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思想者工作室>>教育科研>>课程改革>>正文内容

教育部社会科学司:学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座谈会精神贯彻落实总体情况介绍

友情提醒:所有站长原创资源未经本人同意禁止转载,违者本站将保留进一步追究的权利!

2019年3月18日,习近平总书记亲自主持召开学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座谈会并发表重要讲话。三年来,在中央教育工作领导小组直接领导下,教育部党组以“三巡六创优”、“改革创新先行试点”、“一省一策”集体行动、“大思政课”建设等为抓手,精心组织、狠抓落实,坚持不懈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铸魂育人,思政课建设发生全局性、根本性转变,取得历史性成就,推动教育领域坚决拥护“两个确立”、做到“两个维护”的思想自觉政治自觉行动自觉不断增强。

一、学校思政课建设的主要进展和成效

党的十八大以来,特别是学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座谈会以来,教育部党组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引,深入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思政课建设的重要讲话、指示批示精神,贯彻落实中办国办《关于深化新时代学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改革创新的若干意见》和中办《关于加强新时代马克思主义学院建设的意见》精神,扎实推进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进教材、进课堂、进头脑,教师队伍快速发展壮大,教学质量和水平大幅提高,广大教师荣誉感和责任感大大增强,广大青年学生对党的创新理论高度认同,“四个自信”显著增强,充分彰显了立德树人关键课程作用。

一是加强党对思政课建设的全面领导,形成合力办好思政课的工作格局。教育部党组多次专门研究思政课工作,持续加强与中宣部、中组部、中央网信办、财政部、人社部等部门沟通,凝聚工作合力,印发高校思政课教师队伍、中小学思政课教师队伍和高校思想政治工作体系等系列文件,推动形成思政课改革创新的政策体系。地方各级党委落实思政课建设主体责任,把办好思政课摆上重要议程,建立健全领导体制和工作机制,普遍建立省级领导听讲调研思政课制度,采取有效措施,着力解决思政课编制岗位、教师津贴、培训经费、项目研究等突出问题。教育部修订印发《高等学校思想政治理论课建设标准(2021本)》,进一步压实高校党委领导责任,建立党委书记、校长带头抓思政课建设机制并稳定运行。党委书记、校长履行第一责任人职责,带头走进课堂听课讲课,带头推动思政课建设,带头联系思政课教师,形成制度性安排。思政课建设成为学校党的建设工作考核、办学质量和学科建设重要评估标准。全国高校马克思主义学院由2012年的100余家发展到2021年的1440余家,中宣部、教育部重点建设37家全国重点马院,教育部支持建设200余个优秀教学科研团队。2016年至2021年,全国马克思主义理论一级博士学位授权点由39个增至104个、一级硕士学位授权点由129个增至279个,学位点数量位居各学科前列。教育部成立大中小学思政课一体化建设指导委员会,加强对不同学段思政课的统筹指导。各地组织高校与中小学结对共建,定期开展教师集体备课、教学交流等活动。广大媒体积极参与,营造良好舆论环境和社会氛围。新华社、人民日报、光明日报、中国教育报等开设专栏,报道达700余次,“思政课”成为媒体热词。

二是聚焦铸魂育人,大力推进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进教材进课堂进头脑。坚持思政课建设与党的创新理论武装同步推进,建强思政课主渠道,不断完善“三全育人”工作体系。印发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进课程教材指南,思政课课程群不断健全完善。指导全国重点马院和北京、天津、上海、吉林等地单独开设“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概论”课,增设课程分教指委,研制实施专门教学大纲和教学建议,编写使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学生读本》和系列教学辅导用书。开展学习贯彻“七一”重要讲话精神和十九届六中全会精神联学联讲联研活动,遴选发布56堂思政“金课”,超62万人次参与。田间地头、工厂社区、红色地标等社会大课堂成为立德树人的不竭资源,各地各校探索形成了一批可复制可推广的思政课实践教学经验做法。印发高等学校课程思政建设指导纲要,深入挖掘各门课程中蕴含的育人资源,推动专业课与思政课同向同行,形成思政育人合力。结合新中国成立70周年、建党百年等重大主题,连续三年举办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大学习领航计划活动,近1000所高校师生参与,广大学生爱国热情不断高涨。

