必修四《哲学与文化》复习提纲
哲学部分
1.什么是哲学?
①从本义上看:哲学是一门爱智慧或追求智慧的学问;哲学是现世的智慧,是“文化的活的灵魂”;
②从本质上看:哲学是关于世界观的学问,是系统化、理论化的世界观。
③从产生看:哲学是对自然、社会和思维知识的概括和总结。
④从特点看:哲学既是世界观又是方法论,哲学是世界观和方法论的统一,它有科学与非科学之分。(马克思主义哲学是科学的世界观和方法论的统一)
2.什么是世界观?哲学与世界观关系如何?
哲学与世界观的关系:
哲学 | 世界观 | ||
区别 | ①含义不同: | 哲学是关于世界观的学问,是系统化理论化的世界观; | 世界观是人们对整个世界的总的看法和根本观点。 |
②形成不同: | 哲学则是哲学家自觉研究的结果。 | 世界观自发形成的 | |
③特点不同: | 哲学并非人人都有;哲学是理论化、系统化的。 | 世界观人人都有,世界观是零散的、不自觉的、简单化的 | |
联系 | ★①哲学是关于世界观的学说,系统化理论化的世界观。 ②哲学和世界观的研究对象都是整个世界。是关于整个世界的最普遍、最一般的问题。 |
3.什么是方法论?世界观与方法论关系如何?哲学与世界观和方法论三者之间是什么关系?
世界观与方法论的关系:
区别:世界观是人们对整个世界的总的看法和根本观点;方法论是用世界观作指导去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就成了方法论。
联系:世界观决定方法论,方法论体现世界观,有什么样的世界观就有什么样的方法论。不存在脱离世界观的方法论,也不存在脱离方法论的世界观。
哲学是世界观和方法论的统一。
4.哲学与具体科学的关系如何?
哲学和具体科学的关系:
区别:哲学研究对象是整个世界,揭示整个世界的最一般的本质和最普遍的规律,为人们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提供方法论指导;具体科学研究对象是某一具体领域,揭示世界某一具体领域的规律,为人们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提供具体方法指导。
联系:①具体科学的进步推动哲学的发展。-*②哲学为具体科学研究提供世界观和方法论的指导。③哲学与具体科学是共性与个性、一般与个别的关系,不是整体与部分的关系。
5.什么是哲学的基本问题?其内容是什么?
(1)哲学的基本问题是思维和存在的关系问题,也就是意识和物质的关系问题。(不是物质和意识的辩证关系问题。)
【特别提醒】①“思维”和“存在”相搭配,“意识”和“物质”相搭配,不要混淆使用。
②“物质和意识的关系”不能等于“物质和意识的辩证关系”。
(2)内容:①第一方面:思维和存在何者是本原的问题。(也可表述为:何者为第一性的问题;何者为本原的问题;谁决定谁的问题)(对这个问题的不同回答,是划分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的唯一标准。)
②第二方面:思维和存在有没有同一性的问题,即思维能否正确认识存在的问题。(对这个问题的不同回答是划分为可知论和不可知论的标准。)
6.是什么是哲学上的两个对子?哲学史上的两大基本派别是什么?
哲学史上的两个对子
①哲学上“两个对子”是: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的对立,辩证法和形而上学的对立。
②哲学史上的两大基本派别是: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
(二元论是不可能的,二元论的实质偏向于唯心主义)
7.唯物主义与唯心主义的分歧(划分的唯一标准)是什么?唯物主义与唯心主义的基本观点分别是什么?
划分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唯一标准(分歧):物质和意识谁是世界本原
⑵唯物主义的根本观点:唯物主义认为,物质是本原的,意识是派生的,先有物质后有意识,物质决定意识。
三种基本形态:
古代朴素唯物主义
a.基本观点:把世界的本原归结为某一种或某几种具体的物质形态。如认为金、木、水、火、土、气等具体形态是世界本原。即:物质=物质的具体形态。
b.合理性:否认神创论,坚持了唯物主义的根本方向,本质上正确的。
近代形而上学(机械)唯物主义
a.基本观点:把自然科学中不可再分的、最小的物质结构如原子看作世界的本原,即:自然科学中的物质结构=物质。原子的属性=物质的属性。
b.进步性:克服了古代朴素唯物主义的朴素性和直观性,在自然科学的基础上丰富和发展了唯物主义的物质观。局限性:第一,把自然科学中的物质结构直接混同于物质概念。第二,机械性 第三,形而上学性。第四,历史观上的唯心主义。
c.近代形而上学唯物主义经典观点:狄德罗:自然界由数目无穷、性质不同的异质元素构成
培根:万物的基础是原始物质,是基本元素
辩证唯物主义与历史唯物主义(马克思主义哲学)
基本观点:世界的本质是物质:物质决定意识;意识具有能动性。
马克思主义哲学的物质概念,概括了宇宙间客观存在着的一切事物和现象的共同本质,二不是指某一具体物质形态,或那些不可再分的物质结构。
⑶唯心主义
根本观点:唯心主义认为,意识是本原的,物质依赖于意识,不是物质决定意识,而是意识决定物质;
两种基本形态:主观唯心主义和客观唯心主义。
主观唯心主义
a.基本观点:把人的主观精神(如人的目的、意志、感觉、经验、心灵等)理解为世界的本原,认为客观事物乃至整个世界都依赖于人的主观精神。——这里的人可以是自己,也可以是别人,如英雄、帝王等。如:“智子疑邻”中,丢斧子的人在思想方法上犯了从主观出发的错误,属于主观唯心主义世界观。)
客观唯心主义
a.基本观点:把客观精神(如上帝、鬼神、理念、绝对精神等)看作世界的主宰和本原,认为现实的世界只是这些客观精神的外化和表现。如:在现实生活中,宗教思想认为在客观世界之外有一个万能的主宰;封建迷信思想都认为有超现实的理念或上帝、神灵等主宰世界。)
8.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历史使命是什么?它有哪些基本特征?
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历史使命
(1)马克思主义的重要性:马克思主义是科学的理论、人民的理论。它创造性地揭示了人类社会发展规律,第一次站在人民的立场探求人类自由解放的道路,为最终建立一个没有压迫、没有剥削、人人平等、人人自由的理想社会指明了方向。
(2)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历史使命:实现无产阶级和全人类的解放。
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基本特征
(1)马克思主义哲学的核心观点:实践观点
【提示】实践的观点是马克思主义哲学中的首要的和基本的观点,是区别于其他哲学的本质特征
(2)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基本特征:
①第一次在科学的基础上实现唯物主义与辩证法的有机结合,实现了唯物辩证的自然观与历史观的统一。②实现了实践基础上的科学性和革命性的统一。
马克思主义哲学之所以是科学的,就在于它正确揭示了世界的本质和运动规律,它的全部理论都来自实践,又经过实践的反复检验。
马克思主义哲学之所以是革命的,就在于它是改变世界的科学、指导人类解放的科学,是无产阶级的科学的世界观和方法论。
③与时俱进是马克思主义哲学独特的理论品质。
9.如何理解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重大理论成果?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包括哪些内容?
(1)毛泽东思想。
①主要代表:毛泽东②来源时代:运用马克思列宁主义基本原理研究和概括中国革命和建设经验的成果 ③精髓:实事求是 ④基本立场、观点和方法(活的灵魂):实事求是、群众路线、独立自主 ⑤毛泽东哲学思想的主要内容:《实践论》、《矛盾论》、《论持久战》、《关于正确处理人民内部矛盾的问题》、《人的正确思想是从哪里来的?》等著作。
(2)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和科学发展观:
①来源时代:马克思列宁主义的基本原理同改革开放不同时期中国实践和时代特征相结合的产物。②作用:是对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的坚持和发展。
(3)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
①地位: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最新理论成果;是全党全国各族人民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而奋斗的行动指导;是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21世纪马克思主义。
②作用:为发展当代中国的马克思主义哲学做出了原创性贡献。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包括:①邓小平理论②“三个代表”重要思想。③科学发展观。④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
10.什么是物质?它与物质形态是关系?
含义:物质是不依赖于人的意识,并能为人的意识所反映的客观实在。
物质的属性:a.客观实在性,是物质的唯一特性。b.运动是物质的根本属性。
c.还有可知性、永恒性、无限性等一般属性。
物质和物质的具体形态的关系
区别:物质的唯一特性,客观实在性。物质是永恒存在的,不生不灭。物质形态,除了具有客观实在性,还有自己的个别属性,是有生有灭的,是暂时存在。
联系:A.物质是对宇宙间客观存在着的一切事物和现象共同本质的抽象概括,物质依赖于具体的物质形态。B.二者的关系是一般与个别、共性与个性、普遍性与特殊性的关系。
11.自然界的物质性原理与方法论分别是什么?
