必修四《哲学与文化》高频易错点
易错1.哲学起源于哲学家的灵感。
辨析:哲学智慧产生于人类的实践活动,哲学起源于人们在生活实践中对宇宙、人生的追问和思考。
易错2.哲学是关于世界观的科学。
辨析:哲学是关于世界观的学问,而不是关于世界观的科学。
易错3.世界观就是哲学。
辨析:哲学是关于世界观的学问,但并不是所有的世界观都能上升为哲学,哲学是系统化理论化的世界观。
易错4.哲学是世界观和方法论的总和。
辨析:哲学是世界观和方法论的统一,但哲学不是世界观和方法论的简单相加,不能说暂学是世界观和方法论的总和。
易错5哲学为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提供具体方法。
辨析:哲学为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的活动提供最一般的方法,是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的根本方法。
易错6哲学是具体科学的总和。
辨析:哲学与具体科学是共性与个性的关系,哲学是对具体科学知识的概括和升华。
易错7哲学的基本问题是思维和存在何者是本原的问题。
辨析:哲学的基本问题是思维和存在的关系问题,也就是意识和物质的关系问题。它包括两个方面的内容:一是思维和存在何者是本原的问题;二是思维和存在有没有同一性的问题,即思维能否正确认识存在的问题。
易错8哲学的基本问题是思维和存在的辩证关系问题。
辨析:哲学的基本问题是思维和存在的关系问题,不是思维和存在的辩证关系问题。
易错9承认物质决定意识就是辩证唯物主义的观点。
辨析:承认物质决定意识是唯物主义的观点,但并不一定是辩证唯物主义的观点。
易错10意识是大脑的特有机能。
辨析:意识是人脑的特有机能。
易错11只有正确的意识才是对客观存在的反映。
辨析:无论正确的意识还是错误的意识都是人脑对客观存在的反映,正确的意识是对客观存在的如实反映,错误的意识是对客观存在错误的、歪曲的反映。
易错12意识都是对客观事物及其本质规律的正确反映。
辨析:意识有正误之分,只有与客观实际相符合的意识才是人脑对客观事物及其本质规律的正确反映。
易错13有了人脑就可以产生意识。
辨析:人脑是产生意识的物质器官,但是有了人脑不一定就能产生意识,人脑不会自行产生意识。意识是人脑对客观存在的反映,是客观存在通过生活和实践的环节进入人脑,并在人脑中加工改造的结果。离开了客观存在,意识就不能产生。
易错14规律是普遍的,永恒不变的。
辨析:一切事物都是运动、变化、发展的,规律也是随着事物存在的时间、地点、条件的变化而变化。
易错15规律有好坏之分。
辨析:规律本身无好坏之分,关键是看人们怎样去认识和利用规律,趋利避害。
易错16人们可以认识、利用规律,也可以创造、消灭规律。
辨析:人们可以发挥主观能动性认识和利用规律,但规律具有客观性,人们不能创造、改造、消灭规律。
易错17规律是客观的,是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的,因而,人们在规律面前是无能为力的。
辨析:规律虽然是客观的,但是人们在客观规律面前不是无能为力的,人们可以发挥主观能动性去认识和利用规律。
易错18意识能够促进事物的发展。
辨析:意识有正确和错误之分,正确的意识能够促进事物的发展。
易错19意识能直接作用于客观事物。
辨析:意识对客观事物的作用是通过指导实践来实现的,是间接的。
易错20正确的意识是我们想问题、办事情的出发点。
辨析:客观实际是我们想问题、办事情的出发点,要坚持一切从实际出发。
易错21人的意识只有反映了事物的本质和规律才具有能动性。
辨析:人的意识不仅能够反映事物的现象,还能反映事物的本质和规律,无论是反映事物的现象还是反映事物的本质和规律,意识都具有能动性。
易错22世界上任何两个事物之间都存在着相互联系。
辨析:具体事物的联系是有条件的,并非世界上任何两个事物之间都有联系。
