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思想者工作室>>教育科研>>论文天地>>正文内容

刘海:善用管理学法则 打造个性化课堂

友情提醒:所有站长原创资源未经本人同意禁止转载,违者本站将保留进一步追究的权利!

 

江苏省无锡市市北高级中学 刘海

摘要:教育管理是一门艺术,一个优秀的教育工作者必定会遵循一些独到的管理法则来更新自己的教育观念,提升自己的教学艺术。教师要善用“刺猬法则”,营造民主、平等、和谐的师生关系;善用“二八法则”,培养探究、合作、创新的学习品质;善用“木桶原理”,构建全面、系统、科学的知识体系;善用“鲶鱼效应”,培养积极、参与、团结的进取精神。通过管理学法则的运用,不断提高中学政治课堂教学效益,不断推进新课程改革。

关键词:管理法则 个性化 政治 

美国著名管理学家泰罗说,做任何事情都能找到最好的方法。随着高中新课程改革的推进,对教师在教育理念、教学方法、教学手段、教学评价等方面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而教师要想在新课程中有所作为,必须不断反思自己、提升自己。教师可以通过学习一点管理学法则来更新教育理念,提高教学水平。

第一,善用“刺猬法则”,营造民主、平等、和谐的师生关系。

【管理法则】两只困倦的刺猬由于寒冷而拥在一起,可怎么也睡不舒服,因为各自身上都长着刺,紧挨在一块,反而无法睡得安宁。几经折腾,两只刺猬拉开距离,尽管外面寒风呼呼,可它们却睡得甜乎乎的。“刺猬”法则就是人际交往中的“心理距离效应”。运用到管理实践中,就是强调领导得如何与下属保持适当距离,如何领导下属把工作做好。

【教育解读】前苏联教育学家苏霍姆林斯基说过:教育技巧的顶峰即师生之间心灵交往的和谐境界。“刺猬法则”运用到教育教学中,就是强调教育者与受教育者在日常交往中保持适当的距离,才能取得良好的教育效果。在教育教学中,学生只有“亲其师”,才能“信其道”、“听其教”。因而,构建民主、平等、和谐的师生关系是摆在每位教师面前的共同任务。教师是教育者,是学生学习的促进者、学生人格的引路人,这就要求教师要加强自身修养,完善自身人格,从而起到示范作用;要尊重学生人格,坚持以生为本,从而树立平等观念;要增强政治素质,提高业务技能,从而提高知识魄力;要重视教法学法,重视探究合作,从而打造魄力课堂;要重视心灵沟通,保持适当距离,从而做到亲而有度。

【实例分析】在讲《生活处处有哲学》这一框时,我正好看到班级后面的墙壁上贴了很多科技节、军训、体育节、优秀班集体等的奖状,我就问大家:“我们班级后面的奖状都是谁努力的结果?”大家自然而然地兴奋地回头看了看,然后说:“这是大家共同努力的结果”。“这些集体荣誉是我们每个同学共同努力创造的结果,说明个人与集体之间有什么啊?”“有联系。”“这其实就是哲学中所讲的部分与整体的关系,所以我们是在用联系的观点看问题”。还比如,在讲《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这一框时,在讲解规律的普遍性时,我说到原始社会时,我说到:“原始社会中原始人过着原始共产主义的生活,他们共同生产、共同劳动、共同分享劳动果实。但是,由于当时生产力水平比较落后,他们仍然过着衣不蔽体,食不果腹的生活。他们对世界的观点只是一种可贵的猜测,没有科学依据。”说到这儿,正好有一位同学在打瞌睡,我就接着说:“你看这样的大热天,有的同学已经在那儿昏昏欲睡,准备来个‘穿越’到原始社会一探究竟了。”大家笑着开始环顾四周,原本睡觉了被好奇所惊醒,想睡觉的打起了精神,大家学习的热情再次被调动起来,从而拉近了师生之间的心理距离,提高了课堂教学实效。

第二,善用“二八法则”,培养探究、合作、创新的学习品质。

【管理法则】1897年,意大利经济学家帕累托在研究英国人的收入分配问题时发现,大部分财富流向小部分人一边;某一部分人口占总人口的比例,与这一部分人所拥有的财富的份额,具有比较确定的不平衡的数量关系。帕累托的研究结果是:20%的人口享有80%的财富。因此,80/20成了这种不平衡关系的简称。习惯上,80/20讨论的是顶端的80%而非底部的20%。经济学家把这一发现称为“帕累托收入分配定律”,认为是“帕累托最引人注目的贡献之一。”这就是著名的“二八法则”。

【教育解读】“二八法则”广泛应用于社会生活中,其实在教育教学中也存在这一法则。课堂上,20%的学生覆盖了80%的发言;试卷中,80%的题目只是所授知识的20%;课后,80%的课余时间是被20%的学困生占去……作为教师,应该时刻提醒自己要把主要的时间和精力放在关键的工作上。这就要求我们的教师课前备课时重视分析教材知识,找出重点难点的20%,同时分析学生情况,分清二八;课中教学时重视合作探究学习,突破重点难点的20%,同时分析学生能力,分清二八;课后辅导时重视分析课堂实效,突破学困学生的20%,同时分析作业实效,分清二八。同时,教师专业成长的20%是学习,只有不断学习、不断反思才能提高自身素质、讲究科学方法、提高教育水平,才能不断地适应新课程改革的需要。