原理内容:自然界在本质上是物质的。自然界中的事物是按照自身固有的规律形成和发展的,都有自己的起源和发展史,都是统一的物质世界的一部分。
方法论:尊重自然、顺应自然、保护自然,学会与自然和谐相处。
12.人类社会的物质性原理是什么?
(1).人类社会是物质世界长期发展的产物。劳动创造了人和人类社会。
(2)人类社会在本质上是一个客观的物质体系,构成社会物质生活条件的基本要素:地理环境、人口因素和生产方式(生产力和生产关系)。这三者都是客观的物质的要素,这些要素的客观性,集中体现了人类社会的物质性。
13.什么意识?意识的本质是什么?
(1).产生:意识是自然界长期发展的产物;意识是社会发展的产物。即意识是物质世界长期发展的产物
(2).从意识的生理基础看:意识是人脑的机能。人脑是意识活动的物质器官。
(3).从意识的内容看(对象:)意识是对物质世界的反映,离开了客观存在,就不可能有意识。意识有正确错误之分。(意识的形式是主观的,而内容则是客观的)
本质:客观存在在人脑中的反映
14.世界统一于物质的原理与方法论分别是什么?
原理内容:①自然界在本质上是物质的;人类社会的产生、存在、发展及其构成要素,都具有客观的物质性;人的意识本身就根源于物质。②物质是本原,意识是物质的派生物,物质决定意识。因而,世界是物质的世界,世界的真正统一性就在于它的物质性。
方法论:我们要自觉坚持辩证唯物主义的物质统一性原则,坚持科学无神论立场,反对一切有神论。
15.什么是运动?物质与运动是什么关系?(物质与运动辩证关系原理与方法论)
哲学上所讲的运动,是指宇宙间一切事物、现象的变化和过程。
物质和运动的关系(不可分的)
①物质是运动的物质。运动是物质固有的根本属性和存在方式。世界上不存在脱离运动的物质。(强调物质离不开运动。离开运动谈物质是形而上学唯物主义观点。)
②运动是物质的运动。物质是运动的载体,脱离物质的运动是根本不存在的。(强调运动离不开物质,离开物质谈运动是唯心主义观点。)
16.什么是规律?规律与规则是不是一回事?
规律是事物运动过程中固有的、本质的、必然的、稳定的联系。
规则是规定出来供大家共同遵守的制度或章程。
规律是客观的,规则则是主观的,是人制定的。正确的规则都是规律的正确反映。
17.规律的客观性与普遍性原理及其方法论是什么?
规律的客观性和普遍性:
A.规律是客观的,是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的,它既不能被创造,也不能被消灭。
B.规律是普遍的,自然界、人类社会和人的思维,在其运动、变化和发展中都普遍遵循其固有的规律。
C.规律的客观性和普遍性要求我们,必须遵循规律,按客观规律办事,而不能违背规律。
18.意识具有能动性原理与方法论是什么?
原理:
(1)人能够能动的认识世界(意识能够能动的反映世界、意识能够指导人们能动的认识世界)
①意识活动的特点:目的性、自觉选择性和能动创造性(也是能动的认识世界的原因)②人的意识不仅能反映事物的外部现象,而且能够把握深藏于事物内部的本质和规律。世界上只有尚未认识之物,没有不可认识之物。
(2)人能够能动的改造世界(意识能动的反作用于物质):
①意识能动的指导人们改造世界。即通过实践把观念的东西变成现实的东西,创造出符合人的目的的客观事物。(意识与客观世界的关系)正确的意识指导人们的实践活动,对客观事物的发展起推动作用;错误的思想意识指导人们的实践活动,往往起阻碍作用。②实践是主观见之于客观的活动。
方法论:人们要重视意识的作用,重视意识的力量,自觉树立正确的意识,克服错误的意识。
19.尊重客观规律与发挥主观能动性辩证关系原理与方法论是什么?
原理内容:a.尊重客观规律是正确发挥主观能动性的前提条件。b.人的主观能动性受客观规律的制约。
方法论:1.尊重客观规律2.充分发挥主观能动性;3.要求把发挥主观能动性和尊重客观规律结合起来。(实事求是)
20.物质与意识辩证关系原理与方法论是什么?
①物质决定意识。(原理)
要求我们一切从实际出发,实事求是。(方法论)
②意识对物质具有能动的反作用(意识具有能动作用),正确的意识促进事物的发展,错误的意识阻碍事物的发展。(原理)
要求我们树立正确意识,正确发挥主观能动性。(方法论)
21.什么是一切从实际出发、实事求是?为什么要一切从实际出发、实事求是?怎样才能做到一切从实际出发、实事求是?
(1)含义:一切从实际出发,实事求是,就是我们做事情要尊重物质运动的客观规律,从客观存在的事物出发,经过调查研究,找出事物本身的固有的而不是臆造的规律性,作为我们行动的依据。(一切从实际出发,实事求是,是我们想问题、办事情的根本立足点。)
(2)哲学依据:物质与意识的辩证关系。尊重客观规律与发挥主观能动性的关系。
(3)如何做到一切从实际出发,实事求是?
①要求我们充分发挥主观能动性。②要求我们把发挥主观能动性和尊重客观规律结合起来,把高度的革命热情同严谨的科学态度结合起来。③既要反对夸大意识能动作用的唯意志主义,又要反对片面强调客观条件,安于现状,因循守旧,无所作为的思想。
22.什么是联系?联系有什么特点?
所谓联系,就是事物之间以及事物内部诸要素之间的相互依赖、相互影响、相互制约和相互作用。
普遍性客观性 多样性
23.联系的普遍性原理与方法论是什么?
含义:任何事物都与周围其他事物有着这样或那样的联系。
表现:①事物之间:一切事物都与周围其他事物有着这样或那样的联系;
②事物内部:各个部分、要素之间是相互联系的;
③整个世界:是一个普遍联系的有机整体,没有一个事物是孤立存在的。
原理及方法论:联系是普遍的,用联系的观点看问题,反对用孤立的观点看问题
24.联系的客观性原理与方法论是什么?
含义:联系是事物本身所固有的,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
表现:事物的联系就与实践的关系来说,可分为自在事物的联系和人为事物的联系。二者都是客观的。离开事物真实联系,主观臆造并不存在的联系,是诡辩论的一个重要特征。
原理及方法论:联系的客观性,要求我们从事物固有的联系中把握事物,切忌主观随意性;
25.联系的多样性原理与方法论是什么?
含义:事物的联系是多种多样的;
表现:直接联系和间接联系、内部联系和外部联系、本质联系和非本质联系、必然联系和偶然联系等。
原理及方法论:联系具有多样性,①要善于分析和把握事物存在和发展的各种条件。②一切以时间、地点和条件为转移。
26.什么是整体与部分?两者的辩证关系原理与方法论是什么?
部分是事物的局部和发展的各个阶段从数量上看它是多。
整体是事物的全局和发展的全过程从数量上看它是一
原理及方法论:
整体与部分是辩证统一的。
(1)整体:整体居于主导地位,整体统率着部分,整体的功能、状态及其变化也会影响部分。要求我们树立全局观念、立足整体。
(2)部分:部分处于被支配地位,部分服务和服从于整体。部分的功能及其变化会影响整体的功能。要求我们必须重视部分的作用,用局部的发展推动整体的发展。
相互 区别 | 含义 | 整体是事物的全局和发展的全过程从数量上看它是一。 部分是事物的局部和发展的各个阶段从数量上看它是多。 |
地位 作用功能 | 整体居于主导地位,统率着部分,具备部分所不具备的功能。部分处于被支配的地位, 部分服从和服务于整体。 | |
相互 联系 | 相互依赖 密不可分 | 相互联系,密不可分,整体是由部分构成的,离开了部分,整体就不复存在。 部分是整体中的部分,离开了整体,部分就不成其为部分。 |
相互作用 相互影响 | 整体的功能、状态及其变化会影响到部分。部分的功能及其变化会影响到整体功能, 关键部分的功能及其变化甚至对整体的功能起决定作用 |
27.什么是系统?它有哪些基本特征?给我们什么方法论启示?
(1)含义:系统是由相互联系和相互作用的诸要素构成的统一整体。
(2)系统的基本特征:整体性、有序性和内部结构的优化趋向
原理及方法论:系统具有整体性、有序性和内部结构的优化趋向,要求我们掌握系统优化的方法,用综合的思维方法认识事物。
28.发展的普遍性与实质原理与方法论是什么?
