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思想者工作室>>教育教学>>新标资源>>正文内容

必修四《哲学与文化》知识点总结

友情提醒:所有站长原创资源未经本人同意禁止转载,违者本站将保留进一步追究的权利!

一课时代精神的精华

一、哲学的起源

1、哲学的含义:哲学是爱智慧或追求智慧,致力于从总体上把握人和世界的关系。哲学是文化的活的灵魂。

2、哲学的起源:哲学智慧产生于人类的实践活动,起源于人们在生活实践中对宇宙、人生的追问和思考。

3、哲学的实质:任何哲学都是一定社会和时代精神生活的构成部分,是一定社会和时代的经济政治在精神上的反映。

4、真正的哲学是时代精神的精华。反映了时代的任务和要求,把握住了时代的脉搏,总结和概括了时代的实践经验和认识成果。

二、哲学是系统化理论化的世界观

1、 世界观是人们对整个世界的总的看法和根本观点,哲学是关于世界观的学问。方法论是用世界观作指导去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

2、世界观决定方法论,方法论体现世界观,有什么样的世界观就有什么样的方法论。哲学是世界观和方法论的统一。

三、哲学是对自然、社会和思维知识的概括和总结

1、区别:具体科学揭示的是自然、社会和思维某一具体领域的规律(特殊,个别)

哲学是对具体科学进行概括和升华,从中抽象出最一般的本质和最普遍的规律(普遍,一般)

2、联系:(1)具体科学的进步推动哲学的发展(具体科学是哲学的基础)

(2)哲学为具体科学研究提供世界观和方法论的指导

四、哲学的基本问题

哲学的基本问题是思维和存在的关系问题(也就是意识和物质的关系问题)

一是思维和存在何者为本原的问题,二是思维和存在有没有同一性的问题,即思维能否正确认识存在的问题。

五、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

1、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的分歧:围绕物质和意识谁是本原的问题。

2、唯物主义

(1)基本观点是:物质是本原的,意识是派生的,物质决定意识。

(2)基本形态:

①古代朴素唯物主义:从某些具体的物质形态出发来说明世界的统一性,把世界的本原归结为某一种或某几种具体的物质形态,如水、气、火、土等。局限性:把物质混同于物质的具体形态,带有明显的朴素和直观色彩。

(气者,理之依也;天地合而万物生,阴阳接而变化起;人病则忧惧,忧惧则鬼出。)

②近代形而上学唯物主义:把原子看作世界的本原,丰富和发展了唯物主义的物质观。局限性:把自然科学的物质结构直接混同于物质概念,具有机械性、形而上学性和历史观上的唯心主义。

③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马克思主义哲学。

3、唯心主义

(1)基本观点是:意识是本原的,物质依赖于意识,意识决定物质。

(2)基本形态:

①主观唯心主义:人的主观精神(如人的目的、意志、感觉、经验、心灵等)是世界本原。

(我思故我在;吾心即宇宙;物是观念的集合;存在既被感知……)

②客观唯心主义:客观精神(上帝、神、理念、绝对精神等)看作世界的本原,认为现实的物质世界只是这些客观精神的外化和表现。(理生万物;神创论)

4、哲学上的两个对子: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辩证法和形而上学

联系:辩证法与形而上学的思想总是从属于唯物主义与唯心主义的哲学体系

六、科学的世界观和方法论

1、马克思主义哲学产生的历史条件

(1)阶级基础:无产阶级的产生和发展。

(2)自然科学前提:三大发现和自然科学的其他巨大进步。

(3)社会科学前提:英国古典政治经济学、英法空想社会主义学说

(4)主要理论来源:德国古典哲学。

2、马克思主义的历史使命

(1)马克思主义是科学的、人民的的理论,揭示了人类社会发展规律。

(2)历史使命:实现无产阶级和全人类的解放

3、马克思主义的基本哲学特征

(1)实践观点是马克思主义哲学的核心观点

(2)在科学的基础上实现了唯物主义和辩证法的有机结合

(3)实现了唯物辩证的自然观和历史观的统一

(4)实践基础上的科学性和革命性的统一

(5)与时俱进是马克思主义哲学独特的理论品质

4、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重大理论成果

(1)毛泽东思想:实事求是是毛泽东思想的精髓,实事求是、群众路线、独立自主是贯穿毛泽东思想各个组成部分的基本立场、观点和方法,是毛泽东思想的活的灵魂。

(2)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

①邓小平理论;②“三个代表”重要思想;③科学发展观;④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

第二课探究世界的本质

唯物论重点背诵内容

1、物质和意识的辩证关系

(1)〖原理〗物质决定意识〖方法论〗要坚持一切从实际出发,实事求是,使主观符合客观。

(2)〖原理〗意识具有能动作用,(人能够能动地认识世界,人能够能动地改造世界。符合客观规律的正确的意识促进事物发展,违背客观规律的意识对事物的发展产生阻碍作用。)

〖方法论〗要求我们树立符合客观规律的正确意识,有效发挥主观能动性。

2、规律的客观性和人的主观能动性的辩证关系

〖原理〗(1)规律是事物运动过程中固有的本质的、必然的、稳定的联系。

规律是客观的,是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的,它既不能被创造,也不能被消灭。

规律具有普遍性。(自然界、人类社会和人的思维,其运动、变化和发展的过程中,都有其固有的规律。没有规律的世界是不可思议的。)

〖方法论〗

(1)规律的普遍性和客观性要求我们必须尊重规律,按客观规律办事,而不能违背规律。一旦违背客观规律,必然受到规律的惩罚。

(2)在客观规律面前,人并不是无能为力的,人可以发挥主观能动性,在认识和把握规律的基础上,根据规律发生作用的条件和形式利用规律,改造客观世界,造福于人类。

(3)尊重客观规律是正确发挥主观能动性的前提条件发挥主观能动性,是认识和利用规律的必要条件。

我们既要尊重客观规律,又要充分发挥主观能动性,把把尊重客观规律和发挥主观能动性有机地结合起来。

一、世界的物质性

(一)物质

1、含义:物质是不依赖于人的意识,并能为人的意识所反映的客观实在。

2、物质的唯一特性:客观实在性。

(二)世界的物质性

原理:自然界是物质的,人类社会也是物质的。世界是物质的世界,世界的真正统一性就在于它的物质性。

方法论:要求我们在想问题、办事情,要一切从实际出发,主观符合客观。

1、自然的物质性:

原理:自然界在本质上是物质的,自然界中的事物是按照自身固有的规律形成和发展的。

方法论:要求利用自然、改造自然的同时,尊重自然、顺应自然、保护自然、与自然和谐相处。

2、人类社会的物质性:

(1)人类社会是物质世界长期发展的产物。在从古猿倒人的演化过程中,劳动起了决定性作用。劳动创造了人和人类社会。

(2)人类社会在本质上是一个客观的物质体系,构成社会物质生活条件的地理环境、人口因素、生产方式都是客观的物质的要素。这些要素的客观性集中体现了人类社会的物质性。

注:物质资料生产方式是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的统一;物质资料生产方式是人类社会存在和发展的基础。

3、意识是物质世界长期发展的产物

(1)从起源看,意识是物质世界长期发展的产物。

(2)从生理基础看,意识是人脑的机能。

(3)从内容看,意识是人脑对客观存在的反映(内容客观,形式主观)

二、运动的规律性

(一)物质和运动的关系

1、运动的含义:指宇宙间一切事物、现象的变化和过程。

2、关系:物质是运动的物质,运动是物质的固有的根本属性和存在方式。离开运动谈物质会导致形而上学;

运动是物质的运动,物质是运动的载体。离开物质谈运动会导致唯心主义。

(二)规律的特点

世界观:①规律客观的,是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的,既不能被创造,也不能被消灭。

②规律具有普遍性,自然界、人类社会和人的思维,其运动、变化和发展的过程都有其固有的规律。

方法论:尊重规律,按客观规律办事。把发挥主观能动性和尊重客观规律结合起来。

(三)正确发挥主观能动性

原理:

1、人能够能动地认识世界。意识活动具有目的性、自觉选择性 、 能动创造性(人不仅能认识现象,且能透过现象把握事物的本质和规律)

2、人能够能动地改造世界。意识能动地指导人们改造世界(即通过实践把观念的东西变成现实的东西,创造出符合人的目的的客观事物)。

3、尊重客观规律是发挥主观能动性的前提

方法论:树立符合客观规律的正确意识,有效发挥能动作用。

(四)一切从实际出发,实事求是

如何坚持一切从实际出发,实事求是?

(1)要尊重物质运动的客观规律,从客观存在的事物出发。

(2)要充分发挥主观能动性,不断解放思想,与时俱进,以求真务实的精神探求事物的本质和规律,用科学的理论武装头脑、指导实践。

(3)要求把发挥主观能动性和尊重客观规律结合起来。把高度的革命热情同严谨踏实的科学态度结合起来。既要反对夸大意识能动作用的唯意志主义,又要反对片面强调客观条件,安于现状、因循守旧、无所作为的思想。

第三课把握世界的规律/辩证法(思想方法)

1.唯物辩证法的总特征是:联系的观点和发展的观点

2.唯物辩证法的根本观点是:矛盾的观点

3.唯物辩证法的实质和核心是:对立统一规律(矛盾)

3.1 世界是普遍联系的(唯物辩证法的总特征之一)

一、联系的普遍性、客观性与多样性

1、联系的普遍性

〖原理〗联系是普遍的。所谓联系,就是事物之间以及事物内部诸要素之间的相互影响、相互制约和相互作用。(①任何事物都与周围的其他事物有着这样或那样的联系;②每一事物内部各部分、要素之间也是相互联系的;③世界是一个普遍联系的有机整体,是一幅由种种联系交织起来的丰富多彩的画面,没有一个事物是孤立存在的。)

〖方法论〗联系的普遍性要求我们用联系的观点看问题,反对用孤立的观点看问题。

2、联系的客观性

〖原理〗联系是客观的,是事物本身所固有的,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

(事物的联系就其与实践的关系来说,可以分为自在事物的联系和人为事物的联系,都是客观的,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

〖方法论〗①要从事物固有的联系中把握事物,切忌主观随意性。

(②人们可以根据事物固有的联系,改变事物的状态,建立新的联系。)

3、联系的多样性

〖原理〗事物的联系也是多种多样的。(有直接联系和间接联系、内部联系和外部联系、本质联系和非本质联系、必然联系和偶然联系等。)

〖方法论〗要善于分析和把握事物存在和发展的各种条件。一切以时间、地点、条件为转移。

二、用联系的观点看问题

4、整体和部分的辩证关系

总〖原理〗整体和部分既相互区别,又相互联系,密不可分,在一定条件下相互转化。

〖方法论〗要求我们正确认识和处理整体与部分的关系,坚持整体和部分的统一。

强调整体====(1)〖原理〗整体居于主导地位,整体统率着部分,具有部分所不具备的功能。整体的功能、状态及其变化也会影响部分。

〖方法论〗要立足于整体,把各个部分、各个要素联系起来考察,优化组合,选择最佳方案,实现整体的最优目标,从而达到整体功能大于部分功能之和的理想效果。

强调部分====(2)〖原理〗部分的功能及其变化会影响整体功能。

〖方法论〗同时必须重视部分的作用,用局部的发展推动整体的发展。

5、系统优化的方法

〖原理〗(①整体和部分的关系,在一定意义上就是系统和要素的关系。②系统是由相互联系和相互作用的诸要素构成的统一整体。)③系统的基本特征是整体性、有序性和内部结构的优化趋向。

〖方法论〗系统优化的方法要求我们应该树立全局观念,掌握系统优化的方法,用综合的思维方式来认识事物。(既要立足整体,把各个部分、各个要素联系起来考察,优化组合,选择最佳方案,实现整体的最优目标,从而达到整体功能大于部分功能之和的理想效果。同时必须重视部分的作用,用局部的发展推动整体的发展。

3.2 世界是永恒发展(唯物辩证法的总特征之二)

1、发展的普遍性和实质

〖原理〗发展具有普遍性(物质世界处于永恒运动、变化、发展的过程中)。

发展的实质是事物的前进和上升,是新事物的产生和旧事物的灭亡。

〖方法论〗用发展的观点看问题。

2、事物发展的状态----量变和质变的统一

〖原理〗①(事物的发展总是从量变开始)量变是质变的必要准备。

〖方法论〗要重视量的积累,为实现事物的质变创造条件。

〖原理〗②量变达到一定程度必然引起质变,质变是量变的必然结果。

(③质变又为新的量变开辟道路,使事物在新质的基础上开始新的量变。事物的发展就是这样由量变到质变,又在新质的基础上开始新的量变,如此循环,不断前进。)

