立德树人视阈下,基于学生立场创建班集体特色的实践与研究
心理学家罗伯特说过:“人离开环境便无行为而言。”班级,不仅是学生进行知识学习的环境,还应该是学生精神成长的家园——碰撞心灵、积聚魂魄的殿堂。班主任作为这一大“家”中的一个成年主人,要用爱心去经营它:让班级充满滋养生命成长的阳光和空气,让学生像种子一样在班集体里萌发与开花。
一、班级,应该是学生的成长家园
(一)班级管理问题透视
在传统的教育观念中,班主任被认为是班级的管理者、组织者和监督者,拥有很大的权威,却忽略了班主任同时也应该是学生的良师益友和合作伙伴,与学生共同承担班集体建设的任务。因而,班主任对班级的管理偏重于专断型、程式化,缺失学生的立场。本课题组对区内班主任工作现状的调查显示,传统班级管理模式的弊端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班级管理观念滞后
由于考试与升学的压力,班主任对班级的管理注重于学生学习成绩的进步,尤其是考试分数的提高。在这种观念影响下,班主任在日常管理上基本采用“圈养”方式,对众多的班级事务,往往不和学生交流沟通,一味追求管理的权威化、统一化,要求学生无条件地服从命令。班主任这种以灌输指令取代学生主体性,忽略学生自主能力培养的程式化管理,导致班级沉溺于死气沉沉的局面,学生只能被动地接受。
2.班级建设目标偏离
由于管理观念滞后,很多班主任的班级工作目标仍停留于建立严格的秩序,以便有效地控制学生,保证知识学习的正常进行。平时,班主任担心的事主要是:班级出了问题,学生管不住,学风差和学生成绩不行。班主任高兴的事则有:班级在行规、卫生检查方面表现好,学生的学科学习进步大,班级在一些竞赛中成绩突出。如果按这样的认识定位班级建设目标,虽然有助于快速稳定学习秩序,但对学生的长远发展是不利的。班级建设目标产生偏离,班集体便缺乏生命的活力。
3.班级建设基础错置
在班级建设中,很多班主任都在被动地执行上级指定的“规定动作”,很少花时间和精力从学生的立场出发,去研究学生群体的特点和个体的差异,以及发展的可能性,并据此思考自己的问题、优势等。这就造成对学生成长的实际情况把握不准确,盲目地跟从、效仿别人的做法,导致班级建设基础的错位,从而仍然呈现出一种以班主任为中心,学生依附于班主任的班级建设状态。
4.班级建设方法循旧
在传统教育观念影响下,大部分班主任把班级管理的权力牢牢地握于手中,从班规制订、班委选拔、日常管理,到行规监督、学生评价,都是自己一手包办,不让学生参与。学生成为被管理的对象,没有参与班级管理的可能。即使是班干部,也只是班主任命令的执行者,得按班主任的吩咐去做。他们即使有意见,也不敢向班主任提出,只知道一味地遵从。班级活动的组织管理,鉴于班主任的权威,也被教师越俎代庖,学生始终处于被动地位,班级建设的方法还是因循守旧。
上述班级管理中存在的问题,足以表明许多班主任还是以自己的良好意愿代替学生的自主参与、自主体验。学生成了被动的活动接受者,他们的生活体验被替代了,成长需求被遮蔽了。显然,这样的班级管理模式阻碍了学生的个性发展和全面发展。
(二)让学生当班级的主人
现代教育理念主张以学生为本,强调确立学生在班级中的主体地位,要求学生成为集体的主人,突出他们对教育教学过程的参与。因此,作为班主任就要放下一直以来的“成人立场”,转向“学生立场”,充分关注学生生命成长的需要,挖掘班级这个同龄人家园的育人价值,积极鼓励学生参与班级的活动及其管理,让每个学生的情感都得到激发、激活,思维都得到绽放、丰盈。只有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才能使学生真正成为班级的主人,这一认识可以从众多的思想理论中找到依据。