发展的普遍性:物质世界处于永恒运动、变化、发展的过程中。自然界、人类社会和人的认识都是不断发展的。
发展的实质:事物的前进和上升,是新事物的产生和旧事物的灭亡。
要坚持发展的观点看问题
29.事物发展的状态是什么?事物发展状态的原理与方法论是什么?(什么是量变与质变?两者的辩证关系原理与方法论是什么?)
事物发展的形式或状态:量变和质变
(1)量变是事物数量的增减或场所的变更,是一种渐进的、不显著的变化。(生活中的统一、相持、平衡、静止、连续性、稳定性都属于量变)。
(2)质变是事物根本性质的变化,是事物由一种质态向另一种质态的转变,是一种根本的、显著的变化。(同一物的分解、平衡和静止的破坏都是质变)
★原理及方法论:(1)量变是质变的必要准备。重视量的积累;(2)质变是量变的必然结果。抓住时机,促成质变;(3)质变又为新的量变开辟道路,使事物在新质的基础上开始新的量变,如此循环往复,不断前进。
30.什么是新事物和旧事物?两者的划分标准是什么?为什么新事物一定战胜就事物?
新事物:是符合客观规律、具有强大的生命力和远大的发展前途的事物。
旧事物:是违背事物发展的必然趋势、最终会走向灭亡的事物。
划分标准:判定一个事物究竟是新事物还是旧事物的标准,不是形式的新旧,不是出现时间的先后,也不是力量的强弱,其根本标志在于是否同事物发展的必然趋势相符合。
新事物一定会战胜就事物,因为:
A、从新事物本身看:新事物是符合客观规律,具有强大的生命力和远大的发展前途的事物,它在旧事物的母体中孕育产生,克服了旧事物中消极的、过时的、腐朽的东西,汲取了其中积极的、合理的因素,并增添了为旧事物的不能容纳的新内容,因而具有旧事物所不可比拟的优越性。
B、从旧事物本身看:旧事物违背事物发展的必然趋势、最终会走向灭亡。
C、从社会历史领域看:新事物符合历史发展的必然趋势,反映了社会进步的基本要求,符合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和要求,得到人民群众的支持和拥护。因此,新事物必然战胜旧事物是宇宙间不可抗拒的规律。
31.事物发展的途径的原理(前进性与曲折性统一)及方法论是什么?
事物发展的趋势或途径:前进性与曲折性
(1)事物发展的前途是光明的。a.事物发展的过程:任何事物都要经历肯定、否定,再到否定之否定的辩证发展过程。b.辩证否定的实质:是扬弃,通过克服旧事物中过时的、消极的内容,保留其中积极合理的因素,自己否定自己,自己发展自己。c.辩证否定的地位:辩证的否定是联系和发展的环节。
(2)事物发展的道路是曲折的(为什么?)。a.新事物的发展总要经历一个由小到大,由不完善到比较完善的过程。新事物不可避免地存在着弱点和不完善的地方。b.人们对新事物的认识有一个过程。c.旧事物在开始时比较强大,总是顽强抵抗和极力扼杀新事物。
③事物发展的途径:前进性与曲折性的统一(前进性与曲折性的辩证关系原理及方法论)
原理内容及方法论:事物发展的方向是前进的、上升的。事物发展的道路是曲折的、迂回的。要求我们:a.我们要对未来从满信心,b.我们要做好充分的思想准备,勇敢地面对挫折与考验。
32.什么是矛盾?它的基本属性是什么?
矛盾是反映事物内部的对立和统一关系,矛盾就是对立统一。矛盾的基本属性:斗争性和同一性。
原理内容及方法论:矛盾是对立统一,要求我们一分为二的观点,即全面的观点看问题。
33.如何理解矛盾的同一性斗争性?两者关系如何?(为什么说矛盾是事物发展的源泉与动力?)
(1)同一性(统一属性)
含义:矛盾双方相互吸引、相互联结的属性和趋势
体现:①矛盾双方相互依赖,一方的存在以另一方的存在为前提,双方共处于一个统一体中;②矛盾双方相互贯通,即相互渗透、相互包含,在一定条件下可以相互转化。
特点:矛盾的同一性是相对的。有条件的。
(2)斗争性(对立属性)
含义:矛盾双方相互排斥、相互对立的属性
体现:对立双方相互分离的倾向和趋势
特点:矛盾的斗争性则是绝对的。无条件的
(3)联系:矛盾的同一性是相对的与矛盾的斗争性是绝对的:
①矛盾的同一性不能脱离斗争性而存在,矛盾双方的同一是对立中的同一,是包含着差别的同一;(同一性以斗争性为前提)
②矛盾的斗争性也不能脱离同一性而存在,斗争性寓于同一性之中,并为同一性所制约。;
③矛盾双方的对立统一推动事物运动、变化和发展,矛盾是事物发展的源泉和动力。
原理及其方法论:矛盾的同一性和斗争性(或对立统一关系原理或矛盾的两个基本属性)
①矛盾即对立统一。
②矛盾的同一性是矛盾双方相互吸引、相互联结的属性和趋势(即矛盾双方相互依赖、相互贯通,在一定条件下相互转化)。矛盾的斗争性是指矛盾双方相互排斥、相互对立的属性。
③矛盾的同一性是相对的,斗争性是绝对的。矛矛盾双方的同一是对立中的同一,是包含差别的同一;斗争性寓于同一性之中,并为同一性所制约。
④矛盾双方对立统一推动事物的运动、变化、发展。(矛盾是事物发展的源泉与动力)
【方法论】我们必须要在对立中把握统一,在统一中把握对立。
34.什么是矛盾的普遍性?其地位如何?矛盾的普遍性原理与方法论是什么?
矛盾的普遍性:
含义:是指矛盾存在于一切事物中,即事事有矛盾(空间维度、横向角度);矛盾贯穿每一事物发展过程的始终,即时时有矛盾(时间维度、纵向角度)。
地位:承认矛盾的普遍性是坚持唯物辩证法的前提。
原理及其方法论:矛盾的普遍性,我们要敢于承认矛盾,勇于直面矛盾,善于分析矛盾,积极寻找正确方法解决矛盾。
35.什么是矛盾的特殊性?它包括哪几种情形?矛盾的特殊性原理与方法论是什么?
矛盾的特殊性
含义:矛盾具有特殊性是指矛盾着的事物及其每一个侧面各有其特点。
表现:
a.不同的事物具有不同的矛盾。(这些不同的矛盾构成了一事物区别于他事物的特殊本质)
b.同一事物在发展的不同过程和阶段上有不同的矛盾(区别事物发展的不同过程和阶段)
c.同一事物中的不同矛盾、同一矛盾的两个不同方面也各有其特殊性。
原理及其方法论:矛盾具有特殊性,要求我们要坚持具体问题具体分析。
36.什么是具体问题具体分析(矛盾分析法的精髓)?它的地位与作用如何?
坚持具体问题具体分析——矛盾分析方法的精髓
①含义:具体问题具体分析是指在矛盾普遍性原理的指导下,具体分析矛盾的特殊性,并找出解决矛盾的正确方法。
②哲学依据:矛盾的特殊性原理。
③为什么要具体问题具体分析?
地位:具体问题具体分析是马克思主义的一个重要原则,是马克思主义的活的灵魂。
作用:具体问题具体分析是正确认识事物的基础,是正确解决矛盾的关键。
37.矛盾的普遍性与特殊性辩证关系原理与方法论是什么?
矛盾普遍性和特殊性的辩证关系
①矛盾问题的精髓是什么:矛盾的普遍性和特殊性的关系(也就是矛盾的共性和个性、绝对和相对的关系)。
②矛盾的普遍性和特殊性的辩证关系内容
矛盾的普遍性和特殊性相互联结。一方面,普遍性寓于特殊性之中,并通过特殊性表现出来,没有特殊性就没有普遍性。另一方面,特殊性离不开普遍性。
b.矛盾的普遍性和特殊性在不同的场合下可以相互转化。
③方法论意义:
矛盾的普遍性和特殊性辩证关系原理,要求我们从中国国情出发,把马克思主义的普遍原理同中国具体实际相结合。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过程,是一个以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为指导,探索中国社会主义建设和改革特殊规律的过程,它体现了矛盾的普遍性与特殊性、共性与个性具体的历史的统一。
原理及其方法论:矛盾的普遍性和特殊性是辩证统一。
1.矛盾的普遍性和特殊性相互联结。一方面,普遍性寓于特殊性之中,并通过特殊性表现出来。另一方面,特殊性离不开普遍性。
2.矛盾的普遍性和特殊性在不同的场合下可以相互转化。
要求我们做到共性与个性具体的历史的统一。
38.什么是主次矛盾?主次矛盾辩证关系原理与方法论是什么?
