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思想者工作室>>教育感言>>教育科研>>正文内容

教育感言352:《媒介素养在政治教学中的渗透》发表随想20150925

友情提醒:所有站长原创资源未经本人同意禁止转载,违者本站将保留进一步追究的权利!

江苏省无锡市市北高级中学 刘海

中国互联网络信息中心(CNNIC)发布报告称,截至2014年6月,中国网民规模已突破6.32亿,其中20岁以下的青少年网民数量占到26.6%。网络应用在引起整个社会生产、生活方式的深刻变革的同时,网络游戏成瘾、不良信息泛滥、网络犯罪层出等新的教育问题不断涌现,这给当前的教育改革和发展提出了巨大的挑战。加强高中生的媒介素养教育显得尤为重要。

早在20世纪30年代初期,英国学者开始倡导媒介素养教育。目前世界上有40多个国家和地区开展了不同形式和内容的媒介素养教育活动,使之成为一种新教育运动。我国在20世纪90年代才引入媒介素养教育的概念。媒介素养教育就是培养公民对各种媒介信息的解读、批判能力,以及使用媒介信息为个人生活、社会发展所应用的能力的过程。当前,加强对青少年媒介素养教育具有其现实性、必要性和紧迫性。

第一,媒介技术发展的客观要求。

中国是人口大国,也是传媒大国、教育大国。改革开放以来,我国报纸、杂志、广播、电视、网络等大众传媒发展迅猛,随着媒介形态和功能的日益多元化,其商业化和娱乐化的弊端也开始引起社会各界的关注。在复杂多变的信息面前,如何提升公众自身的认知、选择、使用能力,成为建构媒介生态必不可少的一环。另外,20世纪90年代以来,以新一代数字技术、信息技术、网络技术为基础的新媒介业务,作为世界高新技术发展趋势,给传统媒介带来巨大而深刻的变革。新媒介不仅向人们提供资讯、娱乐等方面的服务,而且真正直接地构造着人们的生活,传播过程双向性的增强、传播活动的质量提升、传播资源的丰富、全新媒介的发展,使得人类的传播活动和人类文化生态发生重大变革。这就必然要求青少年要提高接受信息、处理信息的能力,掌握相关媒介技术、传播技术和保持技术理性,同时又要理性面对信息垃圾、网络成瘾、网上色情、网络犯罪等弊端,从而达到有效传播和利用信息的目的。

第二,社会转型发展的现实需要。

社会转型是社会从传统型向现代型转变的过渡过程,是传统因素与现代因素此消彼长的进化进程。起始于20世纪80年代的改革开放,引发了中国社会转型、社会体制及社会观念正在发生一系列显著变化,传播体制和传播观念同样也在发生一系列的显著变化。与此往的传媒生态相比,我国目前的媒介生态环境变得更加开放、进步和完善。这就要求我国受众的媒体素养也应该随之进行改变和提升。但目前我国大众的媒介素养与现代社会的要求还有不小差距。因此,着手开展大众化的媒介素养教育,提升受众的媒介素养水平,就成为当前我们应着意为之的一项工作。

第三,培育现代公民的必然要求。

媒介素养教育的最终目的是造就出具有较强批判能力、能独立思考媒介信息的优质公民。我国素质教育的内涵与媒介素养教育的根本目的是一致的,都是培养人的主体性、培养独立精神和创新精神。在“以学生为本”的新教育理念下,媒介素养教育更加注重个人自身内在的反思和体验,教育的学习内容上突破了教科书的局限,学生可以从大众传播媒介、社会、大自然中获得丰富的课程资源,把学生的媒介经验带到课堂中,把媒介承载的大众文化作为一种教育资源。学生可以通过资料检索、调查、体验、实验、讨论、反思等多种学习方式获得知识并实现知识的内化,注重学生自我动手能力和反思能力的提升。媒介素养教育所倡导的批判性思考意识,发展受教育者的主体识读能力,既是媒介素养教育从本学科教育内容出发自主形成的,也符合当下教育发展趋势。

媒介素养教育的目的是培养公民健康的媒介评判能力,通过教育来指导公众尤其是青少年正确理解并合理地、积极地运用大众传播媒介及其信息和文化资源,从而更好地了解社会、了解世界、完善知识、参与社会能力。高中政治教学是用高中生喜闻乐见的形式体现思想政治教育的内容,实现对学生进行思想政治教育的根本任务,自然也能成为对高中生加强媒介素养教育的重要载体。

