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思想者工作室>>教育教学>>新标资源>>正文内容

选必三《逻辑与思维》易混易错知识点

友情提醒:所有站长原创资源未经本人同意禁止转载,违者本站将保留进一步追究的权利!

第一单元:树立科学思维观念

第一课 走进思维世界

1.狭义的思维与认识同义。 ( × )

解析:狭义的思维与理性认识同义。

2.理性认识比感性认识更正确、更可靠、更深刻。 ( × )

解析:正确的理性认识比感性认识更正确、更可靠、更深刻。

3.思维具有间接性、概括性、能动性和直接现实性。 ( × )

解析:思维本身不能把观念的存在变为现实的存在,因此不具有直接现实性。实践具有直接现实性。

4.形象思维是以概念作为思维的基本单元的。 ( × )

解析:形象思维是以感性形象作为思维的基本单元的,抽象思维以概念作为思维的基本单元。

5.抽象思维以概念、判断、推理和想象等反映认识对象。 ( × )

解析:抽象思维以概念、判断和推理等反映认识。

6.思维是在头脑中产生的  ( × )

解析:思维是在实践中产生,在实践中发展,又反作用于实践的。思维的内容来自客观世界。

第二课 把握逻辑要义

1.狭义的逻辑学是指辩证逻辑。 ( × )

解析:解析:狭义的逻辑学是指形式逻辑,辩证逻辑属于广义的逻辑学。

2.从形式逻辑角度看,从真前提推出真结论,取决于思想的具体内容。 ( × )

解析:从形式逻辑角度看,从真前提推出真结论,并不取决于思想的具体内容,而是取决于思想的形式结构。

3.“蝉噪林逾静,鸟鸣山更幽。”这一诗句犯了自相矛盾的错误。 ( × )

解析:这一诗句运用了衬托的手法,以动衬静,渲染山林的幽静,体现了动与静的辩证统一,属于辩证矛盾。

4.有人问:“有没有飞碟?”你既不肯定有,也不肯定没有,而是说:“我不清楚。”这种回答违反了排中律的要求。 ( × )

解析:这种回答没有违反排中律的要求。“有没有飞碟”是客观存在的一个认识问题。排中律只是在逻辑上要求对两个矛盾判断明确地肯定一个,并不要求必须马上肯定一个。

5.“小张去年还是团员,今年已经是党员了。”这句话符合同一一律的要求。 ( √ )

解析:在不同的时间或不同的条件下,对同一对象所形成的概念或判断,同一律并不要求它们一定是同一的。时间变化了,小张的身份发生了变化,“小张去年还是团员,今年已经是党员了”没有违反同一律的要求。

第三课 领会科学思维

1.科学精神把科学看成是实现人类目的的工具,只重视科学的使用功能( × )

解析:错误;科学主义把科学看成是实现人类目的的工具,只重视科学的使用功能。科学精神是指贯穿于整个科学发展历史过程中的最普通的科学意识,是人们在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中表现出来的精神取向。故原观点错误。

2.正确思想来自于科学思维。( × )

 解析:正确思想只能从社会实践中来,而成功的社会实践离不开科学思维的参与。

3.科学思维是辩证思维的方法论前提。( × )

解析:错误;辩证思维方法与现代科学思维方法有着方法论上的共同性,二者是相互联系、相互补充的。一方面,辩证思维方法是现代科学思维方法的方法论前提,辩证思维的基本精神和原则贯穿于现代科学思维方法之中。

4.科学思维,泛指符合认识规律、遵循逻辑规则的思维。( √ )(   )

5.科学思维的结果具有普适性,其正确性是无条件的。 ( × )

6.科学思维是辩证思维的方法论前提。 × )

解析:辩证思维方法与现代科学思维方法有着方法论上的共同性,二者是相互联系、相互补充的。一方面,辩证思维方法是现代科学思维方法的方法论前提,辩证思维的基本精神和原则贯穿于现代科学思维方法之中。

7.正确思想来自于科学思维。 × )

解析: 正确思想只能从社会实践中来,而成功的社会实践离不开科学思维的参与。

8.科学精神把科学看成是实现人类目的的工具,只重视科学的使用功能。 × )

解析:科学主义把科学看成是实现人类目的的工具,只重视科学的使用功能。科学精神是指贯穿于整个科学发展历史过程中的最普通的科学意识,是人们在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中表现出来的精神取向。

 