.主要矛盾和次要矛盾的关系:(复杂事物有许多矛盾,侧重于解决问题)
原理及其方法论:
(1)主要矛盾在事物发展过程中处于支配地位、对事物发展起决定作用,要求我们办事情要抓重点,集中力量解决主要矛盾;
(2).次要矛盾处于从属地位、对事物发展不起决定作用。主要矛盾与次要矛盾相互依赖、相互影响,并在一定条件下可以相互转化。要统筹兼顾,恰当地处理好次要矛盾。
(3).主要矛盾与次要矛盾的辩证统一关系要求我们坚持两点论与重点论的统一。
39.什么是矛盾主次方面?矛盾主次方面辩证关系原理与方法论是什么?
矛盾主要方面和次要方面的关系:(一个矛盾有两个面,地位不同,侧重于分析问题)
原理及其方法论:
(1).矛盾主要方面是指在某一矛盾中,处于支配地位、起主导作用。事物的性质主要是由矛盾的主要方面决定的,看问题要全面,要分清主流、支流,着重抓主流。
(2).矛盾次要方面处于被支配地位。矛盾主次方面既相互排斥,又相互依赖,并在一定条件下相互转化,看问题不能忽视次要方面、忽视支流。
(3).矛盾主要方面和次要方面的辩证统一关系,要求我们坚持两点论与重点论的统一
40.什么是两点论与重点论?两者关系如何?
坚持两点论与重点论的统一
①哲学依据:主要矛盾和次要矛盾、矛盾主要方面和矛盾次要方面辩证关系。
②坚持两点论,就是在认识复杂事物的发展过程时,既要看到主要矛盾,又要看到次要矛盾;在认识某一矛盾时,既要看到矛盾的主要方面,又要看到矛盾的次要方面。
③坚持重点论,就是在认识复杂事物的发展过程时,要着重把握主要矛盾;在认识某一矛盾时,要着重把握矛盾的主要方面,抓住主流。
④两点论与重点论是密切联系的
辩证法的两点论是有重点的两点论,而不是均衡论;重点论是看到两点中的重点,而不是一点论。我们要坚持两点论与重点论相结合的方法,反对形而上学的一点论和均衡论。
41.矛盾分析法的内容有哪些方面?
矛盾分析法是认识事物的根本方法
矛盾分析法的内容包括:①坚持一分为二的观点看问题;②坚持具体问题具体分析;③坚持两点论与重点论相统一;④坚持矛盾的普遍性与特殊性相结合
⑵具体问题具体分析是马克思主义的活的灵魂,是正确认识事物的基础和正确解决矛盾的关键。
【特别提醒】
①事物的性质是由主要矛盾的主要方面决定的。主要矛盾决定事物的发展方向。
②区别主要矛盾与矛盾的主要方面
主要矛盾 | 矛盾主要方面 |
存在于复杂事物中,主要矛盾=1,次要矛盾≥1。 | 存在于一个矛盾中,主要方面=1,次要方面=1。 |
标志性词语:关键、重点、中心、重心、根本任务、核心、重中之重、牵牛鼻子、突出任务、核心问题、首要地位、射人先射马,擒贼先擒王、好钢用在刀刃上、打蛇打七寸等 | 标志性词语:抓主流、识大局、全局意识、主体、主题、本质、辨方向、金无足赤人无完人等 |
作用:主要矛盾决定事物的进程。 | 作用:主要矛盾的主要方面决定事物的性质。 |
适用情况:一般“做事情”时使用 | 适用情况:一般“看问题,判断事物性质”时使用 |
【特别提醒】
①唯物辩证法的总特征是联系的观点、发展的观点。也是唯物辩证法的基本观点。
联系、发展、矛盾是唯物辩证法的总特征的说法错误。
②对立统一规律(或矛盾)是唯物辩证法的实质与核心。
不能认为矛盾的观点是唯物辩证法的实质和核心。矛盾的观点是唯物辩证法的根本观点。(矛盾是联系的内容;矛盾是发展的动力)
42..什么是认识?它包括哪两个阶段?如何认识这两个阶段?
(1)含义:认识是主体对客体的能动反映。
(2)形式或阶段:感性认识和理性认识。
感性认识:感性认识是人们在实践基础上由感觉器官直接感受到的关于事物的现象、事物的外部联系、事物的各个方面的认识,包括感觉、知觉和表象三种形式。
理性认识:理性认识是人们借助抽象思维在概括、整理大量感性材料的基础上达到关于事物的本质、全体、内部联系和事物自身规律性的认识,包括概念、判断和推理三种形式。
(3)感性认识与理性认识的关系:
a.感性认识是认识的初级阶段,理性认识是认识的高级阶段
b.感性认识有待于发展、深化为理性认识,理性认识依赖于感性认识,二者相互渗透、相互包含,具有辩证统一关系。
43.什么是实践?他的基本形式是哪些?它有哪些基本特征?
(1)含义:实践是人们改造客观世界的物质性活动。凡是实践,都是以人为主体、以客观事物为对象的物质性活动。实践是一种直接现实性活动,可以把人们头脑中观念的存在变为现实的存在。
(2)实践活动的基本形式:改造自然的生产实践、变革社会的实践、探索世界规律的科学实验。
(3)特点:
a.实践具有客观物质性。(“主体”“对象”“手段”“结果”)
原因:实践的基本要素包括实践的主体(人)、实践的对象(客观事物)和实践的手段(工具设备)。都是客观的。制约实践活动的客观事物及其规律也具有客观性。
b.实践具有主观能动性(“计划”“方案”“规划”)
原因:实践是人有目的、有意识的活动。人将在实践中形成的认识用于指导实践。
c.实践具有社会历史性(社会性强调“合作”等,受横向因素的影响—社会性;历史性强调历史过程,受纵向因素的影响—历史性)
原因:实践不是单个人的孤立的活动,而是处在一定社会关系中的人的活动。实践活动的内容、形式、规模和水平受到一定历史条件的制约,是一定历史条件的产物。
【特别提示】①实践的第一、二个特点并不矛盾,主体的客观性渗透着能动性,意识能动性以客观性为基础。②夸大客观物质性否定主观能动性,会导致机械唯物主义;夸大主观能动性否定客观物质性,会导致唯心主义。
44.如何理解实践是认识的基础(实践决定认识)?
实践是认识的基础。
(1)实践是认识的来源。在实践活动中,人们借助一定的手段同客观物质对象发生关系,从而获得对客观事物的认识。认识的来源只有一个,那就是实践。获取认识的途径有两个,可以是书本、网络….等间接经验;也可以是实践中得到的直接经验。
(2)实践是认识发展的动力
①认识产生于实践的需要。②实践的发展为人们提供日益完备的认识工具,这些工具延伸了人类的认识器官,促进人类认识的发展。③实践锻炼和提高了人的认识能力。
(3)实践是检验认识真理性的唯一标准
①实践处在主观和客观的交汇点上。②通过实践,人们可以把自己头脑中的观念的存在变为现实的存在。③人们把指导自己实践的认识和实践所产生的结果加以对照,从而检验认识是否正确地反映了客观事物。
(4)实践是认识的目的
认识从实践中来,最终还要回到实践中去,指导实践,为实践服务。认识本身不是目的,改造世界才是认识的目的。否则就失去了它的实际意义。
【特别提醒】
区分实践是认识的来源、动力、检验标准、根本目的
来源 | 实践是认识的“来源”强调的是认识在实践基础上“从无到有”; |
动力 | 实践是认识的“动力”强调的是认识在实践基础上的“深化和发展”。关键点“实践有新的需要”“新的认识工具出现”“人的认识能力和水平提高”。 |
检验标准 | 认识回到实践中去,指导实践。没有谈到指导的结果如何。 |
目的 | 认识指导实践成果了或者失败了,谈到了指导实践的结果。 |
45.实践与认识的辩证关系原理与方法论是什么?
实践与认识的辩证统一关系原理
原理内容:
1.实践是认识的基础。实践是认识的来源和发展的动力,是检验认识真理性的唯一标准,实践是认识的目的。要求在实践中认识和发现真理,在实践中检验和发展真理;
2.认识对实践具有反作用。正确的认识促进实践的发展,错误的认识阻碍实践的发展。科学理论对实践具有推动作用。我们要重视科学理论的指导作用。
3.我们要坚持实践和认识相结合,既要参加社会实践,又要加强理论学习。
46.什么是真理?它的最基本属性是什么?如何理解真理面前人人平等?
