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海:生态伦理道德视角下的高中政治教学
江苏省无锡市市北高级中学 刘海
摘要:党的十八大报告中,将生态文明建设摆在“五位一体”总布局的高度论述。在高中政治教学中渗透生态伦理道德教育,是建设生态文明的需要,更是我们教师义不容辞的职责。教师可以从文本对话,在文本研读中熏陶;合作探究,在问题探讨中参悟;讲练结合,在习题演练中渗透;知行合一,在活动体验中感悟等方面尝试,不断唤醒学生的生态良知和道德自觉,从而发挥政治教学在生态伦理道德教育方面的独特优势,为建设生态文明社会作出自己应有的贡献。
关键词:生态伦理道德 生态文明 高中政治
党的十八大报告中,将生态文明建设摆在“五位一体”总布局的高度论述,并提出要加强生态文明宣传教育,增强全民节约意识、环保意识、生态意识,形成合理消费的社会风尚,营造爱护生态环境的良好风气。为了推进十八大精神进教材、进课堂、进学生头脑,教育部颁布实施了《初中思想品德课和高中思想政治课贯彻党的十八大精神的教学指导建议》,为新形势下加强对中学生的生态伦理道德教育指明了方向。高中政治作为一门帮助学生认同正确的价值标准、把握正确的政治方向的学科,是培养学生良好生态伦理道德的重要载体。在高中政治教学中渗透生态伦理教育,是建设生态文明的需要,更是我们教师义不容辞的职责。
第一,文本对话,在文本研读中熏陶。
随着世界范围内的工业化进程的加快和人口总数的激增,环境污染更加严重,生态危机不断升级。而环境问题的种种表现说明:人与自然的关系,同人与人的关系、人与社会的关系一样,需要伦理道德来调节。高中政治作为一门紧密联系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实际、体现当今世界和我国发展的时代特征的人文综合性学科,新教材注重引用现实生活中有意义、有价值的案例和问题,把基本观点、原理融入生活题材之中,努力帮助学生认同正确的价值标准、把握正确的政治方向。新课程从促进人的全面发展出发,选取了众多有关人与自然方面的典型事例、名言警句、诗词古文,这些文本材料在为我们提供知识教育的同时,也为我们培养学生的生态环保意识,帮助他们树立正确的生态伦理道德观提供了便利。
例如,在《经济生活》模块中结合“面向市场经济”、“生活与消费”等专题要求,结合“又好又快 科学发展”讲解生态文明建设的重要性和坚持节约资源和保护环境的基本国策,探究生态文明建设的突出地位,探究如何推进我国经济的绿色发展、循环发展、低碳发展;结合“市场配置资源”来激发学生珍惜宝贵资源的情感;结合“做理智的消费者”的教学,引导学生增强节约意识、环保意识、生态意识,形成正确的消费观。在《生活与哲学》模块中结合“探索世界与追求真理”、“思想方法与创新意识”等专题要求,结合“认识运动把握规律”讲解在人类认识自然、利用自然和改造自然的过程中要把发挥主观能动性和尊重客观规律结合起来,树立尊重自然、顺应自然、保护自然的生态文明理念;结合“唯物辩证法的联系观”讲解生态文明建设在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实现我国五位一体发展思路中的突出地位,把生态文明建设融入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和社会建设的各方面和全过程;结合“价值与价值观”讲解树立科学发展观和生态文明理念对促进经济社会发展和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奋斗目标中的重要作用,等等。结合学生校园生活、家庭生活和社会生活的典型事例,把生态伦理道德教育融入理论教育之中,真正实现了理论与实际的有机结合,有利于有效达成三维教学目标。
第二,合作探究,在问题探讨中参悟。