第二单元:遵循逻辑思维规则

第四课 准确把握概念

1.概念的外延说明概念所反映的那种事物究竟“是什么”。( × )

解析:概念的内涵说明概念所反映的那种事物究竟“是什么”,概念的外延说明概念所反映的那种事物“有哪些”。

2.“动物”与“马”存在种属关系。( × )

解析:“动物”与“马”存在属种关系,“马”与“动物”存在种属关系。

3.明确概念的内涵需要运用划分的方法。( × )

解析:明确概念的内涵需要运用定义的方法。明确概念的外延可以运用划分的方法。

4.定义项如果直接或间接地包含被定义项,就会犯“定义过宽”或“定义过窄”的逻辑错误。( × )

解析:定义项如果直接或间接地包含被定义项,就会犯“同语反复”或“循环定义”的逻辑错误。

5.“选票分为赞成票和反对票。”这犯了“划分不全”的逻辑错误。( √ )

解析:选票还包括弃权票。

第五课 正确运用判断

1.性质判断必须主项、谓项齐全。           ( √ )

2.主项和谓项配合不当就无法形成判断。     ( × )

3.所有判断都需要量项。                   ( × )

4.联言判断是断定几种事物情况可能存在的判断。( × )

5.各联言支都正确,联言判断才正确。( √ )

第六课 掌握演绎推理方法

1.推理的目的和结果是得出新的判断。( √ )

2.换质与换位推理在本质上是一致的。( × )

3.各联言推理的联言支和结论都是真的。( √ )

4.联言推理在本质上是一种判断形式。( × )

第七课 学会归纳与类比推理

1.完全归纳推理属于逻辑推理分类中的或然推理。( × )

解析:错误。完全归纳推理属于逻辑推理分类中的必然推理。

2.只要断定个别对象情况的每个前提都是真实的,就能使完全归纳推理的结论具有保真性。( × )

解析:错误。要使完全归纳推理的结论具有保真性,除了断定个别对象情况的每个前提都是真实的以外,还需要所涉及的认识对象一个都不能遗漏。

3. 人们看到千千万万的天鹅每一只都是白的,于是得出结论:“所有的天鹅都是白的。”这一推理是必然推理。( × )

解析:错误;这一推理是不完全归纳推理,是或然推理,即不能必然推出所有的天鹅都是白的”。

4.任何两个事物都可以进行类比( × )

解析:错误。并非任何两个事物都可以进行类比,两个事物的属性必须有内在的联系。事物属性之间的内在联系,是类比推理的客观依据。

5.类比和比较都是一种推理。( × )

解析:错误。类比是一种推理;比较不是推理,比较只是一种简单的认识方法。

6. 从思维方法的角度看,仿生技术所运用的模拟方法是一种演绎推理方法。

解析:错误;从思维方法的角度看,仿生技术所运用的模拟方法是一种类比推理方法。

7.类比推理在人们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的活动中发挥着决定性作用。( × )

8.可以从性质、功能、条件等方面进行类比。( √ )

第三单元:运用辩证思维方法

第八课 把握辩证分合

1.辩证思维的实质和核心就是用联系、发展、全面的观点看待事物和思考问题。

解析:运用矛盾分析方法,在对立统一中把握事物

2.凡未经实践检验的认识,绝不能轻信和盲从。这是辩证思维同形而上学的根本区别。

解析:辩证思维同唯心主义诡辩论

3.辩证思维的发展和人们对辩证思维的研究经历了一个由自觉走向自发的过程。

解析:由自发走向自觉

4.辩证思维强调整体性和动态性,反对独立性和静态性。

解析:不排斥局部的独立性,相对的静态性;在整体性与独立性、动态性与静态性的对立统一中把握事物。

5.分析方法力图把具体的“点”认识透彻,其优点是具体。

解析:其优点是精确

6.辩证的分析与综合方法是因果分析法的体现。

解析:矛盾分析法

7.分析与综合是两种完全对立的思维方法。

解析:方向相反却相辅相成的对立统一的关系

8.定性分析是最高层次、最具概括性的分析。

解析:矛盾分析法(辩证唯物主义阐明了事物矛盾的普遍性和特殊性的关系,主要矛盾和次要矛盾之间的关系,矛盾的主要方面和次要方面之间的关系,有利于人们在实践中抓住重点问题,认清事物的性质。)

9.整体性的辩证思维有利于科学地处理“此”与“彼”的关系。( √ )