易错23自在事物的联系是客观的,人为事物的联系是主观的。
辨析:自在事物的联系与人为事物的联系都是客观的。
易错24人可以根据自身发展需要,建立新的具体联系。
辨析:人可以发挥主观能动性,根据事物固有的联系,改变事物的状态,调整原有的联系,建立新的联系,而不是根据自身发展需要建立联系。
易错25人为事物的联系就是主观臆造的联系。
辨析:人为事物的联系虽然是人类实践活动的产物,具有“人化”的特点,但仍然是客观的、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
易错26事物的整体功能总是大于部分功能之和。
辨析:整体功能不等于部分功能的简单相加,只有当部分以有序、合理、优化的结构构成整体时,整体功能才大于部分功能之和。
易错27任何的运动、变化都是发展
辨析:任何发展都是一种运动、变化,但运动、变化并不都是发展。只有那些上升的、前进的运动、变化才是发展,而那些下降的、倒退的运动、变化则不是发展。
易错28新出现的事物就是新事物
辨析:新事物是符合客观规律、具有强大的生命力和远大的发展前途的事物,新出现的事物不一定就是新事物。
易错29事物发展的各个具体阶段的方向都是前进的。
辨析:事物发展的总趋势是前进的、上升的,但不能说事物每时每刻都在前进。
易错30事物发展的总趋势是前进性和曲折性的统一。
辨析:事物发展的总趋势是前进的、上升的,道路是曲折的、迂回的,事物的发展是前进性和曲折性的统一。
易错31没有量变就没有质变,因此,量变比质变更重要。
辨析:量变是质变的必要准备,没有量变就没有质变,但事物的发展是通过质变来实现的,没有质变就没有发展,因此,不能说量变比质变更重要。
易错32量变必然引起质变。
辨析:事物的量变必须达到一定程度才能引起质变。
易错33事物总是处在渐进和不显著的变化中。
辨析:事物的变化包括量变和质变,而不是总处在渐进和不显著的变化中。
易错34矛盾的一方是对立,另一方是统一
辨析:对立统一是矛盾双方的关系,而不是矛盾双方。
易错35矛盾双方的斗争性推动着事物的运动、变化和发展。
辨析:矛盾双方既对立又统一,由此推动事物的运动、变化和发展。
易错36解决矛盾就是消除矛盾。
辨析:矛盾具有客观性,矛盾可以解决,但矛盾不能消除。
易错37矛盾的特殊性寓于普遍性之中,普遍性包含特殊性。
辨析:矛盾的普遍性寓于特殊性之中,特殊性包含普遍性。
易错38矛盾的普遍性和特殊性是多数与少数、整体与部分的关系。
辨析:矛盾的普遍性和特殊性是共性与个性、一般与个别的关系,不是多数与少数、整体与部分的关系。
易错39事物的性质主要是由取得支配地位的主要矛盾决定的。
辨析:主要矛盾决定事物发展的进程,事物的性质主要是由主要矛盾的主要方面决定的。
易错40坚持具体间题具体分析是坚持唯物辩证法的前提。
辨析:承认矛盾的普遍性是坚持唯物辩证法的前提,具体问题具体分析是马克思主义的一个重要原则,是马克思主义的活的灵魂。
易错41具体问题具体分析是关于事物矛盾问题的精髓。
辨析:矛盾的普遍性和特殊性辩证关系原理,是关于事物矛盾问题的精髓。
易错42重点论就是抓重点。
辨析:重点论就是在认识复杂事物的发展过程时,要着重把握主要矛盾;在认识某一矛盾时要着重把握矛盾的主要方面。抓重点则是指在认识复杂事物的发展过程时,要全力抓住主要矛盾,集中力量解决主要矛盾,以带动其他次要矛盾的解决。重点论不能等同于抓重点。
易错43所有矛盾的主要方面都能决定事物的性质。
辨析:事物的性质主要是由主要矛盾的主要方面决定的。
易错44实践是人类特有的活动,人的一切活动都是实践。
辨析:实践是人类特有的活动,并不意味着人的一切活动都是实践,人类的活动包括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而改造世界又包括改造客观世界和改造主观世界,只有人们改造客观世界的活动才是实践。
易错45实践是人有目的、有意识的能动性活动,因而盲目的实践不存在。
辨析:实践具有主观能动性,没有意识参与的实践是不存在的,但并不意味着盲目的实践不存在。盲目的实践是错误的认识指导下的实践。