(1)含义:标志主观同客观相符合的哲学范畴,是人们对客观事物及其规律的正确反映
(2)最基本的属性是:客观性
(3)真理面前人人平等。
(不同的人认识不同的原因)由于人们的立场、观点和方法不同,每个人的知识结构、认识能力和认识水平不同,对同一个确定的对象会产生多种不同的认识。(仁者见仁、智者见智)
但是,在同一条件下人们对同一对象的真理性认识只有一个。(驳斥“公说公有理,婆说婆有理)
47.真理是具体的有条件的原理与方法论是什么?
真理是具体的有条件的(真理具有相对性)
⑴真理都是有条件的。
任何真理都有自己适用的条件和范围,如果超出了这个条件和范围,真理就会变成谬误。
⑵真理都是具体的。
任何真理都是相对于特定的过程来说的,都是主观与客观、理论与实践的具体的历史的统一,并随着历史条件的变化而丰富、发展和完善。
⑶方法论:真理的条件性和具体性表明,真理与谬误往往是相伴而行的,这要求要正确对待谬误。
48.认识发展的反复性无限性上升性原理与方法论是什么?(追求真理是一个过程)
(1)认识具有反复性:
由于受各种条件的限制,认识具有反复性。
①从认识的主体看,人们对客观事物的认识总要受到具体的实践水平的限制,总要受到不同的立场、观点、方法、知识水平、思维能力、心理素质等条件的限制。
②从认识的客体看,客观事物是复杂的、变化着的,其本质的暴露和展现也有一个过程。
③这就决定了人们对一个事物的正确认识往往要经过从实践到认识,再从认识到实践的多次反复才能完成。
(2)认识具有无限性:
①认识的对象是无限的、变化着的物质世界。
②作为认识主体的人类是世代延续的,作为认识基础的社会实践是不断发展的。
③人类的认识是无限发展的,追求真理是一个永无止境的过程。
(3)认识的发展具有上升性:
①认识的反复性和无限性表明,从实践到认识、从认识到实践的循环是一种波浪式前进或螺旋式上升的过程,真理在发展中不断地超越自身。(认识不是直线前进,也不是循环运动)
②但是,那些经过实践反复检验的、已经确定的真理并没有被推翻,而是不断地向前发展。
【原理及方法论】认识的反复性和无限性要求我们要与时俱进,开拓创新,在实践中认识和发展真理,在实践中检验和发展真理。
【特别提醒】
①真理作为正确认识,对人们的实践有积极的促进作用,所以是有用的。但不能说有用的认识就是真理,因为它否定了真理的判断标准。
②“仁者见仁,智者见智”表明承认人的认识上的主观性和差别性,并不等于否定客观真理。
③真理都是客观与主观、实践与理论的具体的历史的统一的观点是错误的。真理都是主观与客观、理论与实践的具体的历史的统一。
④不能认为被超越的真理中包含错误的内容。那些经过实践反复检验已经确定的真理,在它的适用条件和范围下,永远是真理。
⑤图示法解读认识的反复性、无限性和上升性
反复性 | 人们对某一事物的认识过程:实践——认识………实践——认识(对一个事物的认识结束) |
无限性 | 人们对整个世界的认识过程:实践——认识………实践——认识……(对整个世界的认识永远不会结束)人类认识无限发展 |
上升性 | 人们对某一事物的认真或对整个世界的认识 从深度上看:认识不断深化;从广度上看:认识不断扩展;从进程上看;认识不断向前推移:实践——认识………实践——认识……… 认识的深化、扩展和向前推移 |
49.什么是社会存在与社会意识?两者的辩证关系原理是什么?
(1)社会存在是指社会的物质生活过程,主要指物质资料的生产方式,还包括地理环境、人口等社会生活的物质方面。
(2)社会意识是指社会的精神生活过程,既包括社会意识的各种形式,即政治、法律、哲学、道德、艺术、宗教等观点,也包括社会心理和自发形成的风俗、习惯。
2.历史观的基本问题:社会存在与社会意识的关系问题。
3.划分历史唯物主义和历史唯心主义的唯一标准:对社会存在与社会意识何者为第一性的不同回答,形成了历史唯物主义和历史唯心主义两种基本的历史观。
4.社会存在与社会意识的辩证关系原理(历史唯物主义的根本观点)
(1)社会存在决定社会意识。社会意识是对社会存在的反映。
a.性质上:有什么样的社会存在,就有什么样的社会意识。(“性质”决定“性质”)
b.过程上:社会存在的变化、发展决定社会意识的变化、发展。(“变化”决定“变化”)
(2)社会意识具有相对独立性。
a.时间上:社会意识有时落后于社会存在,有时又会先于社会存在而变化发展。(社会存在与社会意识的变化、发展不完全同步)
(3)社会意识对社会存在具有能动的反作用。
b.性质上:落后的社会意识对社会的发展起阻碍作用,先进的社会意识可以正确地预见社会发展的方向和趋势,对社会发展起积极的推动作用。
【特别提示】
区别物质与意识的关系和社会存在与社会意识的关系
物质与意识的关系 | 社会存在与社会意识的关系 | ||
区别 | 地位 | 哲学的基本问题 | 历史观的基本问题 |
作用 | 对二者何者为第一性的不同回答,是划分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的基本依据 | 对二者何者为第一性的不同回答,是划分历史唯物主义和历史唯心主义的基本依据。 | |
联系 | 社会存在与社会意识的关系问题是物质与意识的关系问题在历史领域的具体表现 |
50.人类社会发展的基本矛盾与普遍规律是什么?
生产方式: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的有机结合和统一构成社会的生产方式。
(1)生产力:人类改造自然使其适应社会需要的客观物质力量。基本要素:包括劳动者、劳动对象和劳动资料
(2)生产关系:人们在物质资料生产过程中形成的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的社会关系。包括:生产资料所有制关系、生产中人与人的关系和产品分配关系。
(3)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的辩证关系
①生产力决定生产关系。生产力是生产方式中最革命、最活跃的因素,生产力的状态决定生产关系的性质,生产力的变化发展,迟早要引起生产关系的变革。
②生产关系对生产力具有反作用。当生产关系适应生产力发展状况时,它对生产力的发展起推动作用;当生产关系不适合生产力发展状况时,它对生产力发展起阻碍作用。
(4)经济基础与上层建筑
①经济基础:是指由一定社会发展阶段的生产力决定的占统治地位的生产关系的总和。
②上层建筑:是建立在一定经济基础之上的意识形态以及相应的制度、组织和设施。
③二者的辩证关系:
a.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b.上层建筑对经济基础具有反作用。当上层建筑适合经济基础状况时,它就促进经济基础的巩固和完善;当上层建筑不适合经济基础状况时,它就阻碍经济基础的发展和变革。c.当上层建筑为先进的经济基础服务时,它就促进生产力的发展,推动社会的进步;当它为落后的经济基础服务时,则束缚生产力的发展,阻碍社会前进。
51.人类社会发展的总趋势和实现途径分别是什么?
(1).社会发展的总趋势和过程:社会发展的总趋势是前进的、上升的,发展的过程是曲折的。
(2).社会发展的实现途径(社会基本矛盾是如何推动社会历史发展的?):社会发展是在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的矛盾运动中,即社会基本矛盾的不断产生、发展和解决中实现的。(社会发展的根本动力)
①在阶级社会,主要是通过阶级斗争实现,阶级斗争是推动阶级社会发展的直接动力。
②社会主义社会的基本矛盾是通过社会主义的自我发展、自我完善加以解决。(通过改革解决)
52.如何理解我国的社会主义改革?
a.改革(的实质):是社会主义制度的自我完善和发展,是社会主义社会发展的直接动力。
b.特点:社会主义社会的基本矛盾仍然是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之间的矛盾。但这一矛盾是非对抗性的矛盾。
c.改革的根本目的,就是使生产关系适应生产力的发展,使上层建筑适应经济基础的发展。
53.什么是人民群众?人民群众是历史的创造者的原理与方法论是什么?
(1)含义:人民群众是指一切对社会历史起推动作用的人们。既包括普通个人,也包括杰出人物。
(2).范围:在我国现阶段,全体社会主义劳动者、社会主义事业的建设者、拥护社会主义的爱国者、拥护祖国统一和致力于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爱国者,都属于人民群众的范围。
(3).地位:人民群众是社会历史的主体,是社会历史的创造者。
人民群众是历史的创造者。
(1)人民群众是社会物质财富的创造者。(作用)
人民群众的生产活动是社会存在和发展的基础;人民群众作为物质生产的承担者和社会生产力的体现在,创造了人们必需的生活资料。人民群众是推动社会历史发展的决定力量。
(2)人民群众是社会精神财富的创造者。(作用)
人民群众的生活和实践是一切精神财富形成和发展的源泉;人民群众的实践为精神财富的创造提供了必要的物质条件;人民群众还直接创造了丰硕的社会精神财富
(3)人民群众是社会变革的决定力量。(作用)
人民群众在任何时期都是社会变革的主力军;②在阶级社会中,生产关系的变革、社会制度的更迭,都是通过人民群众的革命实现的;③人民群众通过推动生产力的发展而不断创造和改变社会关系,从而不断推动社会历史进步和发展。
方法论:群众观点与群众路线
54.什么是群众观点与群众路线?两者的内容与地位是什么?坚持它们有什么重要意义?怎样坚持?