〖方法论〗(在量变已经达到一定程度,只有改变事物原有的性质才能向前发展时,)要果断抓住时机,促成质变,实现事物的飞跃。

(量变到一定程度才会引起质变,只有把量控制在一定限度内,才会保持事物原有的性质,)要求我们必须坚持适度原则。

3、事物发展的趋势----前进性和曲折性的统一

(1)事物发展的方向是前进的、上升的,事物前进的道路是曲折的、迂回的。(这是一切事物发展的总趋势。)

(2)既要对未来充满信心。又要做好充分的思想准备,不断克服前进道路上的困难,勇敢地面对挫折与考验。

补充:事物发展的前途是光明的,任何事物都要精力肯定、否定,再到否定之否定的辩证发展过程,辩证否定的实质是扬弃。辩证的否定是联系和发展的环节。

3.3唯物辩证法的实质与核心(唯物辩证法的矛盾观)

1、矛盾的斗争性和同一性------事物发展的源泉和动力

〖原理〗矛盾即对立统一。

(2)矛盾的基本属性是同一性和斗争性。

①矛盾的同一性是矛盾双方相互吸引、相互联结的属性和趋势。包括两方面的含义:一是矛盾双方相互依赖,一方的存在以另外一方的存在为前提,双方共处于一个统一体中;二是矛盾双方相互贯通,即相互渗透,相互包含,在一定条件下相互转化。

②矛盾的斗争性是指矛盾双方相互排斥、相互对立的属性。它体现着对立双方相互分离的倾向和趋势。

③(关系)a矛盾的同一性是相对的,斗争性是绝对的。

b矛盾的同一性不能脱离斗争性而存在,矛盾双方的同一是对立中的同一,是包含着差别的同一。

c矛盾的斗争性也不能脱离同一性而存在,斗争性寓于同一性之中,并为同一性所制约。

d矛盾双方既对立又统一,由此推动事物的运动、变化和发展。

因此,矛盾是事物发展的源泉和动力。

〖方法论〗要求我们用对立统一的观点、一分为二的观点、全面的观点看问题。同时要积极创造条件,使矛盾向有利方向转化(趋利避害)。要在对立中把握统一,在统一中把握对立。

2、矛盾的普遍性-----坚持唯物辩证法的前提

〖原理〗矛盾具有普遍性。矛盾的普遍性是指矛盾存在于一切事物中,即事事有矛盾;矛盾贯穿于每一事物发展过程的始终,即时时有矛盾。

〖方法论〗矛盾具有普遍性,要求我们(1)我们要承认矛盾,勇于直面矛盾,善于分析矛盾,积极寻找正确的方法解决矛盾。(2)用一分为二的观点、全面的观点看问题。

3、矛盾的特殊性【重点掌握】

〖原理〗矛盾的特殊性,是指矛盾着的事物及其每一个侧面各有其特点。

①不同事物有不同的矛盾----构成一事物区别于他事物的特殊本质。

②同一事物在发展的不同过程和不同阶段上有不同的矛盾----形成事物发展的不同过程和不同阶段。

③同一事物中的不同矛盾、同一矛盾中的两个不同方面也各有其特殊性。

〖方法论〗矛盾的特殊性要求我们要做到具体问题具体分析。(在矛盾普遍性原理的指导下,具体分析矛盾的特殊性,并找出解决矛盾的正确方法。)

【具体问题具体分析是正确认识事物的基础。

具体问题具体分析是正确解决矛盾的关键。】

4、矛盾的普遍性和特殊性辩证关系----矛盾问题的精髓

〖原理〗矛盾的普遍性和特殊性也就是共性和个性、一般和个别的关系。

(1)矛盾的普遍性和特殊性相互联结,一方面,普遍性寓于特殊性之中,并通过特殊性表现出来,没有特殊性就没有普遍性。另一方面,特殊性离不开普遍性。不包含普遍性的事物是没有的。((2)矛盾的普遍性和特殊性在一定场合下相互转化。)

〖方法论〗要坚持矛盾普遍性与特殊性、共性和个性具体的历史的统一。要坚持特殊到普遍,再从普遍到特殊的认识顺序。

(坚持一般号召与个别指导相结合;坚持从群众中来,到群众中去;坚持在改革中先试点,再推广经验;抓好典型等的工作方法)

5、主要矛盾和次要矛盾辩证关系----强调办事情、解决主要问题

(1)〖原理〗矛盾有主、次之分,主要矛盾在事物发展过程中处于支配地位、对事物发展起决定作用。

〖方法论〗要善于抓住重点,集中力量解决主要矛盾;

(2)〖原理〗主、次要矛盾相互依赖、相互影响,并在一定条件下相互转化。

〖方法论〗又要统筹兼顾,恰当地处理好次要矛盾。坚持两点论与重点论的统一。

6、矛盾的主要方面和次要方面辩证关系——强调看问题、评价人、事、物。

〖原理〗矛盾的主要方面在矛盾中处于支配地位,起主导作用,事物的性质主要是由主要矛盾的主要方面决定的,矛盾主次方面既相互依赖又相互排斥,并在一定条件下转化。

〖方法论〗要求我们坚持两点论和重点论相统一。看问题要既要全面,又要分清主支流。要着重把握矛盾的主要方面,即主流;又不忽视矛盾的次要方面,即支流。

7、坚持两点论和重点论相统一

主要矛盾和次要矛盾、矛盾的主要方面和次要方面辩证关系原理要求我们坚持两点论和重点论相统一。

(1)坚持两点论,就是认识复杂事物的发展过程中,既要看到主要矛盾,又要看到次要矛盾;在认识某一矛盾时,既要看到矛盾主要方面,又要看到矛盾的次要方面。

(2)坚持重点论,就是在认识复杂事物的发展过程时,要着重把握主要矛盾;在认识某一矛盾时要着重把握矛盾的主要方面,要抓住主流。

(3)二者关系:辩证法的两点论是有重点的两点论,而不是均衡论;重点论是两点中的重点,而不是一点论。(4)反对形而上学的一点论和均衡论。

补充:矛盾分析法

(1)矛盾就即对立统一要求我们要坚持一分为二的观点。

(2)矛盾具有普遍性,要求我们要承认矛盾,分析矛盾,勇于揭露矛盾,寻找正确的方法解决矛盾。

(3)矛盾的特殊性要求我们坚持具体问题具体分析。

(4)矛盾的普遍性和特殊性辩证关系原理要求我们要坚持矛盾的普遍性和特殊性具体的历史的统一。

(5)主要矛盾和次要矛盾、矛盾的主要方面和矛盾的次要方面辩证关系要求我们要坚持两点论和重点论的统一。

第二单元认识社会与价值选择

第四课探索认识的奥秘=第三部分:认识论

1、实践和认识的辩证关系:

(1)〖原理〗实践是认识的基础(实践决定认识):①实践是认识的来源;②实践是认识发展的动力;③实践是检验认识的真理性的唯一标准;④实践是认识的目的。

〖方法论〗要求我们坚持实践第一的观点,积极投身实践,在实践中认识和发现真理,在实践中检验和发展真理。

(2)〖原理〗认识对实践具有反作用,正确的认识,尤其是科学理论对于人们的实践活动有巨大的推动作用,错误认识则会把人们的实践活动引向歧途。

〖方法论〗要求我们重视认识的反作用,特别是科学理论对实践的巨大指导作用,坚持理论和实践相结合的原则,做到理论和实践的具体的历史的统一。

2、真理的客观性、条件性和具体性

(真理是标志主观同客观相符合的哲学范畴,是人们对客观事物及其规律的正确反映。)

(1)真理的客观性

〖原理〗真理是标志主观同客观相符合的哲学范畴,是人们对客观事物及其规律的正确反映。真理的基本属性是客观性。真理只有一个。

〖方法论〗真理的客观性要求我们坚持真理面前人人平等。

(2)真理的条件性和具体性

〖原理〗①真理都是有条件的,任何真理都有自己的适用条件和范围;②真理都是具体的,任何真理都是相对于特定的过程来说的,都是主观与客观、理论与实践的具体的历史的统一。

〖方法论〗真理的条件性和具体性要求我们要随着过程的推移,历史条件的变化而丰富、发展和完善真理;坚持主观与客观、理论与实践的具体的历史的统一;真理和谬误往往是相伴而行的,我们要正确对待错误。

3、追求真理是一个过程——认识具有反复性、无限性、上升性

〖原理〗(1)认识具有反复性,人类追求真理的的过程并不是一帆风顺的;

从认识的主体来看,人们对客观事物的认识总要受到具体的实践水平的限制,总要受到不同的立场、观点、方法、知识水平、思维能力、生理素质等条件的限制。

从认识的客体来看,客观事物是复杂的、变化着的,其本质的暴露和展现有一个过程。

这就决定人们对一个事物的正确认识往往要经过从实践到认识、再从认识到实践的多次反复才能完成。

(2)认识具有无限性,追求真理是一个永无止境的过程;

(3)认识具有上升性,从实践到认识、从实践到认识、从认识到实践的的循环是一种波浪式的前进或螺旋式的上升。

〖方法论〗要求我们要与时俱进,开拓创新。在实践中认识和发现真理,在实践中检验和发展真理。

【补充】

一、认识的含义、形式或阶段

①含义:认识是主体对客体的能动反映。

②形式或阶段:感性认识和理性认识。

a.感性认识:感性认识是人们在实践基础上由感觉器官直接感受到的关于事物的现象、事物的外部联系、事物的各个方面的认识,包括感觉、知觉和表象三种形式。

b.理性认识:理性认识是人们借助抽象思维在概括、整理大量感性材料的基础上达到关于事物的本质、全体、内部联系和事物自身规律性的认识,包括概念、判断和推理三种形式。

③感性认识与理性认识的关系:

a.感性认识是认识的初级阶段,理性认识是认识的高级阶段

b.感性认识有待于发展、深化为理性认识,理性认识依赖于感性认识,二者相互渗透、相互包含,具有辩证统一关系。

二、实践的含义、形式和特点

①含义:实践是人们改造客观世界的物质性活动。

②形式:改造自然的生产实践、变革社会的实践、探索世界规律的科学实验活动。

③特点:直接现实性、客观物质性、主观能动性、社会历史性

历史唯物主义/唯物史观=历史观+价值观人生观

第五课寻觅社会的真谛=唯物史观(社会历史观)

社会生活在本质上是实践的,劳动是社会历史的起点,劳动创造了人,劳动推动了人类社会的产生和发展。

一、社会存在和社会意识辨证关系

(1)〖原理〗社会存在决定社会意识,社会意识是对社会存在的反映。①有什么样的社会存在,就有什么样的社会意识,②社会存在的变化发展决定着社会意识的变化发展。

〖方法论〗要求我们树立实践第一的思想,在分析社会现象时,要尊重社会实际,坚持一切从实际出发,实事求是。

(2)〖原理〗社会意识具有相对独立性(从根本上说,社会意识随着社会存在的变化发展而变化发展,)

①但它有时会落后于社会存在,有时又会先于社会存在而变化发展。(不完全同步)

②社会意识对社会存在具有反作用,落后的社会意识对社会发展起阻碍作用,先进社会意识可以正确地预见社会发展的方向和趋势,对社会发展起积极地推动作用,。(反作用)

〖方法论〗要求我们树立先进的正确的社会意识,反对落后的消极的社会意识。(重视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加强社会主义政治文明建设。)

二、社会历史的主体——人民群众观

〖原理〗人民群众是社会历史的主体,是历史的创造者。①人民群众是社会物质财富的创造者;②人民群众是社会精神财富的创造者;③人民群众是社会变革的决定力量。

〖方法论〗要求我们坚持群众观点和群众路线。

三、社会历史的发展——社会历史发展的规律;社会历史发展的总趋势

1、社会历史发展的规律(社会基本矛盾运动及规律)

物质生活资料的生产活动是人类社会存在和发展的基础。

人们在生产活动中形成的生产方式决定着社会的性质和面貌,生产方式的变革决定着社会形态的更替。

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的有机结合和统一构成了社会的生产方式。

生产力基本要素:劳动者、劳动对象和劳动资料;生产关系包括:生产资料所有制关系、生产中人与人的关系和产品分配关系。

〖原理〗①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的辩证关系

生产力决定生产关系。(生产力的状况决定生产关系性质;生产力的变化、发展,迟早会引起生产关系的变革);生产关系对生产力具有反作用。当生产关系适合生产力发展状况时,它对生产力的发展起推动作用;当生产关系不适合生产力发展状况时,它对生产力的发展起阻碍作用。