高中政治新课程改革倡导开放互动的教学方式与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在课堂教学中的合作探究是师生之间、生生之间的言语互动,合作探究的最终目的是解决或试图解决复杂的、多元的、开放的高层次问题。合作探究前,教师应该根据课程标准、学科教材,以及学生的认知水平、认识能力和认知规律,精心设计探究活动的指导计划,为学生准备适当的研究材料。合作探究中,教师要对他们的选题、具体的探究活动进行适时指导,引导学生亲历探究过程,为学生的自主活动提供机会和空间。探究活动后,教师还需要花更多的心思来组织学生的反思和交流,并对学生个人和小组的各种表现进行评价,激励学生的后续研究。在加强生态伦理道德教育的过程中,教师要选择现实生活中正反两方面的典型事例,引导学生在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基础上形成心理共鸣和情感共鸣,不仅让学生感知我国的绿色发展、循环发展、低碳发展的生态发展理念,而且生成节约意识、环保意识、生态意识,树立正确的消费理念。
例如,在复习《又好又快 科学发展》这一课时,我引用了这样一段背景:2013年1月以来,全国中东部地区陷入严重的雾霾和污染天气中,面积一度达到143万平方公里,雾霾天气加重多地的空气污染,多地交通因大雾天气受到影响,人们易感呼吸系统疾病。这次雾霾天气直接原因是该时间段冷空气较弱和持续干旱,大气扩散条件非常差,同时也与企业的生产方式和居民的生活方式有一定关联。在能源消耗高、环境污染严重、生态环境退化的背景下,需要各方面协同努力才能真正改善和提高空气质量。然后设问:运用所学经济生活知识,提出改善和提高空气质量可以采取的措施。党的十八大报告提出的建设美丽中国的目标,关键是要落实到具体实际行动中去。这道综合探究题以今年1月以中东部地区严重的雾霾和污染天气的热点时事设置学习情境,引导学生在思维互动、合作探究中寻找解决问题的对策。学生在小组合作探究过程中,能够从国家、企业和个人三个层面多维度展开问题。从国家层面来讲,要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积极转变经济发展方式,构建资源节约型和环境友好型社会;从企业层面来讲,要优化产品结构、增强社会责任感、加强环保投入;从个人层面来讲,要树立生态文明观念,树立绿色消费观念,更要转变生活方式和消费方式,把低碳生活落到实处,问题探究的过程兼顾了学生的现实生活需要和未来发展需求,因而对于学生构建完备的生态伦理道德体系具有重要的现实和长远意义。
第三,讲练结合,在习题演练中渗透。
近年来,高考政治试题中含有环保内容的背景材料和设问还是很多的。如2011年全国新课标卷第19题用联系观对某公司开展秸秆的综合利用的分析、北京卷第40题用文化对人的影响的知识角度分析加强环境宣传教育的意义、全国大纲卷第30题从唯物论角度分析某农牧区发展沙枊资源林改善环境的措施、重庆卷第38题从矛盾主次方面关系原理分析水资源利用问题,以及2009年全国Ⅰ卷中用政府知识分析抗旱救灾、2008年四川文综非延考区从经济生活、政治生活、生活与哲学角度对“限塑令”的认识……这些以考查学生的辩证思维、综合能力和创新精神为目的的高考试题对当前的高中政治学科命题起到了重要的导向作用。为此,在教学过程中教师要有意识地贯穿富有文化内涵和时代气息的生态文明建设典型事例,用以启发学生的思维,增强学生提出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例如,在复习《用对立统一的观点看问题》这一框时,我引用了这样一段材料:随着世界工业经济的发展、人口的剧增、人类欲望的无限上升和生产生活方式的无节制,全球灾难性气候变化频频发生,已经严重危害到人类的生存环境和健康安全。为此,“低碳”日益走入我们的生活。高二(1)班同学围绕“低碳”为主题开展了班会讨论活动:甲同学:我认为,低碳的关键在于低碳生活,我们要注意从点滴小事做起,注意节电、节气……乙同学:我认为,低碳的重点在于低碳经济,应通过技术创新减少高碳能源消耗,保护生态环境。然后设问:(1)请选择其中你赞成的一个观点,运用生活与哲学有关知识加以论证。(2)作为当代青年,在“建设美丽中国”过程中,你准备如何进行政治参与?并说明其政治学依据。本题设计结合党的十八大报告中突出生态文明建设,建设美丽中国的主题,既有具体低碳环保的事例印证,又有结合材料的哲理分析,并突出了如何积极有效地进行政治参与,因而具有一定的实践性和可操作性。此外,教师还可以利用富含历史文化深意的古代贤哲关于“天人关系”、“人地关系”的生态文明思想和现实生活中正反两方面的典型事例创设学习情境,如利用“天人合一”的自然观分析尊重客观规律和发挥主观能动性的结合、利用《选择低碳 绿色生活》、《绿色旅行指南》等公益广告讲解树立正确的消费观、利用“世界环境日”开展环境教育活动讲解意识的能动作用等等,这能够帮助学生利用原有知识和经验实现对新知识的意义建构,在系统掌握知识的基础上增强了生态环保理念。