(1)我们党的群众观点的基本内容:相信人民群众自己解放自己,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一切向人民群众负责,虚心向人民群众学习。
重要性(地位):群众观点是无产阶级政党的根本立场和根本观点,是党制定路线、方针、政策的根本出发点。
(2)我们党的群众路线的基本内容是:一切为了群众,一切依靠群众,从群众中来,到群众中去。
重要性(地位):群众路线是无产阶级政党的根本的领导方法和工作方法,是我们党的生命线和根本工作路线。党的根基在人民、血脉在人民、力量在人民。
(3)坚持群众观点和群众路线的意义:坚持群众观点和群众路线,是中国共产党领导中国人民夺取民主革命胜利的重要保证,是取得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胜利并成功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重要保证。也是推动改革开放不断取得成功的重要保证。
(4)基本要求(在新时代如何坚持群众观点和群众路线?):
①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必须坚持以人民为中心,坚持人民主体地位。②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是亿万人民自己的事业,必须发挥人民的主人翁精神,更好地保障人民权益,更好地保证人民当家作主,实现好、维护好、发展好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
【原理内容及方法论】①人民群众是历史的创造者,是社会历史(实践)的主体。②人民群众是社会物质财富的创造者,是社会精神财富的创造者,是社会变革的决定力量。
坚持群众观点和群众路线
55.哲学上的价值含义是什么?
价值的含义:哲学意义上的价值是指一事物对主体的积极意义,即一事物所具有的能够满足主体需要的属性和功能。
特征:具有高度的概括性和普遍性。
56.什么是人的价值?它包括哪两个方面,如何评价人的价值?
(1)含义:人的价值就在于创造价值,在于对社会的责任和贡献,即通过自己的活动满足社会、他人以及自己的需要。
(2)内容:个人对社会的责任和贡献(社会价值);社会对个人的尊重和满足(自我价值)
拓展:
①人既是价值的创造者,又是价值的享受者。
②人的价值是社会价值和自我价值的统一。
③人的真正价值在于创造价值,在于对社会的责任和贡献。
(3)、人的价值的评价标准:对一个人的价值的评价主要是看他的贡献,最根本的是对社会发展和人类进步事业的贡献。
57.什么是价值观?如何理解价值观的导向作用?
价值观是在认识各种具体事物价值的基础上,形成的事物价值的总的看法和根本观点
价值观的导向作用:
(1)价值观对人们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的活动具有重要的导向作用。一方面,价值观影响人们对事物的认识和评价。另一方面,价值观影响人们改造世界的活动,影响人们的行为选择。
(2)价值观是人生的重要向导。人生道路和生活方式的选择,都是在一定的世界观和价值观指导下进行的。
(3)价值观承载着一个民族和国家的精神追求,体现着一个社会评判是非曲直的标准。人类社会发展的历史表明,对一个民族和国家来说,最持久、最深层的精神力量是全社会共同认可的核心价值观。
58.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内容和地位和特点分别是什么?如何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1)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基本内容:
①富强、民主、文明、和谐是国家层面的价值目标;(建设什么样的国家)
②自由、平等、公正、法制是社会层面的价值取向;(建设什么样的社会)
③爱国、敬业、诚信、友善是公民个人层面的价值准则。(培育什么样的公民)
(2)地位: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当代中国精神的集中体现,凝结着全体人民共同的价值追求。
(3)特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既体现了社会主主义本质要求,继承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也吸收了世界文明有益成果,体现了时代特征。
(4)如何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①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基本内容为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提供了基本遵循。
②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要使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影响像空气一样无所不在、无时不有;要使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与人们日常生活紧密联系起来,在落细、落小、落实上下功夫;使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内化为人们的精神追求,外化为人们的自觉行动。
59.什么是价值判断与价值选择?它们有什么特征?
人们对事物能否满足主体的需要以及满足的程度作出判断,称为价值判断。在价值判断的基础上作出的选择,就称为价值选择。
特征:
(1).社会历史性特征(因时间、地点和条件的变化而不同)
内涵:价值判断和价值选择会因时间、地点和条件的变化而不同。
意义:a.有助于我们正确评价历史和现实中的各种价值观念,防止简单化和片面化倾向。
b.有助于我们的价值观念与时俱进,从而作出正确的价值判断,进行正确的价值选择。
(2).主体差异性(因人而异)
a价值判断与价值选择,往往因人而异。不同的人对同一事物可能作出不同的价值判断和价值选择。
b人们的社会地位不同、需要不同,价值判断和价值选择也就不同。在阶级社会中,价值判断和价值选择具有阶级性。(主体差异性)
60.怎样才能做出正确的价值判断与价值选择?
(1).自觉遵循社会发展的客观规律
各种价值判断和价值选择不是凭空产生的,而是社会存在在人的头脑中的反映,是在社会实践的基础上形成的。因此,我们要树立正确的价值观,作出正确的价值判断和价值选择,就必须坚持真理,遵循社会发展的客观规律,走历史的必由之路。
(2).自觉站在最广大人民的立场上
①价值判断和价值选择的最高标准:把人民群众的利益作为最高的价值标准。
②做事情对错的根本衡量尺度:人民拥护不拥护、人民赞成不赞成、人民高兴不高兴。
③要求:我们要自觉站在最广大人民的立场上,牢固树立为人民服务的思想,把献身人民的事业、维护最广大人民的利益作为自己最高的价值追求。
④正确处理个人利益与人民群众的利益关系
处理各种利益关系最重要的是必须首先考虑满足最大多数人的利益要求。最大多数人的利益是最紧要和最具有决定性的因素。
要把个人、集体、社会利益三者的统一作为选择标准。
a.当个人的利益同人民群众的利益发生冲突时,要自觉站在人民群众的立场上进行选择。
b.当个人的利益与他人利益发生冲突时,要善于从不同角度思考,理解和尊重他人的正当选择。
61.怎样创造与实现人的价值?
⑴弘扬劳动精神,实现人生价值。(根本途径)
劳动和奉献的人是幸福的,积极投身于为人民服务的实践是实现人生价值的根本途径。
①在劳动中创造人生价值(为什么)
A.劳动是人类最基本的实践活动,也是人的存在方式。
B. 只有在劳动中,人才能自由地彰显和发挥自己的智力和体力、意志和情感,创造和实现价值。一个人在劳动中创造的财富越多,意味着他的贡献越大,自身价值就越大。
C.在社会主义社会,劳动是创造美好生活、促进人的自由全面发展的重要手段。
①在奉献中实现人生价值(为什么)
积极投身于为人民服务的实践,是实现人生价值的必由之路,也是拥有幸福人生的根本途径。
⑵在个人与社会的统一中实现价值。(客观条件)
为什么:
①社会提供的客观条件是人们创造和实现人生价值的前提。人在实践活动中创造和实现自己价值的时候,必须利用社会和他人提供的各种物质条件和知识成果。
②只有正确处理个人与集体、个人与社会的关系,才能在奉献社会中创造和实现自己的价值。
③我们强调在与社会的统一中创造和实现个人的价值,并不否认追求人的个性发展。但是,这种个性不应表现为人的怪异和陋习,而应表现为对他人、对社会的独特的贡献方式。
⑶在砥砺自我中走向成功。
①需要充分发挥主观能动性,顽强拼搏、自强不息。
②需要努力发展自己的才能,全面提高个人素质。
③需要有坚定的理想信念,需要有正确价值观的指引。
④创造和实现人生价值,需要锤炼品德修为,不断打牢道德根基。
文化部分
62.什么是文化?它的核心是什么?
⑴文化的内涵:
①广义的文化:是指人类认识和改造世界的一切活动及其创造的物质成果和精神成果。
②狭义的文化:是相对于经济、政治而言的人类全部精神现象,既包括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等具有意识形态性质的内容,又包括自然科学和技术等非意识形态的内容。
⑵本质:文化是人类社会实践的产物,纯粹自然的东西不能称为文化。
文化的核心: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是文化的核心,支配和影响着人们的文化实践与文化生活。
63.文化与经济政治是怎样的关系?