易错46实践是社会性的活动,因此,单个人的社会活动是不存在的。
辨析:实践的社会性指的是脱离了他人和社会的孤立的活动是不存在的,否定的只是孤立的活动,并不否定个人活动的存在。
易错47只有引起客观世界变化的活动才是实践活动。
辨析:实践是人们改造客观世界的物质性活动,一般会引起客观世界事物的状态和属性的变化,但是有些活动(如天文观测、军事侦察)虽然没有引起所观察的对象的变化,但它们是为改造客观世界作基础性的准备工作,也被纳入实践的范畴。
易错48实践是获得认识的唯一途径。
辨析:实践是认识的唯一来源,但获得认识的途径有两个即直接经验和间接经验。
易错49实践是客观见之于主观的活动。
辨析:实践是主观见之于客观的活动,是主观与客观相互联系的桥梁和纽带。易错50认识的根本目的是透过现象看本质。
辨析:认识的根本目的是指导实践,认识的根本任务是透过现象看本质。
易错51真理最基本的属性是客观性,因此,真理的形式是客观的。
辨析:真理最基本的属性是客观性,真理反映的内容是客观的,但真理的形式是主观的。
易错52社会上多数人公认的认识就是真理。
辨析:真理具有客观性,某种认识是不是真理,并不在于承认它的人有多少,而在于它是否符合客观实际;真理面前人人平等,不能用少数服从多数的办法来确定真理。
易错53真理是永恒不变的。
辨析:一切事物都是运动、变化、发展的,真理作为认识,也是不断变化、发展的。
易错54在人们探索真理的过程中,错误是难免的,说明真理以谬误为基础。
辨析:在人们探索真理的过程中,错误是难免的,这说明真理和谬误相伴而行。易错55真理是具体的有条件的,任何真理性认识都包含着谬误的成分。
辨析:真理是具体的有条件的,如果超出真理存在的条件和范围,真理就会转化成谬误,但每一真理相对于它存在的条件来讲是确定的、客观的,并不包含谬误的成分。
易错56人类追求真理的过程并不是一帆风顺的,表明真理具有反复性。
辨析:人类追求真理的过程并不是一帆风顺的,表明认识具有反复性而不是真理具有反复性。
易错57对事物的认识是一个圆圈式的循环过程。
辨析:认识具有反复性和无限性,从实践到认识、从认识到实践的循环是一种波浪式前进或螺旋式上升的过程。
易错58社会意识的变化和社会存在的变化是同步的。
辨析:社会意识具有相对独立性,它有时会落后于社会存在,有时又会先于社会存在而变化、发展。
易错59社会意识对社会存在具有促进作用。
辨析:社会意识对社会存在具有反作用,先进的社会意识可以正确地预见社会发展的方向和趋势,对社会发展起积极的推动作用;落后的社会意识对社会的发展起阻碍作用。
易错60社会存在和社会意识始终是不可分割的。
辨析:社会存在能离开社会意识,社会意识不能离开社会存在。
易错61阶级斗争是推动阶级社会发展的根本动力。
辨析:社会基本矛盾运动是推动人类社会发展的根本动力,也是推动阶级社会发展的根本动力。阶级斗争是推动阶级社会发展的直接动力。
易错62.在我国,改革的根本目的是使生产力适应生产关系的发展,使经济基础适应上层建筑的发展。
辨析:在我国,改革的根本目的是使生产关系适应生产力的发展,使上层建筑适应经济基础的发展。
易错63社会历史发展的总趋势是前进性和曲折性的统一。
辨析:社会历史发展的总趋势是前进的、上升的,发展的过程是曲折的。
易错64人民群众就是劳动群众。
辨析:人民群众是指一切对社会历史起推动作用的人们,劳动群众是人民群众的主体部分。
易错65人民群众的内涵是固定不变的。
辨析:在不同的国家、不同的历史时期,人民群众具有不同的内涵。
易错66人民群众是社会存在和发展的基础。
辨析:人民群众的生产活动是社会存在和发展的基础。
易错67价值观决定人的行为选择。
辨析:价值观属于社会意识的范畴,不能起决定作用,价值观影响人的行为选择。易错68价值观对人们认识和改造世界的活动具有重要的促进作用。
辨析:不同性质的价值观具有不同的导向作用。科学的、正确的价值观才会对人们认识和改造世界的活动起促进作用。
易错69人的真正价值是自我满足。