10.动态思维要求把握事物发展的动态性、暂时忽略其静态性。。( × )

11.分析是综合的基础,综合是分析的先导。( √ )

12.要在对整体的认识指导下进行分析。( √ )

第九课 理解质变互变

1.量是一事物区别于他事物的内部固有的规定性。( × )

解析:量的规定性不同于质的规定性,一定范围内量的增减并不影响某物之为某物。

2.质变是量变的必要前提,量变是质变的必然结果。( × )

解析:量变是质变的必要前提,质变是量变的必然结果

3.度是一事物保持自身量的稳定性的质的规定性。( × )

解析:质的稳定性的量的限度

4.关节点是事物质变达到的极限,是引起量变的节点。( × )

解析:是引起质变的节点

5.积极创造条件促进事物的质变,就能达到我们所期望的存在状态。( × )

解析:必要条件非充分条件

第十课 推动认识发展

1、辩证否定是推动事物发展的根本动力( × )

解析:矛盾是事物发展的源泉和动力(矛盾双方对立统一,推动事物的运动、变化和发展)。辩证的否定是事物发展的环节,是实现新事物产生、促进旧事物灭亡的根本途径。

2、肯定方面在事物发展过程中处于支配地位( × )

解析:在事物内部,肯定方面处于优势,事物保持原有性质和自身存在。否定方面在事物发展中取得支配地位,事物改变自己根本性质,实现对自身的否定。

3、辩证否定中的肯定是对旧事物整体、旧事物矛盾统一体的肯定与保留( × )

解析:辩证否定中的否定是对旧事物整体、旧事物矛盾统一体的否定;肯定是对旧事物整体、旧事物矛盾统一体中合理因素的肯定与保留,且不是照搬,而是改造、包含。

4、相对于否定阶段,肯定阶段更能体现事物发展的辩证法( × )

解析:在事物发展过程中,否定包含肯定,否定阶段具有更丰富内容,是较后、较高的环节,更能体现事物发展的辩证法。

5、分离是将对象分割、抽离,是思维抽象的关键环节( × )

解析:分离是起始环节,提纯才是关键环节(排除干扰,单一状态下研究事物某一方面性质和规律)

6、思维抽象是对事物本质规定的认识,是思维活动的结果( × )

解析:思维抽象是从多样性统一的事物整体中抽取某一方面的本质规定,是对事物零散、片面的认识,还不能把握事物整体本质和规律,不可能成为思维活动的结果。思维具体是关于事物整体本质和规律的认识,是多样性统一的事物整体在思维中的再现,是思维活动的结果、终点。

7、概念是从思维抽象发展到思维具体这一思维上升的桥梁( × )

解析:概念是思维上升的起点,但并非所有概念都是。只有选择合适的上升起点,才能使思维抽象发展到思维具体。概念中逐一展现的矛盾是认识发展的环节,是思维从抽象走向具体的桥梁。

8、从感性具体到思维抽象,再从思维抽象到思维具体,是感性上升为理性,并在理性层次上进一步上升的两个独立阶段( × )

解析:从感性具体到思维抽象,是感性上升到理性认识的阶段。从思维抽象到思维具体,是理性认识层次上升的阶段。思维过程的这两个阶段相互依赖、不可分割。

第四单元:提高创新思维能力

第十一课 创新思维要善于联想

1.聚合思维就是将记忆中对不同事物的认识进行联结与思考的思维活动。聚合思维是对事物之间普遍联系的反映。( × )

解析:联想思维就是将记忆中对不同事物的认识进行联结与思考的思维活动。联想思维是对事物之间普遍联系的反映。

2.联想思维的“想象”,包含着构思、畅想甚至是幻想。( × )

解析:联想思维的“畅想”,包含着构思、想象甚至是幻想。

3.人人都有联想思维,其水平和能力也是相同的。( × )

解析:人人都有联想思维,但其水平和能力并不相同。

4.发挥主观能动性,在学习和生活中积极地运用联想思维,是提高联想思维水平和能力的重要途径。( × )

解析:自觉地进行联想思维训练,在学习和生活中积极地运用联想思维,是提高联想思维水平和能力的重要途径。

5.想象是联想思维的“联结”方式。( × )

解析:想象是联想思维的“畅想”方式。

6.想象是创新思维的基础,有助于提升创新思维的能力和水平。( × )