1.新基础教育的主张
华东师范大学叶澜教授倡导的新基础教育,经过20多年实践研究,创生了自己的教育理论,提出要把课堂还给学生,让课堂焕发出生命的活力;把班级还给学生,让班级充满成长气息;把创造还给教师,让教育充满智慧的挑战;把精神发展的主动权还给师生,让学校充满勃勃生机。这四个“还给”的教育主张,彰显了学生的主体地位。
2.陶行知的“学做主人”理念
陶行知的教育理念中,反复强调要培养学生“学做主人”。他认为:生活、工作、学习倘使都能自动,则教育之收效定能事半功倍。陶行知用他毕生的教育经验告诉教师,一个已经开始接受正规化教育的孩童,应该可以培养其自觉的行动,努力养成自主、自立和自动的意识,要教育并确保每个人做主人,做自己的主人,做社会和国家的主人。因此,基于学生立场,就是教师要培养学生从小就养成班级主人翁的意识,自觉、积极地参与班集体建设。
3.苏霍姆林斯基的“自我教育”理论
前苏联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非常关注学生的自我教育,他深信“只有能够激发学生去进行自我教育的教育,才是真正的教育”,并且认为自我教育是学生能否真正接受教育的关键因素。对此,他既指出了教师的主导作用,由教师激发学生而不是靠学生自发,又明确了教师的外因地位:教师只是激发学生去进行自我教育,而不是去灌输,更不是去代替。苏霍姆林斯基不仅在理论上为自我教育做了奠基性的工作,而且在实践中也探索了培养学生自我教育能力的各种途径、方法,为人类教育留下了丰富的思想遗产。
4.现代人本主义心理学理论
美国心理学家亚伯拉罕·马斯洛认为,人类所有的行为都是由需要引起的,需要被满足的状况不同,人的行为也就不同。在这个基础上,他提出了著名的追求自我实现的需要层次理论,将人的需要分为最基本的生理需要、安全需要、社交需要、自尊需要和最高层次的自我实现需要(即成长需要)等五个层次。基于学生立场的班集体建设,可以将这一需要层次论作为心理学基础,引导每个学生成为自己所期望的人,做与自己能力相称的事,最大限度地发挥个人潜能,达到自我实现的目的。
综上,为改变传统的班级管理模式,本课题旨在引导班主任基于立德树人理念,从惯常的成人立场转向学生立场,以创建班集体特色为抓手,研究如何改善与优化对班级的教育与管理,通过不断创生班级新生活,促使班级群体和群体中的每个个体健康发展、主动发展。
二、中小学班集体特色建设的价值意蕴及理论探索
(一)聚焦立德树人
培养什么样的人,怎样培养人,是关系到国家未来发展的根本问题。党的十八大报告指出,要把立德树人作为教育的根本任务。据此,为谁培养人——为党育人,为国育才;培养什么样的人——聚焦核心素养,促进全面发展;如何培养人——实行全员育人、全程育人,包括课程育人、教学育人、管理育人、建班育人等。立德,就是坚持德育为先,通过正面教育来引导人、感化人、激励人;树人,就是坚持以人为本,通过合适的教育来塑造人、改变人、发展人。
(二)坚持学生立场
所谓坚持学生立场,就是要求班主任在班级建设与管理中,在以下几个方面提高认识。
1.深耕学生立场之“根”:认识学生的成长需求
班主任是否了解自己的学生,知道他们和别的班级、别的学校的学生有什么不一样,乃至他们的成长过程中有哪些烦恼和快乐、有什么愿望和需求,关乎学生的成长之“根”。现实中,很多班主任对这些问题可能还只是一知半解,不甚了了。为此,应该要求班主任花时间和精力去研究自己的学生,把握学生的年龄特点及成长需求,将学生当下的认知、情感、思维方式、行为方式,作为设计班级各项活动的起点和提升教育预设针对性的有效参照,从而寻求适合学生的教育内容和方式。
2.读懂学生立场之“魂”:教育要面向每个学生