辨析:人的价值主要在于对社会的贡献。
易错70价值选择是价值判断的基础。
辨析:价值判断是价值选择的基础。
易错71价值判断和价值选择因具有主体差异性而没有客观的评价标准。
辨析:价值判断和价值选择具有主体差异性,但只有遵循社会发展的客观规律、站在最广大人民的立场上作出的价值判断和价值选择才是正确的,因此,价值判断和价值选择是有客观标准的。
易错72认识主体的立场不同,价值判断自然不同。
辨析:认识主体的立场不同,价值判断也有可能相同。
易错73社会提供的各种条件是人们创造和实现人生价值的决定因素。
辨析:社会提供的客观条件是人们创造和实现人生价值的前提。
易错74自强不息是人们创造和实现人生价值的根本途径。
辨析:劳动和奉献是人们创造和实现人生价值的根本途径。
易错75实现人生价值取决于人的主观能动性的发挥。
辨析:人生价值的实现需要具备相应的主客观条件,但这些具体的主客观条件都不是其决定因素。
易错76创造和实现人生价值必须有良好的社会条件。
辨析:创造和实现人生价值与良好的社会条件没有必然联系。有良好的社会条件却不加以利用,或者有良好的社会条件但自身消极被动,都不利于人生价值的创造和实现。
易错77器物、行为、制度等文化载体就是文化本身。
辨析:器物、行为、制度等是文化的载体,而不是文化本身。人类所从事的物质生产活动及其结果都不是文化本身,其体现和传导出来的思想、价值观、审美、意境和精神追求等才是文化。
易错78文化对个人和社会的发展起积极的促进作用。
辨析:文化的作用具有双重性,并非任何文化都会对个人和社会的发展起积极作用。先进的、健康的文化对个人的成长和社会的发展起积极作用,落后的、腐朽的文化则对个人的成长和社会的发展起消极作用。
易错79文化作为一种精神力量,可以对社会的发展起决定作用。
辨析:文化作为一种精神力量,对社会发展产生深刻的影响,但文化并不能决定社会发展。
易错80物质条件好了,精神文化就会好起来;物质条件差,精神文化就不可能搞好。
辨析:经济是基础,一定的文化由一定的经济所决定,但文化有其自身的传承性、相对独立性,两者的发展不是完全同步的。
易错81民族文化是维系民族生存与发展的精神纽带。
辨析:民族文化是一个民族生存与发展的精神根基,传统文化是维系民族生存与发展的精神纽带。
易错82文化的多样性是人类文明进步的根本动力。
辨析:文化的多样性是人类文明进步的重要动力,实践的发展是人类文明进步的根本动力。
易错83尊重文化的多样性,需要认同本民族文化和其他民族文化。
辨析:尊重文化的多样性,需要认同本民族文化,尊重其他民族文化。
易错84文化交流有助于减少文化差异。
辨析:文化交流不会减少文化之间的差异,相反,加强文化交流可以促进本民族文化的创新与发展,促进世界文化的繁荣,从而有利于体现和发展世界文化的多样性。
易错85文化交流一定能增强本民族文化的国际影响力。
辨析:文化交流只是提升文化的国际影响力的必要条件。一种文化能在多大程度上具有国际影响力受多种因素的制约。
易错86世界各民族文化相互交融而日趋同一、渐趋融合。
辨析:世界各民族文化在交流、交融中相互借鉴,但不是日趋同一,文化交流、交融应该尊重文化的多样性。
易错87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是社会进步的根本动力。
辨析:文化的实质是一种精神力量,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是社会进步的精神动力,不是根本动力。
易错88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需要承袭中华传统文化。
辨析: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需要继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对传统文化需要取其精华,去其糟粕,批判继承。