②经济基础与上层建筑的辩证关系

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上层建筑对经济基础具有反作用。当上层建筑适合经济基础状况时,就会促进经济基础的巩固和完善;当它不适合经济基础状况时,会阻碍经济基础的发展和变革。

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的矛盾、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的矛盾,是贯穿人类社会始终的基本矛盾。生产关系一定要适合生产力状况的规律,上层建筑一定要适合经济基础状况的规律,是在任何社会中都起作用的普遍规律。

〖方法论〗要求我们①尊重社会发展的客观规律,自觉运用唯物辩证法的矛盾观点、矛盾分析方法和阶级分析法,认识和把握阶级社会的各种现象;②树立改革创新的意识,不断调整生产关系不适合生产力的方面和环节,上层建筑中不适合经济基础发展的方面和环节,推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不断前进。

2、社会历史发展的总趋势和实现方式

总趋势:社会历史发展的总趋势是前进的、上升的,发展的过程是曲折的。

实现方式:社会发展是在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的矛盾运动中,在社会基本矛盾的不断解决中实现的。

①在阶级社会中社会基本矛盾的解决主要是通过阶级斗争来实现的,阶级斗争是推动阶级社会发展的直接动力。

②在社会主义社会,社会基本矛盾的解决主要是通过改革来实现的。

如何解决社会主义社会的基本矛盾

(1)社会主义社会的基本矛盾仍然是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之间的矛盾。

(2)但是,这一矛盾是非对抗性的矛盾。

(3) 这一矛盾可以通过社会主义的自我发展、自我完善加以解决。

(4)改革是社会主义制度的自我完善和发展。改革的根本目的,就是使生产关系适应生产力的发展,使上层建筑适应经济基础的发展。改革是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强大动力。

【第六课】实现人生的价值=第二部分:价值观、人生观

1、价值观的导向作用

〖原理〗①价值观对人们认识和改造世界的活动具有重要的导向作用。②价值观是人生的重要向导。

〖方法论〗要求我们①树立正确的价值观,做出正确的价值判断和价值选择。自觉遵循社会发展的客观规律,自觉站在最广大人民的立场上。②积极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和集体主义价值观。

2、价值判断和价值选择正确标准(如何作出正确的价值判断和价值选择?)

标准一①坚持真理,遵循社会发展的的客观规律,走历史必由之路。

标准二②自觉站在最广大人民的立场上,把维护人民群众的利益作为最高的价值追求。

补充:价值选择是在价值判断的基础上作出的。

基本特征:值判断与价值选择是在社会实践的基础上形成的,具有社会历史性特征和主体差异性特征。

3、实现人生的价值

〖原理〗①人生价值是社会价值和自我价值的统一。人既是价值的创造者,又是价值的享受者。②人的真正价值就在于创造价值,就在于对社会的责任和贡献。对一个人的价值的评价归根到底是看他的贡献。

〖方法论〗(如何实现人生价值)或者人生价值给我们的启示?

要求我们把社会价值和自我价值统一起来。

(1)弘扬劳动精神,实现人生价值——根本途径

(积极投身于为人民服务的实践,是实现人生价值的必由之路,也是拥有幸福人生的根本途径。)

(2)在个人与社会的统一中实现价值——主观条件

(社会提供的客观条件是实现人生价值的前提。人的价值只能在社会中实现。要利用好客观条件。)

(3)在砥砺自我中创造和实现价值——主观条件

①需要充分发挥主观能动性,需要顽强拼搏,自强不息的精神;

②需要努力增长自己的才干,全面提高个人素质。

③需要有坚定的理想信念,需要正确价值观的指引。

④需要锤炼品德修为,不断打牢道德根基。

(4)因此我们要树立正确的价值观,作出正确的价值判断和价值选择。自觉遵循社会发展的客观规律,自觉站在最广大人民的立场上。

(5)(只有把自己的价值选择和理想追求与国家民族的命运和人类的幸福结合在一起,才能真正实现自己的价值。)

第三单元文化传承与文化创新

第七课继承发展中华优秀传统文化

7.1文化的内涵与功能

一、什么是文化

1、文化的内涵

①广义的文化:是指人类认识和改造世界的一切活动及其创造的物质成果和精神成果。

②狭义的文化:是相对于经济、政治而言的人类全部精神现象,既包括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等具有意识形态性质的内容,又包括自然科学和技术等非意识形态的内容。

※2、本质:文化是人类社会实践的产物,纯粹自然的东西不能称为文化。

※3、文化与经济政治的关系:

①在人类社会发展历程中,不同时代的经济和政治,决定了不同时代的文化。经济是基础,政治是经济的集中表现,文化是经济和政治的反映。一定的文化由一定的经济、政治所决定。又反作用于一定的经济、政治,给予经济、政治以重大影响。

②文化与经济、政治相互交融、相互促进发展。

※4、文化的核心: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是文化的核心,支配和影响着人们的文化实践与文化生活。

【特别提醒】①文化具有相对独立性。经济发展是文化发展的基础,但并不意味着文化的发展始终与经济发展完全同步。

②不能认为文化是经济、政治的派生物和附属品。

③认为只要物质条件好了,精神文化自然而然的就会好起来;物质条件差,精神文化就不可能搞好的观点是错误的。

5、文化与文明的关系:

区别:文明与野蛮相对立,是人类进步和开化状态的标志。只要是文明就是积极向上的。文化则有先进与落后的区分,反映先进的经济和政治的文化形成了先进文化,反映腐朽落后的经济和政治的文化形成了落后文化。

联系:文化与文明都是实践的产物,其创造主体都是人。先进文化是人类文明的一项重要内容。

6、文化的载体:

①所谓文化载体,是指文化的记录、记载、标识、传承和表现的物化形式。文化载体承载、表达和展现着文化的内容。

※②文化载体是多种多样的,器物、行为、制度、民俗等都是文化的载体。

【特别提醒】①人类所从事的物质生产活动及其结果都不是文化本身,其体现和传导出来的思想、价值观、审美、意境和精神追求等才是文化。

②器物、行为、制度、民俗等都是文化的载体,不是文化本身。

※※※二、文化的功能

1、文化具有引领风尚、教育人民、服务社会、推动发展的功能。-------文化与社会

①文化引导人们认识真善美,为人们提供精神指引,提升全民族的文明素养。(引领风尚)