三是坚持固本强基,思政课教师队伍建设实现历史性突破。大力推动各地各校配齐建强教师队伍,广大教师精神面貌焕然一新,形成了做“大先生”、教“大学问”、育“大英才”的生动局面。截止2021年年底,高校思政课专兼职教师超过12.7万人,较2012年增加7.4万人,比2018年增加5万多人,队伍配备总体达到师生比1:350的要求。专职思政课教师年轻化成为队伍发展新态势,49岁以下教师占77.7%,具有高级职称的占35%。加快构建全方位体系化的教师培养培训体系,组织41个全国高校思政课教师研修(学)基地、32个“手拉手”集体备课中心,开展常态化培训研修,每年培训教师近6000人。一体化推进青年马克思主义人才培养,2019年起设立马克思主义理论本科专业,将马克思主义理论学科列入“国家关键领域紧缺高层次人才培养专项招生计划”,目前高校马克思主义理论学科专业本硕博在校生达6.2万人。各地陆续落实专职思政课教师岗位津贴。国家社科基金、教育部“繁荣计划”设立思政课研究专项,3年累计立项近1000项,支持经费近3亿元。每两年举办一次全国高校思政课教学展示活动,网络直播观看量超过34万次。中国教师发展基金会设立奖励基金,奖励表彰高校优秀思政课教师和马克思主义理论学科学生。

四是注重资源共建共享,加快推进信息化建设。主动适应信息技术迭代升级,不断加大平台建设力度,加强优质教学资源供给。升级全国高校思政课教师网络集体备课平台,建成教指委专家值班答疑、听课记录、教师研修管理等7个子平台,累计访问量500万人次,实现月月有活动、周周有精彩。坚持精品引领,制作《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三十讲》课件,点击下载量已累计近3000万次。坚持“应用为王、服务至上”,建设网络集体备课平台、教师培训研修系统、大学生自主学习“青梨派”等为一体的全国高校思政课教研系统。创设“周末理论大讲堂”,累计举办76期,收看量超过280万次。与中央网信办共同打造“云上大思政课”主题宣传活动。三年来,以“抗疫”“四史”“奥运会”为主题,开展多期全国大学生“同上一堂思政大课”,观看量超过1.5亿次。直播、短视频、H5等新媒体技术被广泛运用于思政课堂,形成了网上“思政大课”新样态。各地各校陆续建设智慧思政平台,开设线上直播“云课堂”,邀请劳动模范、大国工匠等讲授“思政大课”。

二、下一阶段工作的主要考虑

面向新征程,我们将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以“大思政课”建设为牵引,坚持问题导向、目标导向和效果导向相统一,坚持自信自强、守正创新,全面推动思政课高质量发展,以实际行动迎接党的二十大胜利召开。

一是抓理论武装,坚定不移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铸魂育人。加强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核心内容的课程群建设,启动编写专门教材,将党的创新理论有机融入各门思政课教材和哲学社会科学各学科专业教材。深入推进大中小学思政课一体化建设。启动“大思政课”综合改革试验区建设。

二是抓“大思政课”建设,强化实践育人。制定实施关于全面推进“大思政课”建设的工作方案。改革创新课堂教学,推动高校严格落实思政课实践教学学时学分。用好社会大课堂,围绕抗击疫情、脱贫攻坚、乡村振兴等主题,会同有关部门联合设立一批“大思政课”实践教学基地。建设网络云课堂,继续举办“同上一堂思政大课”活动。

三是抓信息化建设,全面提升教学效果。创新工作机制,建设覆盖每门思政课、服务一线教学的问题库、案例库、素材库和在线示范课程库等资源库,研制开发精品课件。发挥好新一届高校思政课教学指导委员会作用,切实加强对高校思政课建设的统筹指导。

四是抓综合素质提升,建强教师队伍。推广实施特聘教授、兼职教师制度。完善部省校三级培训体系,整合高校思政课“手拉手”集体备课中心、教师培训研修基地等力量,分课程分专题开展教师培训。深入实施思政课教师研究专项,加强重大理论和实践问题研究。推动高校健全完善教师评价体系,强化教学评价导向。


友情提醒:所有站长原创资源未经本人同意禁止转载,违者本站将保留进一步追究的权利!

【站长简介】刘海,教育硕士,江苏省“333高层次人才工程”培养对象、江苏省“刘海网络名师工作室”领衔教师、延安市优秀教师,无锡市教学能手、无锡市首届“勤远教师奖”获得者、校德育处副主任、校政治教研组组长、校学术委员会秘书长。曾参与或主持过《高中思想政治研究性课堂教学模式的创设与运用》等多项省市级课题研究工作,撰写的《浅谈乡土材料在经济常识教学中的运用》等90多篇文章发表于省级教育期刊或全国中文核心期刊。120多篇论文、教案、试题、高考分析等文章发表于《中学生时事政治报》等教辅类专业报刊。制作以个人原创资源为主的思想者工作室网站( http://www.teacher001.net)……[详细内容]

【网站简介】思想者园地网站( http://www.sxzyd.net)建立于2003年9月1日,致力于为中学文科与信息技术课程整合提供资源支撑平台。目前拥有各类教学资源200000多个,注册用户达到10万余人,资源点击超过5000万人次,目前已经发展成为涵盖中学政治、中学历史、中学地理、教育德育等在内的国内较大的中学文综教学资源网站。……[ 详细内容]
感动 同情 无聊 愤怒 搞笑 难过 高兴 路过
【字体: 】【收藏】【打印文章】【查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