易错89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发展道路是由继承和创新中华传统文化、弘扬革命文化、发展社会主义文化的要求决定的,是由我国文化自身发展规律决定的。
辨析: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发展道路是由人民群众根本利益决定的,是由中国共产党的性质宗旨决定的,是由我国社会制度、发展道路决定的,是由继承和创新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弘扬革命文化、发展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的要求决定的,是由我国文化自身发展规律决定的。
易错90看一种文化有没有生命力,就是要看它是不是具有经济价值。
辨析:看一种文化有没有生命力,就是要看它是不是代表先进文化发展的方向,就是要看它有没有生存发展的实践土壤,人民有没有对它的需求。
易错91中国共产党的诞生,是中华民族由衰微走向重振的重要转折点。
辨析:马克思主义传入中国,是中华民族由衰微走向重振的重要转折点。
易错92文艺工作者是文化发展的主体。
辨析:人民群众是文化发展的主体,文艺工作者只是人民群众的一部分。
易错93文化创新和发展的关键是继承传统、推陈出新。
辨析:文化创新和发展的关键是回答时代问题,完成时代任务。
易错94对待传统文化需要先继承后发展。
辨析:文化的发展并不是在继承之后,而是文化在继承的基础上发展,在发展的过程中继承。
易错95我们要坚持不忘本来、吸收外来、面向未来。既向内看,积极探索关系人类前途命运的重大问题,又向外看,准确判断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发展趋势。
辨析:我们要坚持不忘本来、吸收外来、面向未来。既向内看,深入研究关系国计民生的重大课题,又向外看,积极探索关系人类前途命运的重大问题。
易错96传统习俗都是落后文化。
辨析:落后文化常常以传统习俗的形式表现出来,但传统习俗并非都属于落后文化。传统习俗中有精华也有糟粕,其中的糟粕才是落后文化。
易错97科学文化修养高,道德修养就一定高。
辨析:科学文化修养高,道德修养不一定高。
易错98建设文化强国,要提高人们的道德修养和文化修养。
辨析:建设文化强国,要提高人们的道德修养和科学文化修养。
友情提醒:所有站长原创资源未经本人同意禁止转载,违者本站将保留进一步追究的权利!
【站长简介】刘海,教育硕士,江苏省“333高层次人才工程”培养对象、江苏省“刘海网络名师工作室”领衔教师、延安市优秀教师,无锡市教学能手、无锡市首届“勤远教师奖”获得者、校德育处副主任、校政治教研组组长、校学术委员会秘书长。曾参与或主持过《高中思想政治研究性课堂教学模式的创设与运用》等多项省市级课题研究工作,撰写的《浅谈乡土材料在经济常识教学中的运用》等90多篇文章发表于省级教育期刊或全国中文核心期刊。120多篇论文、教案、试题、高考分析等文章发表于《中学生时事政治报》等教辅类专业报刊。制作以个人原创资源为主的思想者工作室网站( http://www.teacher001.net)……[详细内容]
【网站简介】思想者园地网站( http://www.sxzyd.net)建立于2003年9月1日,致力于为中学文科与信息技术课程整合提供资源支撑平台。目前拥有各类教学资源200000多个,注册用户达到10万余人,资源点击超过5000万人次,目前已经发展成为涵盖中学政治、中学历史、中学地理、教育德育等在内的国内较大的中学文综教学资源网站。……[ 详细内容]
感动 | 同情 | 无聊 | 愤怒 | 搞笑 | 难过 | 高兴 | 路过 |
- 上一篇:必修四《哲学与文化》知识点总结
- 下一篇:必修二《经济与社会》易混易错知识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