文化与经济政治的关系:
不同时代的经济和政治,决定了不同时代的文化。经济是基础,政治是经济的集中表现,文化是经济和政治的反映。一定的文化由一定的经济、政治所决定,又反作用于一定的经济、政治,给予经济、政治以重大影响。
文化与经济、政治相互交融、相互促进发展。
64.什么是文化载体?文化与文化载体是什么关系?
①所谓文化载体,是指文化的记录、记载、标识、传承和表现的物化形式。文化载体承载、表达和展现着文化的内容。
②文化载体是多种多样的,器物、行为、制度、民俗等都是文化的载体。
65.文化的功能与作用有哪些?
文化的功能:引领风尚、教育人民、服务社会、推动发展的功能。
(1)文化对人的作用
①文化引导人们认识真善美,为人们提供精神指引,提升全民族的文明素养。
②文化教化育人,帮助人们提高思想道德素质、科学文化素质和身心健康素质,促进人的全面发展。
③文化服务社会,满足人们过上美好生活的新期待,为人们提供丰富的精神食粮。
④人创造了文化,文化也在塑造着人。优秀文化能够丰富人的精神世界,增强人的精神力量,促进人的全面发展。
⑤积极参与健康有益的文化活动,不断丰富自身的精神世界,是培养健全人格的重要途径。
(2)文化对社会的作用
①文化推动发展,是国家繁荣振兴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力量源泉,对提高社会文明程度具有重要作用。
②文化是民族的血脉和灵魂。文化兴国运兴,文化强民族强。当代中国,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要以认同、传承和发展中华优秀文化为前提。没有高度的文化自信,没有文化的繁荣兴盛,就没有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
③文化与经济、政治相互交融、相互促进发展
66.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主要内涵有哪些?有什么特点?
主要内容(内涵):核心思想理念、中华传统美德、中华人文精神等。
①核心思想理念:讲仁爱、重民本、守诚信、崇正义、尚和合、求大同等;
②中华传统美德:自强不息、敬业乐群、扶危济困、见义勇为、孝老爱亲等;
③中华人文精神:促进社会和谐、鼓励人们向上向善的思想文化内容。
特点:源远流长、博大精深。
中华文化具有强大的凝聚力和连续性,是中华民族共同文化特质的体现,是世界文明古国中唯一没有中断而延续至今的文化。
67.我们对待传统文化的正确态度是什么?
①在当代中国,学习、研究、应用传统文化,既是一个“取其精华、去其糟粕”,改造传统文化的过程,也是一个“推陈出新、革故鼎新”,创造新文化、发展先进文化的过程。
②今天,我们要坚持古为今用、推陈出新,有鉴别地加以对待,有批判地予以继承,努力用中华民族创造的一切精神财富来以文化人、以文育人。
68.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当代价值是什么?
①不忘本来才能开辟未来,善于继承才能更好创新。
优秀传统文化是一个国家、一个民族传承和发展的根本。只有坚持从历史走向未来,从延续民族文化血脉中开拓前进,我们才能办好今天的事情,推动国家发展。
②中华文化是中华民族共同的精神标识,涵养着中华民族共同的价值观。
传承和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能够激发民族自信心和自豪感,有助于促进民族团结,维护国家的安全和统一,铸牢中华民族的共同体意识。
③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中所蕴含的诸如革故鼎新、与时俱进的思想,脚踏实地、实事求是的思想,惠民利民、安民富民的思想,道法自然、天人合一的思想等,能够为解决当代中国和世界发展中的许多问题提供有益借鉴。
④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中强调求同存异、和而不同、和平发展,这些思想和理念有助于正确认识和处理国际关系,推动建立以合作共赢为核心的新型国际关系,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
69.创造性转化与创新性发展的要求各是什么?(如何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
(1).创造性转化的要求:实现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创造性转化,必须按照当今时代的特点和要求,对传统文化中有借鉴意义的内涵和陈旧的表达形式予以改造,转化为符合时代特点和要求的新内涵和新的呈现形式,使之与当代文化相适应、与现代社会相协调。
(2).创新性发展的要求:实现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创新性发展,必须按照当今时代社会生活和社会实践的进步和发展,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内涵进行补充、拓展和完善,使之成为适合当今时代实践和社会发展要求的文化形式。
(3).关系:密切相关,前后相继的关系。创造性转化是创新性发展的前奏,创新性发展是创造性转化的升华。
70.中华民族精神的内容和核心分别是什么?有什么作用?
(1)中华民族精神的内容:在五千多年的发展中,中华民族形成了以爱国主义为核心,团结统一、爱好和平、勤劳勇敢、自强不息的伟大民族精神。
(2).中华民族精神的核心:爱国主义是中华民族精神的核心,它贯穿民族精神的各个方面。团结统一、爱好和平、勤劳勇敢、自强不息的精神,相辅相成,体现着爱国主义这个主题。无论什么时候,爱国主义都是动员和鼓舞中国人民团结奋斗的一面旗帜,是各族人民风雨同舟、自强不息的精神支柱。
(3)中华民族精神的作用
①中国人民在长期奋斗中培育、继承、发展起来的伟大民族精神,为中国发展和人类文明进步提供了强大精神动力。中国人民是具有伟大创造精神、伟大奋斗精神、伟大团结精神、伟大梦想精神的人民。
②中华民族精神集中体现了中华民族的整体风貌和精神特征,体现了中华民族共同的价值追求,是中华民族永远的精神火炬。
③中华民族精神的发展:民族精神作为民族文化的结晶,其形成和发展既是长期历史积淀的过程,也是随着时代变化而不断丰富的过程。我们党领导人民在长期实践中不断结合时代和社会的发展要求,丰富着民族精神。
71.新时代,如何弘扬和培育中华民族精神?
在新时代,弘扬和培育民族精神,必须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要以培养担当民族复兴大任的时代新人为着眼点,强化教育引导、实践养成、制度保障,发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引领作用,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
72.如何理解文化的民族性?
(1).民族文化的地位:民族文化是一个民族区别于其他民族的独特标识。
(2).民族文化的作用:在一个民族的历史与现实中,民族文化起着维系社会生活、维持社会稳定、激发民族创造力和凝聚力的重要作用,是一个民族生存与发展的精神根基。
(3).民族文化的核心和灵魂:价值观
(4).民族文化的体现:民族文化体现在民族的生活方式、生产方式、思维方式,以及民族节日、民族服饰等方面。
73.文化的多样性指的是什么?为什么要尊重文化的多样性?怎样尊重文化的多样性?
指不同国家和民族的文化的内容与形式各有特色
为什么尊重文化多样性?
(1)地位:文化多样性表征文化存在的丰富程度。
(2)原因:每一个国家和民族的文化都扎根于本国本民族的土壤之中,各国和各民族的政治、经济等社会条件不同,形成了各具特色的民族文化。
(3)意义:文化多样性是发展本民族文化的内在要求,也是实现世界文化繁荣的必然要求。每一个民族的文化,都是人类实践创造的成果,都有其独特魅力和价值。只有保持世界文化的多样性,世界才更加丰富多彩,充满生机与活力。
如何尊重文化多样性?
(1)原则:面对文化多样性,我们要在坚持各民族平等的基础上,尊重差异,理解个性。
(2)正确态度:既要认同本民族文化,又要尊重其他民族文化,相互借鉴,求同存异,共同促进人类文明繁荣进步。
74.文化交流的原则是什么?文化交流有什么意义?
文化交流的原则:求同存异、取长补短
文化交流的意义:文化交流构成了文化发展的重要动力。各民族文化之间的差异和交流会对不同民族文化的发展和创新产生重要的推动作用。
75.如何进行文化交流、推动文化发展?
①坚持求同存异、取长补短的原则。②我们应该维护各国各民族文明多样性,加强相互交流、相互学习、相互借鉴,而不应该相互隔膜、相互排斥、相互取代。
76.文化交融是如何推动文化发展的?
(1)文化交融推动文化的发展。文化因交流而多彩,文化因交融而丰富。一个民族的文化成就,既是本民族人民劳动智慧的结晶,也融入了其他民族文化的有益成果;它不仅属于这个民族,而且属于整个世界。
(2)人类通过文化交融,积极借鉴别国别民族思想文化的长处和精华,增强本国本民族文化的自尊、自信、自立,也为世界文化发展繁荣作出了贡献。
③推进人类文化交融,是让世界变得更加美丽、各国人民生活得更加美好的必由之路。77如何正确对待外来文化?