第一,文本对话,在文本研读中参悟。

媒介素养教育是针对媒介和媒介内容发展所开发的一种新型教学活动,重在发挥大众传媒的监视环境、协调关系、传承文化、提供娱乐和商业功能等积极作用,它是以培养人的思辨能力和积极参与能力为宗旨的,旨在开发和培养年轻人的批判、理解和创造能力。高中政治作为一门对高中生进行马克思主义基本立场、基本观点、基本方法教育的一门人文综合性课程,注重把理论知识寓于现实生活主题之中,通过学科知识架起了学生生活关切和思想政治观点的桥梁,有助于为开展媒介素养教育提供正确的价值标准和正确的政治方向。现行高中政治新课程在课程标准、课标教材中主张利用大众传媒搜集社会信息、辨识社会现象、透视社会问题等能力,以启动、展开思维活动的过程和方法为主导,通过案例考察、问题辨析、行为表现等环节的活动设计,呈现和提炼媒介信息的表达目标和现实意义,为开展媒介素养教育提供了学科知识基础和思想政治基础。

第二,合作探究,在问题探讨中领悟。

在借鉴国外的理念和原则的基础上,我国媒介素养教育要从媒介的制作技能和方法的教育转向提高大众对于媒体信息所传信息的选择能力、理解能力、质疑能力、评价能力、创造和生产能力、思辨反应能力等。我国学校教育中应该坚持以保护主义和赋权主义相结合为价值取向,发展青少年利用媒介表达自我、参与社会和发展的能力,在接触媒体、思考媒体、解读媒介信息、参与制作媒介产品的实际体验中,发挥他们的能动性和潜在能力。高中政治教学倡导开放互动的教学方式和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就是要把学生的生活经验和媒介经验引入课堂,充分利用电影电视、公益广告、音乐舞蹈、图片图表等鲜活的媒介素材和媒介技术创设学习情境,以体验式和分析式的方法批判性解读媒介和媒介文本,在尊重和顺应媒介素养教育的内在规律和特点的基础上培养学生有效使用媒介的能力。

第三,知行合一,在活动体验中感悟。

媒介素养教育以培养公众具有理性解读和有效利用媒介的能力为目标,主张通过开展符合学生成长规律的、具有学生情趣和时代气息的体验活动,帮助学生在家庭生活、学校生活、社会生活的媒介行为体验的基础上内化和升华媒介素养,内化为品质,外显为行为。高中政治教学要引导学生在理论与实际结合中理解、掌握知识,学会基本技能,培养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达到学懂会用、学以致用。这就要求教师要把传授理论知识与学生的实际、自然社会的实际相联系,学生则要把理论知识的接受、理解和应用与行为实践结合起来。教师在实施媒介素养教育时,不仅要重视教学实践,在社会调查、学习实验、角色小品、模拟法庭、专题讨论、演讲比赛等学科实践活动中渗透,而且要重视拓展教学时空,在社会调查、参观访问、生产劳动、公益活动、小论文写作等社会实践活动中渗透,实现课内外、校内外媒介素养教育资源的有效整合。

总之,随着计算机和互联网的普及,大众媒介以前所未有的速度深入人们的生活世界,人们媒体素养教育意识不断增强,对媒介素养的要求也越来越高。目前,世界各国媒介素养教育呈现出多元化趋势,教育方法也已经从过去的“免疫接种”为主的模式,转向了以“赋权”为主的教育模式,我们应该从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高度出发,通过民族化、本土化的教育切实提高青年学生的媒介素养,真正培育出具有较强批判能力、能独立思考媒介信息的优质公民。

注:本文发表于教育部主管、北京师范大学主办的全国中文核心期刊《思想政治课教学》2015年第9期!

更多“教育感言”系列文章,敬请查看“思想者工作室”(http://www.teacher001.net)网站。


友情提醒:所有站长原创资源未经本人同意禁止转载,违者本站将保留进一步追究的权利!

【站长简介】刘海,教育硕士,江苏省“333高层次人才工程”培养对象、江苏省“刘海网络名师工作室”领衔教师、延安市优秀教师,无锡市教学能手、无锡市首届“勤远教师奖”获得者、校德育处副主任、校政治教研组组长、校学术委员会秘书长。曾参与或主持过《高中思想政治研究性课堂教学模式的创设与运用》等多项省市级课题研究工作,撰写的《浅谈乡土材料在经济常识教学中的运用》等90多篇文章发表于省级教育期刊或全国中文核心期刊。120多篇论文、教案、试题、高考分析等文章发表于《中学生时事政治报》等教辅类专业报刊。制作以个人原创资源为主的思想者工作室网站( http://www.teacher001.net)……[详细内容]

【网站简介】思想者园地网站( http://www.sxzyd.net)建立于2003年9月1日,致力于为中学文科与信息技术课程整合提供资源支撑平台。目前拥有各类教学资源200000多个,注册用户达到10万余人,资源点击超过5000万人次,目前已经发展成为涵盖中学政治、中学历史、中学地理、教育德育等在内的国内较大的中学文综教学资源网站。……[ 详细内容]
感动 同情 无聊 愤怒 搞笑 难过 高兴 路过
【字体: 】【收藏】【打印文章】【查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