【实例分析】在复习《唯物辩证法的实质与核心》这一课时,为了提高学生对矛盾观点的理解和应用水平。我设置了这样一道题。“2011年10月,国务院常务会议决定:从2011年秋季学期起,启动实施农村义务教育学生营养改善计划。在集中连片特殊困难地区试点,每生每天3元补助标准,每年所需160多亿元由中央财政负担。做好学生营养改善既要计划,更重管理。鼓励各地以贫困地区、民族和边疆地区、革命老区等为重点,因地制宜开展营养改善试点。统筹农村中小学校舍改造,将学生食堂列为重点建设内容,切实改善学生就餐条件。将家庭经济困难寄宿学生生活费补助标准每生每天提高1元,达到小学生每天4元、初中生每天5元”。接着让学生讨论:上述材料体现了《生活与哲学》中矛盾分析法的哪些道理?矛盾的观点是唯物辩证法的根本观点。矛盾分析法,是我们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的根本方法,是唯物辩证法的20%。教师先从解题指导入手,让学生紧紧抓住材料中的知识范围、关键词句、答题方法等展开讨论。学生在小组合作学习中抓住矛盾分析法及题目中的关键词,顺利对照教材理论找到了正确的答案。虽然课堂讨论及成果展示只有短短的几分钟,却是抓住了理论和实际的最佳结合点。教师然后及时延展矛盾观点的相关知识体系,从而帮助学生实现新知识的构建。所以在课堂教学中要始终把握学习重点难点这个20%,通过教师讲授、学生合作探究等形式突破学习重点难点,这样才能更好地把握20%,实现100%的学习目标。

第三,善用“木桶原理”,构建全面、系统、科学的知识体系。

【管理法则】“木桶原理”的提出者是美国管理学家彼得。其核心内容为:一只水桶盛水的多少,并不取决于桶壁上最高的那块木块,而恰恰取决于桶壁上最短的那块。根据这一核心内容,“木桶原理”还有两个推论:其一,只有桶壁上的所有木板都足够高,那水桶才能盛满水。其二,只要这个水桶里有一块不够高度,水桶里的水就不可能是满的。

【教育解读】学生要想学好政治,必须首先掌握教材基本知识,学会构建知识体系和网络,从宏观上驾驭知识。学生只有掌握了政治知识结构,政治学科能力的培养和思想道德的教育才有了基础和依托。教师帮助学生构建知识体系,必须压缩教材主干知识,提取要点知识,从而重构教材知识;必须注重知识内在联系,遵循思维逻辑,从而构建知识体系;必须加强知识解题运用,提高解题能力,从而培养思维能力;必须加强知识生活回归,尊重生活逻辑,从而培养生活能力。教师按照“是什么、怎么样、为什么、怎么办”的思维逻辑帮助学生构建知识体系,并且在解题中提高思维能力、在生活中提高参与能力,这有利于学生问题意识的增强,能够帮助学生从多角度、多层面地理解、分析和运用知识。

【实例分析】构建教材知识体系,一方面师生可以共同构建各册教材的知识体系,例如把《生活与哲学》概括为唯物论、认识论、唯物辩证法(联系观、发展观、矛盾观、辩证否定观)和唯物史观进行教材知识重新整合。另一方面通过试题编织知识体系。例如,“2008年四川汶川地震发生以后,党中央和国务院高度重视,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国务院总理温家宝亲自赶往地震灾区,指挥抢险救灾工作。温家宝指出,这次抗震救灾工作时间特别紧迫,责任特别重大,任务特别艰巨,各级党委和政府要把保护人民生命财产安全放在第一位,全力做好被困群众和受伤群众的救治工作,安排好受灾群众生活,全力组织恢复受损的基础设施,保证社会秩序的正常。”设问:中共中央和国务院为什么高度重视灾区人民的生产和生活问题?这道题具有一定的综合性,同时也具有一定的共性。通过和教材结合,让学生通过合作探究的形式寻找合适答案。通过小组合作探究,学生认为可以从中国共产党的地位、性质、宗旨、执政理念等和政府的性质、宗旨、原则和职能等角度来进行回答,这样就把中国共产党和政府两个角度的系列知识点进行了知识体系构建,以后遇到同一类型问题时,即可做到举一反三,触类旁通。