(1)、面向世界,博采众长
①.对待外来文化的错误观点:彻底拒斥外来文化的文化复古主义、盲目照搬西方文化的全盘西化论。
②.对待外来文化的正确态度:文化发展必须保持开放的心态。我们要学习借鉴有利于加强我国社会主义文化建设的有益经验、有利于丰富我国人民文化生活的积极成果、一切有利于发展我国文化事业和文化产业的经营管理理念和运行机制,以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
(2)、立足国情,交流互鉴
①.理论依据:a外来文化也不能直接解决中国的问题。b外来文化的有益成果只有与中国具体国情相结合,才能发挥积极作用c中国共产党人把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国具体实际相结合,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相结合,实现了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推动了中国革命、建设和改革的发展。
②.对待外来文化的原则:立足中国国情,实现不同文化的交流互鉴,应当坚持“洋为中用”,坚持以我为主,为我所用,坚守中华文化立场,吸收外来有益文化,推动当代中国文化发展。
78.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的内涵是什么?
在社会主要建设时期,中国共产党(领导者)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指导思想),坚持为人民服务、为社会主义服务(任务),坚持百花齐放、百家争鸣(方针),坚守中华文化立场,牢牢把握先进文化的前进方向(方向),大力发展面向现代化、面向世界、面向未来的,民族的科学的大众的社会主义文化(性质),推动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和物质文明协调发展,不断铸就中华文化新辉煌(目的)。
79.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发展道路有何历史必然性?
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发展道路的客观依据
(1)客观依据: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发展道路是由人民群众根本利益决定的,是由中国共产党的性质宗旨决定的,是由我国社会制度、发展道路决定的,是由继承和创新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弘扬革命文化、发展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的要求决定的,是由我国文化自身发展规律决定的。( 五大决定因素)
(2)重要意义:只有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发展道路,才能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才能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五位一体”总体布局相适应 与建设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美丽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目标相衔接 与我国深厚的文化底蕴和丰富的文化资源相匹配。(两个才能)
80.文化发展的基本路径有哪些?
一、坚定理想信念,坚持以人民为中心
1.文化发展的指导思想:必须坚持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
2.坚定共产主义理想信念,坚持以人民为中心。
3.文化发展的出发点和落脚点:增进人民福祉、促进人的全面发展
4.文化发展的主体:人民。文化发展要依靠人民。
(1)文化创作的源泉:人民的生活是一切文化产品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创作源泉。
(2)文化创作导向:要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创作导向。
5.文化发展的根本目的:是为人民大众服务的。不断满足人民多样化、多层次、多方面的精神文化需求,提高人民群众的思想文化道德素质,是发展社会主义文化的根本目的。
6.文化发展的措施:(1)加强社会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实现好、维护好、发展好人民群众基本文化权益。(2)生产创作出人民喜闻乐见的优秀文化作品,
二、立足时代之基,回答时代问题
1.文化与时代的关系:①每一种文化都是特定时代的产物,打上了深刻的时代烙印,是时代精神的展现。②文化作品只有符合人类历史前进的时代潮流,具有鲜明的时代特色,体现时代特征,反映时代风貌,才能具有恒久的魅力。
2.文化创新和发展的关键:回答时代问题,完成时代任务。只有立足时代、解决特定的时代问题,才能推动社会进步,才能吹响促进经济社会发展的时代号角。
三、融通不同资源,实现综合创新
⑴融通不同资源的要求: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要坚持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要融通古今中外各种资源,特别是要把握好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国外优秀文化等资源。
⑵实现综合创新的要求:
①我们要坚持不忘本来、吸收外来、面向未来。②既向内看,深入研究关系国计民生的重大课题,又向外看,积极探索关系人类前途命运的重大问题;③既向前看,准确判断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发展趋势,又向后看,善于继承和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精华。通过综合创新,形成民族的科学的大众的社会主义文化。
81.如何建设文化强国?
⑴.要弘扬主旋律,传播正能量。
大力发展先进文化,支持健康有益文化,努力改造或剔除落后文化,坚决抵制、依法取缔腐朽文化,是我们加强文化建设的必然要求。(文化建设的基本要求)
⑵.要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要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凝魂聚力,发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对国民教育、精神文明创建、精神文化产品创作生产传播的引领作用,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提供源源不断的精神动力和道德滋养。
⑶.要提高人们的道德修养和科学文化修养。
①人民有信仰,国家有力量,民族有希望。
②要广泛开展理想信念教育,引导人们树立正确的历史观、民族观、国家观、文化观。
③要加强社会公德、职业道德、家庭美德、个人品德教育,大力弘扬中华传统美德,激励人们向上向善、孝老爱亲,忠于祖国、忠于人民。
④要弘扬科学精神,普及科学知识,弘扬时代新风。
⑷.要推动文化事业和文化产业发展。
①建立健全把社会效益放在首位,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相统一的文化创作生产体制机制,繁荣发展社会主义文艺,大力发展文化事业,加快发展现代文化产业,提高公共文化服务水平,提升文化产品的质量。
②推进国际传播能力建设,讲好中国故事,展现真实、立体、全面的中国,让国外民众深化对中国的认识,加深对中华文化的认识和理解,展示中华文化独特魅力。
82.为什么要坚持文化自信?怎样坚持文化自信?
⑴持文化自信的原因(为什么?)
①文化自信是一个国家、一个民族发展中更基本、更深沉、更持久的力量。
②坚定文化自信,事关国运兴衰,事关文化安全、事关民族精神独立性。
③没有高度的文化自信,没有文化的繁荣兴盛,就没有中华民族伟大复兴。
⑵.文化自信不仅仅是对历史发展某一阶段优秀文化的自信,也是对全部中华优秀文化的自信。
★⑶.坚持文化自信要求(如何坚持文化自信?)
①文化自信离不开经济的发展和政治制度的完善。
我们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理论和制度,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经济社会不断发展,人民生活水平不断提高,综合国力显著增强,国际地位不断提升,社会主义中国以前所未有的雄姿屹立在世界东方。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实践取得的巨大成就,增强了我们文化自信的底气。我们要继续大力发展社会主义经济,完善社会主义民主政治,不断夯实文化自信的基础。
②我们要坚定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革命文化和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的自信。
③当代中国的文化自信,最根本的是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的自信,特别是对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自信。
83.如何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
⑴.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就是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坚守中华文化立场,立足当代中国现实,发展面向现代化、面向世界、面向未来的,民族的科学的大众的社会主义文化,推动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和物质文明协调发展。
⑵.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必须坚定文化自信,牢牢把握社会主义文化前进方向,围绕举旗帜、聚民心、育新人、兴文化、展形象的使命任务,坚持为人民服务、为社会主义服务,坚持百花齐放、百家争鸣,坚持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不断铸就中华文化新辉煌。
⑶.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必须坚持和完善繁荣发展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的制度,坚持马克思主义在意识形态领域指导地位的根本制度,巩固全体人民团结奋斗的共同思想基础,激发全民族文化创造活力,更好构筑中国精神、中国价值、中国力量。
⑷.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必须加强党对文化工作的领导,牢牢掌握意识形态工作领导权,积极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加强全社会思想道德建设,繁荣发展社会主义文艺,推动文化事业和文化产业发展,为人民群众提供丰富的精神食粮。
⑸.要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创作导向,把增进人民福祉、促进人的全面发展作为出发点和落脚点。
⑹.文化创新和发展的关键是回答时代问题,完成时代任务。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要立足当今中国时代之基,解决时代问题。
⑺.要坚持不忘本来、吸收外来、面向未来。融通古今中外不同资源,实现综合创新。
友情提醒:所有站长原创资源未经本人同意禁止转载,违者本站将保留进一步追究的权利!
【站长简介】刘海,教育硕士,江苏省“333高层次人才工程”培养对象、江苏省“刘海网络名师工作室”领衔教师、延安市优秀教师,无锡市教学能手、无锡市首届“勤远教师奖”获得者、校德育处副主任、校政治教研组组长、校学术委员会秘书长。曾参与或主持过《高中思想政治研究性课堂教学模式的创设与运用》等多项省市级课题研究工作,撰写的《浅谈乡土材料在经济常识教学中的运用》等90多篇文章发表于省级教育期刊或全国中文核心期刊。120多篇论文、教案、试题、高考分析等文章发表于《中学生时事政治报》等教辅类专业报刊。制作以个人原创资源为主的思想者工作室网站( http://www.teacher001.net)……[详细内容]
【网站简介】思想者园地网站( http://www.sxzyd.net)建立于2003年9月1日,致力于为中学文科与信息技术课程整合提供资源支撑平台。目前拥有各类教学资源200000多个,注册用户达到10万余人,资源点击超过5000万人次,目前已经发展成为涵盖中学政治、中学历史、中学地理、教育德育等在内的国内较大的中学文综教学资源网站。……[ 详细内容]
感动 | 同情 | 无聊 | 愤怒 | 搞笑 | 难过 | 高兴 | 路过 |
- 上一篇:必修二《经济与社会》答题模板
- 下一篇:哲学选择题高频易错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