②文化教化育人,帮助人们提高思想道德素质、科学文化素质和身心健康素质,促进人的全面发展。(教育人民)

③文化服务社会,满足人们过上美好生活的新期待,为人们提供丰富的精神食粮。(服务社会)

④文化推动发展,是国家繁荣振兴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力量源泉,对提高社会文明程度具有重要作用(推动发展)

2、文化是民族的血脉和灵魂。-------文化与民族

①文化兴国运兴,文化强民族强。

②当代中国,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要以认同、传承和发展中华优秀文化为前提。

③没有高度的文化自信,没有文化的繁荣兴盛,就没有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

3、人创造了文化,文化也在塑造着人。-------文化与人

①优秀文化能够丰富人的精神世界,增强人的精神力量,促进人的全面发展。

②积极参与健康有益的文化活动,不断丰富自身的精神世界,是培养健全人格的重要途径。

7.2 正确认识中华传统文化

一、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主要内容及特点

1、中华文化的形成和发展:中华民族具有五千多年连绵不断的文明历史,创造了博大精深的中华文化。中华文化是中华民族勤劳智慧、自强不息创造得来的。

中华文化是我国各民族在交流、碰撞、交锋中发展起来的,

也是在与世界各国文化的交流、碰撞、交锋中发展起来的。

①各民族的文化相互交融、相互促进,共同熔铸了灿烂的中华文化,成为中华民族独特的精神标识;

②中华文化注重吸收和借鉴外来文化的有益成果,不断增强其包容性,促进了自身的发展。

2、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主要内容:核心思想理念、中华传统美德、中华人文精神等。

①核心思想理念包括讲仁爱、重民本、守诚信、崇正义、尚和合、求大同等;

②中华传统美德包括自强不息、敬业乐群、扶危济困、见义勇为、孝老爱亲等;

③中华人文精神包括促进社会和谐、鼓励人们向上向善的思想文化内容。

※※3、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特点:源远流长、博大精深。

中华文化具有强大的凝聚力和连续性,是中华民族共同文化特质的体现,是世界文明古国中唯一没有中断而延续至今的文化。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中华民族的突出优势,也是我们最深厚的文化软实力。

※※※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当代价值

※※※1、对待传统文化的正确态度:

①在当代中国,学习、研究、应用传统文化,既是一个“取其精华、去其糟粕”,改造传统文化的过程,也是一个“推陈出新、革故鼎新”,创造新文化、发展先进文化的过程。今天,我们要坚持古为今用、推陈出新,有鉴别地加以对待,有批判地予以继承,努力用中华民族创造的一切精神财富来以文化人、以文育人。

②不忘本来才能开辟未来,善于继承才能更好创新。

补:③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做到创造性转化与创新性发展。

※※※2、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当代价值-----在当代中国,为什么要传承和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

①中华文化是中华民族共同的精神标识,涵养着中华民族共同的价值观。

传承和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能够激发民族自信心和自豪感,有助于促进民族团结,维护国家的安全和统一,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

②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能够为解决当代中国和世界发展中的许多问题提供有益借鉴。

③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有助于正确认识和处理国际关系,推动建立以合作共赢为核心的新型国际关系,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

补:④优秀传统文化是一个国家、一个民族传承和发展的根本。

7.3 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与民族精神

一、创造性转化与创新性发展

1.实现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创造性转化:必须按照当今时代的特点和要求,对传统文化中有借鉴意义的内涵和陈旧的表达形式予以改造,转化为符合时代特点和要求的新内涵和新的呈现形式,使之与当代文化相适应、与现代社会相协调。

2.实现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创新性发展:必须按照当今时代社会生活和社会实践的进步和发展,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内容进行补充、拓展和完善,使之成为适合当今时代实践和社会发展要求的文化形式。

【补】关系:密切相关,前后相继的关系。创造性转化是创新性发展的前奏,创新性发展是创造性转化的升华。

二、弘扬中华民族精神

1、内涵——是什么

(1)内容:在五千多年的发展中,中华民族形成了以爱国主义为核心,团结统一、爱好和平、勤劳勇敢、自强不息的伟大民族精神。

(2)爱国主义

①爱国主义是中华民族精神的核心,它贯穿民族精神的各个方面。团结统一、爱好和平、勤劳勇敢、自强不息的精神,相辅相成,体现着爱国主义这个主题。

②无论什么时候,爱国主义都是动员和鼓舞中国人民团结奋斗的一面旗帜,是各族人民风雨同舟、自强不息的精神支柱。

2、作用——为什么

①中国人民在长期奋斗中培育、继承、发展起来的伟大民族精神,为中国发展和人类文明进步提供了强大精神动力。

②中华民族精神集中体现了中华民族的整体风貌和精神特征,体现了中华民族共同的价值追求,是中华民族永远的精神火炬。

3、要求——如何做

①在新时代,弘扬和培育民族精神,必须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②要以培养担当民族复兴大任的时代新人为着眼点,强化教育引导、实践养成、制度保障,发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引领作用,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

第八课学习借鉴外来文化的有益成果

8.1 文化的民族性与多样性(文化的特点)

1.文化具有民族性

(1)民族文化的地位:民族文化是一个民族区别于其他民族的独特标识。

(2)民族文化的作用:民族文化起着维系社会生活、维持社会稳定、激发民族创造力和凝聚力的重要作用,是一个民族生存与发展的精神根基。

(3)民族文化的核心和灵魂:价值观是民族文化的核心和灵魂。

(4)民族文化的体现:民族文化体现在民族的生活方式、生产方式、思维方式,以及民族节日、民族服饰等方面。

※2.文化具有多样性

(1)为什么尊重文化多样性?

①地位:文化多样性表征文化存在的丰富程度。

②原因:各国和各民族的政治、经济等社会条件不同,形成了各具特色的民族文化。

③意义:文化多样性是发展本民族文化的内在要求,也是实现世界文化繁荣的必然要求。每一个民族的文化都有其独特魅力和价值。只有保持世界文化的多样性,世界才更加丰富多彩,充满生机与活力。

(2)如何尊重文化多样性?

