《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公约》到现在,中国在已列入联合国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名录的28个项目中,少数民族“非遗”项目占到10项。

 在广西壮族自治区,各级政府都组建了包括传统歌谣在内的“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机构,并制定了相应发展规划,一些广西少数民族歌手作为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传承人,得到扶持与资助。政府还鼓励、支持传统“歌圩”活动,倡导原生态民歌的各种赛事,坚持扩大民族歌谣的生存空间,目的就是积极推动“非遗”项目得到更好的保护和传承。

在吉林省延边朝鲜族自治州,近年来提出了建立“图们江流域文化生态保护区”的初步规划,在发展思路、工作举措、资金投入等方面积极推动朝鲜族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传承。目前,朝鲜跳板秋千、长鼓舞等10个项目已进入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名录。

据悉,今年6月刚刚挂牌的中国朝鲜族非物质文化遗产展览馆,是中国55个少数民族中第一个“非遗”展馆。这一展览馆的设立,也意在提高少数民族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文化、社会和经济价值。

“在现代社会中,传统文化中最需要保护的就是文化遗产。少数民族非物质文化代表作项目名录是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重要的组成部分,抢救和保护少数民族有重要价值的非物质文化遗产,十分重要,十分迫切。”祁庆富说。


友情提醒:所有站长原创资源未经本人同意禁止转载,违者本站将保留进一步追究的权利!

【站长简介】刘海,教育硕士,江苏省“333高层次人才工程”培养对象、江苏省“刘海网络名师工作室”领衔教师、延安市优秀教师,无锡市教学能手、无锡市首届“勤远教师奖”获得者、校德育处副主任、校政治教研组组长、校学术委员会秘书长。曾参与或主持过《高中思想政治研究性课堂教学模式的创设与运用》等多项省市级课题研究工作,撰写的《浅谈乡土材料在经济常识教学中的运用》等90多篇文章发表于省级教育期刊或全国中文核心期刊。120多篇论文、教案、试题、高考分析等文章发表于《中学生时事政治报》等教辅类专业报刊。制作以个人原创资源为主的思想者工作室网站( http://www.teacher001.net)……[详细内容]

【网站简介】思想者园地网站( http://www.sxzyd.net)建立于2003年9月1日,致力于为中学文科与信息技术课程整合提供资源支撑平台。目前拥有各类教学资源200000多个,注册用户达到10万余人,资源点击超过5000万人次,目前已经发展成为涵盖中学政治、中学历史、中学地理、教育德育等在内的国内较大的中学文综教学资源网站。……[ 详细内容]
感动 同情 无聊 愤怒 搞笑 难过 高兴 路过
【字体: 】【收藏】【打印文章】【查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