第四,知行合一,在活动体验中感悟。
高中政治作为一门集科学性、人文性、艺术性为一体的学科,决定了政治教学中的生态伦理道德教育必须遵循政治教育教学规律,着重通过有机渗透、有机结合等有效途径传播生态道德理念,培养学生良好的行为习惯。同时,随着高中政治新课程出现的将对研究性学习实际操作的考核和对研究性学习涉及政治学科知识的考核结合起来的新的命题形式的出现,对这类试题的解答不仅需要掌握学科知识,还要对研究性学习有一定的实际经验和生活经验。在高中政治教学中大力开展社会实践活动,体现了理论联系实际的教学原则,改变了传统的教学方式和学习方式,超越了传统课堂的时空观,实现了课堂由封闭走向开放的转变,为课堂教学质量提高注入了强大活力。在高中政治教学中,充分发挥丰富多样的研究性课程资源在促进学生生态伦理道德教育方面的独特优势,能够帮助学生在实践中体验、探究、感悟、成长,从而不断内化为生态伦理道德,外化为绿色行动实践。
教师在实际教学中可以引导学生关注日常生活中的生活垃圾处理、水污染防治、新能源利用、沙漠治理、化肥农药过度使用等生态环境和生活环境,选取学生身边的环境教育问题,引导学生走出教材、走出课堂。例如,近年来,江苏省大力度推进生态文明建设,继续加强以太湖治理为重点的流域污染治理,使我们能够领略到“水质稳中趋好”的太湖生态风采。曾经的太湖蓝藻事件让人警醒,在“铁腕治污、科学治太”思想的指导下,目前太湖湖体初步扭转了富营养化趋势,实现了太湖水质不断改善,流域环境显著提升,优化增长再创新绩的初步目标。接着组织学生就太湖污染的产生原因、应对措施和后续工作展开环保相关调查。最终,学生们通过文献检索、网络搜索、实地调查等方式,用一组组生动详实的案例和数据完成了学习任务,这不仅增强了学生的生态环保意识和热爱家乡的思想情感,而且培养了学生关心生态环境的社会责任感和团队合作意识。此外,在开展校本课程和研究性学习课程过程中,教师可以引导学生以更广阔的视角审视我国经济社会发展和世界发展中的环保问题,并努力寻找解决之道。近年来,学生结合社会实践活动撰写的《美丽中国美丽城市》、《面向未来的城市化》等学科小论文纷纷聚焦生态环保问题,进一步提高了学生的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
总之,人与自然的和谐相处,是建设和谐社会的内在要求,实现人与自然的和谐,是环境伦理的应有之义。高中政治教学中渗透生态伦理道德教育,就是要引导学生热爱自然环境、尊重自然规律、保护生态环境、践行节约节俭,不断唤醒学生的生态良知和道德自觉,从而发挥政治教学在生态伦理道德教育方面的独特优势,为建设生态文明社会作出自己应有的贡献。
注:本文发表于全国中文核心期刊《中学政治教学参考》2013年第8期。
友情提醒:所有站长原创资源未经本人同意禁止转载,违者本站将保留进一步追究的权利!
【站长简介】刘海,教育硕士,江苏省“333高层次人才工程”培养对象、江苏省“刘海网络名师工作室”领衔教师、延安市优秀教师,无锡市教学能手、无锡市首届“勤远教师奖”获得者、校德育处副主任、校政治教研组组长、校学术委员会秘书长。曾参与或主持过《高中思想政治研究性课堂教学模式的创设与运用》等多项省市级课题研究工作,撰写的《浅谈乡土材料在经济常识教学中的运用》等90多篇文章发表于省级教育期刊或全国中文核心期刊。120多篇论文、教案、试题、高考分析等文章发表于《中学生时事政治报》等教辅类专业报刊。制作以个人原创资源为主的思想者工作室网站( http://www.teacher001.net)……[详细内容]
【网站简介】思想者园地网站( http://www.sxzyd.net)建立于2003年9月1日,致力于为中学文科与信息技术课程整合提供资源支撑平台。目前拥有各类教学资源200000多个,注册用户达到10万余人,资源点击超过5000万人次,目前已经发展成为涵盖中学政治、中学历史、中学地理、教育德育等在内的国内较大的中学文综教学资源网站。……[ 详细内容]
感动 | 同情 | 无聊 | 愤怒 | 搞笑 | 难过 | 高兴 | 路过 |
- 上一篇:刘海:两根油条 一次体验
- 下一篇:刘海:立足民族认同 增强国际理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