①原则:在坚持各民族平等的基础上,尊重差异,理解个性。

②正确态度:既要认同本民族文化,又要尊重其他民族文化,相互借鉴,求同存异,共同促进人类文明繁荣进步。

8.2 文化交流与文化交融

※1.文化交流与文化发展

(1)文化交流的作用

①文化交流构成了文化发展的重要动力。

②各民族文化之间的差异和交流不仅不会成为文化发展和创新的障碍,反而会对不同民族文化的发展和创新产生重要的推动作用。

③正是坚持求同存异、取长补短的原则,积极推进不同民族文化的交流,才推动了人类文化的发展。

④人类文化发展的历史就是一幅不同文化交流、交融的宏伟画卷。

(2)如何进行文化交流,推动文化发展?

①坚持求同存异、取长补短的原则,积极推进不同民族文化的交流,推动人类文化的发展。

②我们应该维护各国各民族文明多样性,加强相互交流、相互学习、相互借鉴,而不应该相互隔膜、相互排斥、相互取代。

【补充】文化多样性、文化交流、文化发展的关系

①文化多样性是文化交流的前提。文化交流是文化发展的重要动力。

②尊重文化多样性有利于促进文化交流,推动世界文化的繁荣和发展。

③开展文化交流有利于维护世界文化的多样性,文化因交流而多彩。

※2.文化交融与文化发展---------文化交融是如何促进文化发展的?

①文化交融推动文化的发展。文化因交流而多彩,文化因交融而丰富。一个民族的文化成就,既是本民族人民劳动智慧的结晶,也融入了其他民族文化的有益成果;它不仅属于这个民族,而且属于整个世界。

②人类通过文化交融,积极借鉴别国别民族思想文化的长处和精华,为本国本民族文化的丰富发展汲取丰富营养,增强本国本民族文化的自尊、自信、自立,也为世界文化发展繁荣作出了贡献。

③推进人类文化交融,是让世界变得更加美丽、各国人民生活得更加美好的必由之路。

补:④文化交融的意义在于不同地域、不同民族的文化相互交融,从而共同推动世界文化创新。文化交融本身就是文化发展与创新。

8.3 正确对待外来文化

1.面向世界、博采众长

(1)对待外来文化的错误观点:彻底拒斥外来文化的文化复古主义、盲目照搬西方文化的全盘西化论。

(2)对待外来文化的正确态度:文化发展必须保持开放的心态。我们要学习借鉴一切有利于加强我国社会主义文化建设的有益经验、一切有利于丰富我国人民文化生活的积极成果、一切有利于发展我国文化事业和文化产业的经营管理理念和运行机制,以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

2.立足国情、交流互鉴

(1)理论依据:

①外来文化也不能直接解决中国的问题。

②外来文化的有益成果只有与中国具体国情相结合,才能发挥积极作用。

③中国共产党人把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国具体实际相结合,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相结合,实现了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推动了中国革命、建设和改革的发展。

(2)对待外来文化的原则:立足中国国情,实现不同文化的交流互鉴,应当坚持“洋为中用”,坚持以我为主,为我所用,坚守中华文化立场,吸收外来有益文化,推动当代中国文化发展。

【易错易混】文化的交流、借鉴和融合,可以吸收外来文化的有益成果,将其融入本民族文化的发展中,目的是发展本民族文化,而不是照搬外来文化,更不是使文化走向趋同。

第九课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源自于中华民族五千多年文明历史所孕育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熔铸于党领导人民在革命、建设、改革中创造的革命文化和社会主义先进文化,植根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实践。

9.1 文化发展的必然选择

1、革命文化与社会主义先进文化

(1)马克思主义的传入对中华文化发展的影响

①指明方向: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的中国共产党诞生后,把为人民谋幸福、为民族谋复兴写在自己的旗帜上,从根本上解决了中国的前途和命运问题,为中华文化发展指明了社会主义方向。

②转折点:马克思主义传入中国,是中华民族由衰微走向重振的重要转折点。

③文化发展进入新时期:中国共产党自成立以来,就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思想,肩负起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历史使命。

(2)中国共产党代表先进文化的前进方向

中国共产党从成立之日起,既是中国先进文化的积极引领者和践行者,又是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忠实传承者和弘扬者。

(3)为什么弘扬革命文化?

在五千多年文明发展中孕育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中国共产党领导人民在革命、建设、改革中创造的革命文化和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积淀着中华民族最深层的精神追求,代表着中华民族独特的精神标识。革命文化承载着党和人民对国家独立、民族解放、人民幸福的不懈追求,是中国革命的精神标识。

(4)发展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的要求:

在社会主义建设时期和改革开放时期,中国共产党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坚持为人民服务,为社会主义服务,坚持百花齐放、百家争鸣,牢牢把握先进文化的前进方向,大力发展面向现代化、面向世界、面向未来的,民族的科学的大众的社会主义文化,推动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和物质文明协调发展,不断铸就中华文化新辉煌。

2、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发展道路的历史必然性

(1)文化生命力的判断标准:看一种文化有没有生命力,就是要看它是不是代表先进文化发展的方向,就是要看它有没有生存发展的实践土壤,人民有没有对它的需求。

(2)为什么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发展道路:

决定因素

①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发展道路是由人民群众根本利益决定的;

②是由中国共产党的性质宗旨决定的;

③是由我国社会制度、发展道路决定的;

④是由继承和创新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弘扬革命文化、发展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的要求决定的;

⑤是由我国文化自身发展规律决定的。

积极意义

只有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发展道路,才能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才能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五位一体”总体布局相适应,与建设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美丽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目标相衔接,与我国深厚的文化底蕴和丰富的文化资源相匹配。

9.2 文化发展的基本途径※※※

一、坚定理想信念 坚持以人民为中心

1.总体要求: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必须坚持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坚定共产主义理想信念,坚持以人民为中心,把增进人民福祉、促进人的全面发展作为出发点和落脚点。

2.依靠人民

(1)原因:人民是文化发展的主体,文化发展要依靠人民。文化是在人民群众伟大的社会实践活动中孕育和创造的。人民的生活是一切文化产品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创作源泉。

(2)要求:要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创作导向,贴近人民的精神生活,热情讴歌人民群众的伟大实践,生动展示人民奋发有为的精神风貌和创造历史的辉煌业绩。

3.为了人民

(1)原因:人民是文化成果的最终享有者和受益者。社会主义文化是为人民大众服务的。不断满足人民多样化、多层次、多方面的精神文化需求,提高人民群众的思想文化道德素质,是发展社会主义文化的根本目的。