解析:联想是创新思维的基础,有助于提升创新思维的能力和水平。

第十二课 创新思维要多路探索

 

1.逆向思维不属于创新思维 ( × )

解析:逆向思维是通过反向求索,有利于解决难题,因而是一种创新思维的方法。逆向思维是人们从过去所把握的事物原理的反面、构成要素的反面、功能结构的反面等,去思考、去求索,以实现创新的目的。

2.逆向思维就是解决任何问题都要“倒着来”( × )  

解析:这是把生活实际中的逆反心理当成逆向思维。面对生活中的多种难题,要灵活运用逆向思维来解决。若做什么事都“倒着来”“顶着干”只能把问题搞乱。

3.逆向思维比正向思维效果好,能够得到意想不到的结果。( × )

解析:逆向思维与正向思维究竟是哪种思维方法的效果好,不能一概而论,要具体问题具体分析,并不是时时处处都要正向思考,也不是时时处处都要逆向思考,若有意识地将二者联系起来思考,可以避免思维的僵化与极端化,从而产生创新性的成果。

4..聚合思维的功能就在于揭示出已有的东西。( × )

5.在解决问题阶段,需要先聚合后发散。( × )

6.个人应运用智力激励法进行思维发散。( × )

7.进行思维发散,需要把发散思维与聚合思维结合起来。( √ )

第十三课 创新思维要力求超前

1.思维总是落后于事物发展状况。( × )

解析: 思维落后于事物发展状况,是所谓的“后知后觉”或者“不知不觉”,而能够对事物发展情况作出正确预测的,人们将这种现象称之为“先知先觉”。“先知先觉”是超前思维的表现。

2.超前思维的基本品质——“先知先觉”。( × )

解析: 超前思维的基本品质——善于反思、勇于质疑。

3.超前思维具有探索性、预测性和确定性的特征。( × )

解析: 超前思维具有探索性、预测性和不确定性的特征。

4.超前思维的方法有矛盾分析方法、联想的方法和坚持辩证否定观。( × )

解析: 超前思维的方法有矛盾分析方法、推理和想象的方法和注重调查研究。

5.超前思维是依据事物发展的历史和现实状况,对事物未来的发展趋势进行预测。要把握事物发展的因果关系,就需要运用矛盾分析方法。( × )

解析:×超前思维是依据事物发展的历史和现实状况,对事物未来的发展趋势进行预测。要把握事物发展的因果关系,就需要运用推理的方法。

6.超前思维建立在对事物发展情况的把握之上,而把握事物的发展情况离不开想象。( × )

解析:×超前思维建立在对事物发展情况的把握之上,而把握事的发展情况离不开调查研究。

7.推理是有计划,有目的地了解事物的真实情况。( × )

解析: 调查是有计划,有目的地了解事物的真实情况。

8.有了超前意识,提高了超前思维水平,就能够成长成才。( × )

解析: 培养超前意识,提高超前思维水平,利用超前思维的前瞻性功能,有利于我们规划成长成才的方案,能否成长成才取决于很多因素。



友情提醒:所有站长原创资源未经本人同意禁止转载,违者本站将保留进一步追究的权利!

【站长简介】刘海,教育硕士,江苏省“333高层次人才工程”培养对象、江苏省“刘海网络名师工作室”领衔教师、延安市优秀教师,无锡市教学能手、无锡市首届“勤远教师奖”获得者、校德育处副主任、校政治教研组组长、校学术委员会秘书长。曾参与或主持过《高中思想政治研究性课堂教学模式的创设与运用》等多项省市级课题研究工作,撰写的《浅谈乡土材料在经济常识教学中的运用》等90多篇文章发表于省级教育期刊或全国中文核心期刊。120多篇论文、教案、试题、高考分析等文章发表于《中学生时事政治报》等教辅类专业报刊。制作以个人原创资源为主的思想者工作室网站( http://www.teacher001.net)……[详细内容]

【网站简介】思想者园地网站( http://www.sxzyd.net)建立于2003年9月1日,致力于为中学文科与信息技术课程整合提供资源支撑平台。目前拥有各类教学资源200000多个,注册用户达到10万余人,资源点击超过5000万人次,目前已经发展成为涵盖中学政治、中学历史、中学地理、教育德育等在内的国内较大的中学文综教学资源网站。……[ 详细内容]
感动 同情 无聊 愤怒 搞笑 难过 高兴 路过
【字体: 】【收藏】【打印文章】【查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