第四,善用“鲶鱼效应”,培养积极、参与、团结的进取精神。

【管理法则】挪威人爱吃沙丁鱼,挪威人在海上捕得沙丁鱼后,如果能让他活着抵港,卖价就会比死鱼高好几倍。但是,由于沙丁鱼生性懒惰,不爱运动,返航的路途又很长,因此捕捞到的沙丁鱼往往一回到码头就死了,即使有些活的,也是奄奄一息。只有一位渔民的沙丁鱼总是活的,而且很生猛,所以他赚的钱也比别人的多。该渔民严守成功秘密,直到他死后,人们才打开他的鱼槽,发现只不过是多了一条鲶鱼。原来当鲶鱼装入鱼槽后,由于环境陌生,就会四处游动,而沙丁鱼发现这一异已分子后,也会紧张起来,加速游动,如此一来,沙丁鱼便活着回到港口。

【教育解读】“鲶鱼效应”给教学的启示就是,教学中要给学生创造一个适度紧张和有趣的学习气氛,引导学生在思维活跃的环境中学习。中学政治教学中的故事笑话、图片图表、视频资料、时事资料等都可用作教学情境来激发学生进入学习状态,以促进知识的建构。这就要求教师要重视课堂提问,引发学生思考,从而避免思想倦怠;重视合作探究,引发组间竞争,从而提高思辨能力;重视教学语言,引发课堂智慧,从而打破课堂沉闷;重视情境活动,创设乐学氛围,从而实现学习目标。利用“鲶鱼效应”通过制造一定程度的紧张状态,可以打破课堂的沉闷僵局,激发学生思维的积极性。但过度的紧张刺激则会抑制学生思维。所以,理想的课堂应该富有节奏感和变化性,做到张弛有度、高潮迭起。

【实例分析】在进行经济生活总复习时,引入这样一段材料:“近年来,自主招生搅动了因袭已久的教育格局,引起了社会的广泛关注。某校高二(1)班同学以“高校自主招生”为主题展开探究活动。同学们在调查中发现,2011年高考录取的农村学生约占30%,其中能进入重点大学的比例更小。如清华大学来自县以下的学生不足两成,而上世纪80年代清华大学的农村生大约占1/2。媒体指出,教育失衡的局面不应自大学阶段才开始扭转。应加大农村基础教育的财政投入,平衡城乡教育资源。高校招生仅凭行政划拨指标,也只能是隔靴搔痒。”设问:请你结合《经济生活》知识,就如何促进教育公平向政府提出建议。这道探究问题涉及到科学发展观、财政的作用、国家的宏观调控等知识点,具有一定的综合性。教师可以以小组合作学习的形式开展学习活动。在“组内异质、组间同质”的分组活动中,各个小组展开激烈讨论并争先恐后的发言。学生在学习活动中进一步提高了合作意识和参与能力,同时通过鼓励小组发言和个人发言的形式,调动了小组和个人的积极性,对活跃课堂气氛、突破教学重点难点起到了重要作用。此外,教师在课堂教学过程中,还可以通过古今中外的政治家、经济学家、文学家、军事家、哲学家等名人的成才成长的事例能够进一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进一步提高其成长成才的意识。

    实践证明,在中学政治课堂教学中重视管理学法则的运用,可以充分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培养学生爱学、乐学和会学的兴趣和能力,实现中学政治课堂教学的有效和高效,不断推进新课程改革深入发展。 

    参考文献:

    [1] 刘秀英. 对二八管理法则的诠释[J]. 经济理论与经济管理, 2004,(08)

    [2] 胡忠英. 寓繁于简管理法则“十条”[J]. 上海企业, 2004,(02)

     [3] 鲍倩. 浅谈管理法则在班级管理中的应用[J]. 科教文汇(中旬刊), 2009,(01)

    [4] 吴铭. 农村义务教育学生营养改善计划出台[J]. 农村新技术, 2012,(02)

    注:本文发表于全国中文核心期刊《思想政治课教学》2012年第8期!


友情提醒:所有站长原创资源未经本人同意禁止转载,违者本站将保留进一步追究的权利!

【站长简介】刘海,教育硕士,江苏省“333高层次人才工程”培养对象、江苏省“刘海网络名师工作室”领衔教师、延安市优秀教师,无锡市教学能手、无锡市首届“勤远教师奖”获得者、校德育处副主任、校政治教研组组长、校学术委员会秘书长。曾参与或主持过《高中思想政治研究性课堂教学模式的创设与运用》等多项省市级课题研究工作,撰写的《浅谈乡土材料在经济常识教学中的运用》等90多篇文章发表于省级教育期刊或全国中文核心期刊。120多篇论文、教案、试题、高考分析等文章发表于《中学生时事政治报》等教辅类专业报刊。制作以个人原创资源为主的思想者工作室网站( http://www.teacher001.net)……[详细内容]

【网站简介】思想者园地网站( http://www.sxzyd.net)建立于2003年9月1日,致力于为中学文科与信息技术课程整合提供资源支撑平台。目前拥有各类教学资源200000多个,注册用户达到10万余人,资源点击超过5000万人次,目前已经发展成为涵盖中学政治、中学历史、中学地理、教育德育等在内的国内较大的中学文综教学资源网站。……[ 详细内容]
感动 同情 无聊 愤怒 搞笑 难过 高兴 路过
【字体: 】【收藏】【打印文章】【查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