应试教育有着鲜明的功利性,在其驱使下,班主任关心成绩好的学生,喜欢听话的学生,似乎成为一种常态。由此表现出的对学生的关爱,是一种狭隘的爱,致使班级里总有一部分因学习成绩不怎么样的学生得不到教师的赏识。教育不能面向全体学生、面向每个学生时,就难有其“魂”了。因此,班主任要树立“学生立场”的观念,关爱每一名学生,尊重每一名学生,欣赏每一名学生,让班级中的每个学生,有困难能得到帮助,有烦恼能得到化解,有成绩能得到鼓励,有才华能得到发展。只有这样,学生的个性才能得以充分发展、全面发展。
3.把握学生立场之“本”:让学生在班级中找到合适位置
把握学生立场,需要班主任将班级管理的自主权交还给学生,引导学生自理、自助,逐步实现自己的干部自己选、自己的事情自己管、自己的同学自己帮;并放手让学生干部组织自己的活动,独立开展工作。在活动中,班主任可通过适时点拨,培养学生的组织能力,让学生真正成为班集体的主人。所以,坚持学生立场,就是要以学生发展为本,班主任可以根据学生的成长需求和个体差异,以主动设计和开展富有创意的岗位活动,从中得到锻炼和提高。
4.彰显学生立场之“体”:让学生在班集体中得到归属感
归属感是个体对群体关系的一种认同,学生对班级的归属感的一个重要表征是学生意识到自己在这个集体中占有的位置与拥有的价值。增强学生的班级归属感,除了赋予一些管理服务岗位,班级活动也是很好的载体。集体活动不仅可以消除学生思想上的困惑,还可以活跃班级氛围,促进学生团结,让每个人更喜欢这个集体。因此,为彰显学生立场之“体”,班主任要认真思考并根据学生的成长需求,策划组织富有针对性的教育活动。就其内容而言,每次活动可以有不同的主题,同一主题也可以落实在不同的活动中,由此涉及学校生活的各个领域。与其相应,可以通过创新活动形式,促使班集体成为学生能力提升的训练场和舞台,让人人各展其才、各呈异彩。
(三)彰显育人价值
在班级中、通过集体和为了集体对学生进行教育引导,是一种育人理念,也是一个动态发展的过程。班集体是一个育人场所,又可以是一种育人资源,具有自身的育人价值,所以班主任应充分发挥集体对学生学习生活、成长发展的支持功能。如何利用班集体特有的教育资源彰显其育人价值,本课题进行了如下探索。
以创建班集体特色为取向,引导班主任通过改善班级管理与优化教育行为,通过师生互相欣赏,不断创生新生活,将班级建成一个共同开拓心灵世界、提高生命质量的精神家园,使每个学生都能在那里得到培养与发展。
以提高班主任建班育人能力为旨归,使班集体特色建设过程也是师生共同成长的过程,更是班主任突破常规工作方法、积极寻找班级管理新方式和新切入口的尝试过程。由此呈现的“人无我有、人有我优、人优我精、人精我新”的创建班集体特色新思路,能对促进学生个性化成长、推进班主任专业化发展,提升班级育人实效具有现实作用。
针对班主任工作现状,以班集体特色建设为突破,进一步转变班主任观念,促使班主任工作从“成人立场”转向“学生立场”,关注学生的成长需要,为每个学生个性发展提供合适的活动平台,丰富学生的实践体验,满足不同学生的合理需求,由此形成具有内在凝聚力、群体性与个性共存的班集体特色,促进每个学生全面、健康、可持续发展。
三、基于学生立场,班集体特色建设的基本内涵
(一)概念阐述
“立场”是指人们在认识和处理问题时所处的地位和所抱的态度。
“学生立场”是指把学生当作主体看待,将学生放在教育活动的中心,顺应学生的身心发展规律,站在学生角度或立足于学生的立场,去观察事物和处理问题,并以此作为教育活动的出发点。
“基于学生立场”是指教育者必须立足于学生立场,一切为了学生、服务学生,表现在设身处地地体察学生的心理、愿望和处境,真心实意地满足学生在身体与心灵、在当前与长远发展上的正当需要;重视学生本身的能力和主动精神,重视学生已有的经验,重视学生的兴趣与爱好;切忌以成人的愿望代替儿童的愿望,以父母的旨趣代替孩子的旨趣。