(2)要求:加强社会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实现好、维护好、发展好人民群众基本文化权益,生产创作出人民喜闻乐见的优秀文化作品,让文化发展成果更好地惠及人民群众,丰富高品质文化消费产品的供给,让人民精神文化生活不断迈上新台阶。

二、立足时代之基回答时代问题

1.立足时代之基:每一种文都是特定时代的产物,打上了深刻的时代烙印,是时代精神的展现。文化作品只有符合人类历史前进的时代潮流,具有鲜明的时代特色,体现时代特征,反映时代风貌,才能具有恒久的魅力。

2.回答时代之问:文化创新和发展的关键是回答时代问题,完成时代任务。问题是时代的声音,只有立足时代、解决特定的时代问题,才能推动社会进步;只有倾听特定的时代声音,才能吹响促进经济社会发展的时代号角。

三、融通不同资源实现综合创新

(1)融通不同资源的要求: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要坚持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要融通古今中外各种资源,特别是要把握好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国外优秀文化等资源。

(2)实现综合创新的要求:

①我们要坚持不忘本来、吸收外来、面向未来。

②既向内看,深入研究关系国计民生的重大课题,又向外看,积极探索关系人类前途命运的重大问题;

③既向前看,准确判断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发展趋势,又向后看,善于继承和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精华。通过综合创新,形成民族的科学的大众的社会主义文化。

9.3 文化强国与文化自信※※※

一、建设文化强国(如何做)

1、建设文化强国,要弘扬主旋律,传播正能量。

大力发展先进文化,支持健康有益文化,努力改造或剔除落后文化,坚决抵制、依法取缔腐朽文化,是我们加强文化建设的必然要求。(文化建设的基本要求)

2、建设文化强国,要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要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凝魂聚力,发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对国民教育、精神文明创建、精神文化产品创作生产传播的引领作用,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提供源源不断的精神动力和道德滋养。

3、建设文化强国,要提高人们的道德修养和科学文化修养。

①人民有信仰,国家有力量,民族有希望。要广泛开展理想信念教育,引导人们树立正确的历史观、民族观、国家观、文化观。坚定理想信念(坚定理想信念)

②要加强社会公德、职业道德、家庭美德、个人品德教育,大力弘扬中华传统美德,激励人们向上向善、孝老爱亲,忠于祖国、忠于人民。(加强道德建设)

③要弘扬科学精神,普及科学知识,弘扬时代新风。(提升科学素养)

4、建设文化强国,要推动文化事业和文化产业发展。

①建立健全把社会效益放在首位,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相统一的文化创作生产体制机制,繁荣发展社会主义文艺,大力发展文化事业,加快发展现代文化产业,提高公共文化服务水平,提升文化产品的质量。

②推进国际传播能力建设,讲好中国故事,展现真实、立体、全面的中国,让国外民众深化对中国的认识,加深对中华文化的认识和理解,展示中华文化独特魅力。

二、坚定文化自信

1.原因

(1)文化自信是一个国家、一个民族发展中更基本、更深沉、更持久的力量。

(2)坚定文化自信,事关国运兴衰、事关文化安全、事关民族精神独立性。

(3)没有高度的文化自信,没有文化的繁荣兴盛,就没有中华民族伟大复兴。

(4)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实践取得的巨大成就,增强了我们文化自信的底气。

2.措施

(1)我们要继续大力发展社会主义经济,完善社会主义民主政治,不断夯实文化自信的基础。

(2)文化自信不仅仅是对历史发展某一阶段优秀文化的自信,也是对全部中华优秀文化的自信。我们要坚定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革命文化和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的自信。

(3)当代中国的文化自信,最根本的是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的自信,特别是对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自信。

【特别提醒】“四个自信”是指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制度自信、文化自信。

综合探究坚持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

如何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

1.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就是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坚守中华文化立场,立足当代中国现实,发展面向现代化、面向世界、面向未来的,民族的科学的大众的社会主义文化,推动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和物质文明协调发展。

2.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必须坚定文化自信,牢牢把握社会主义文化前进方向,围绕举旗帜、聚民心、育新人、兴文化、展形象的使命任务,坚持为人民服务、为社会主义服务,坚持百花齐放、百家争鸣,坚持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不断铸就中华文化新辉煌。

3.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必须坚持和完善繁荣发展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的制度,坚持马克思主义在意识形态领域指导地位的根本制度,巩固全体人民团结奋斗的共同思想基础,激发全民族文化创造活力,更好构筑中国精神、中国价值、中国力量。

4.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必须加强党对文化工作的领导,牢牢掌握意识形态工作领导权,积极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加强全社会思想道德建设,繁荣发展社会主义文艺,推动文化事业和文化产业发展,为人民群众提供丰富的精神食粮。

【补】

5.要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创作导向,把增进人民福祉、促进人的全面发展作为出发点和落脚点。

6.文化创新和发展的关键是回答时代问题,完成时代任务。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要立足当今中国时代之基,解决时代问题。

7.要坚持不忘本来、吸收外来、面向未来。融通古今中外不同资源,实现综合创新。


友情提醒:所有站长原创资源未经本人同意禁止转载,违者本站将保留进一步追究的权利!

【站长简介】刘海,教育硕士,江苏省“333高层次人才工程”培养对象、江苏省“刘海网络名师工作室”领衔教师、延安市优秀教师,无锡市教学能手、无锡市首届“勤远教师奖”获得者、校德育处副主任、校政治教研组组长、校学术委员会秘书长。曾参与或主持过《高中思想政治研究性课堂教学模式的创设与运用》等多项省市级课题研究工作,撰写的《浅谈乡土材料在经济常识教学中的运用》等90多篇文章发表于省级教育期刊或全国中文核心期刊。120多篇论文、教案、试题、高考分析等文章发表于《中学生时事政治报》等教辅类专业报刊。制作以个人原创资源为主的思想者工作室网站( http://www.teacher001.net)……[详细内容]

【网站简介】思想者园地网站( http://www.sxzyd.net)建立于2003年9月1日,致力于为中学文科与信息技术课程整合提供资源支撑平台。目前拥有各类教学资源200000多个,注册用户达到10万余人,资源点击超过5000万人次,目前已经发展成为涵盖中学政治、中学历史、中学地理、教育德育等在内的国内较大的中学文综教学资源网站。……[ 详细内容]
感动 同情 无聊 愤怒 搞笑 难过 高兴 路过
【字体: 】【收藏】【打印文章】【查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