“班集体特色建设”是指班主任从班级自身实际出发,在先进教育思想的指导下,经过较长时间的创新实践,使班集体充满人文精神和人文关怀、凸显学生群体的主体地位,形成具有鲜明个性特色的,稳定的、与众不同的班级风格。
班主任“学生立场”的确立,意味着班主任承认学生是班级建设的主体,在班集体中有着不可忽视的地位,而学生也只有在自主参与班集体建设过程中才能获得成长发展;意味着班主任尊重学生成长的特殊性,认识到学生是未成年人,是成长中的人,是有成长需要与可能的人;意味着班主任将自己班级学生的现状视为一切工作的出发点,将自己班级学生的成长视为所有工作的价值追求。
(二)主题确立
著名教育家斯宾塞说过这样一句话:“记住你的管教目的应该是养成一个能够自治的人,而不是一个要别人来管理的人。”因此,作为班主任,应让学生明白:全班每个人都是班集体的一分子,都应热爱、关心班级,为班级争光添彩,并为搞好班集体建设而积极主动地群策群力。在班集体特色建设中,班主任要研究如何“把班级还给学生”。本课题基于学生立场,将创建班集体特色的主题聚焦于以下几个方面。
1.班级管理自主化
自主化是走向自治的一个过程,也是民主化、科学化的过程。学生的自主化管理是一种新型的班级教育管理方式,指班主任通过打造能促使学生充分成长的班级教育环境,采用授权、放权的形式,引导学生正确认识自我、发展自我,同时发挥每个学生的主动性、积极性和创造性,让学生对自己的成长负责。自主化管理的过程,是学生循序渐进地对班级事务从“他主”到“自主”,从“他律”到“自律”的过程。班级实施自主化管理,旨在弘扬学生的主体精神,促进学生在管理过程中形成自我教育、自我约束的意识和能力。努力推进班级管理自主化,归根结底是为了促进学生完善人格、创新发展。
2.班级活动系列化
班级活动是创建班集体特色、增强班级凝聚力的最基本的方式与手段,符合学生生理心理发展需要的、丰富多彩的集体活动,既是满足学生成长需求的一种特有的教育形式,又是学生认识世界、走向世界的一条重要途径。班级集体活动还可以引领学生主动健康地发展,帮助学生寻找从当前状态到可能状态的有效路径。为此,班主任要根据学生的年龄特点,精心设计各类主题教育活动并形成系列化,由此发挥教师主导作用和学生主体作用,使学生在活动中增强自主能力,促进自我发展、充分发展。
3.协同育人合力化
学生的成长,离不开家庭、学校、社会三方面的教育。班主任要全面关心学生健康成长,就需要思考如何将班级教育的时空延伸到家庭和社会,将各种影响学生的教育力量,整合成方向一致、要求统一、时空衔接、作用互补的协同教育力。在形成班级教育合力的过程中,班主任应当充分发挥协同育人的功效,让更多有益的教育影响渗透到教育过程之中,使学生在多种积极教育因素的熏染和滋养下,健康、愉悦地成长起来。
4.班级激励多元化
激励是最好的老师,激励就是依托某种精神或物质因素的外来刺激,以人的需求影响人的动机,从而使人精神振奋,达到促进人的某种行为的目的。建立班级多元化激励机制,就是为了创造一个促使学生成长发展的活力空间,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兴趣。为此,班主任要明白学生内心的真正需要的是什么,学会对症下药。一般说来,现在的学生需要的是鼓励、支持、尊重和爱。在班级管理中,班主任要通过建立有影响力的激励机制,使学生的主动性、独立性、创造性等对未来发展有深远意义的个性品质得到充分发展。
(三)内容开掘
在班级管理实践中,班主任可以围绕以上主题,开掘如下班集体特色建设内容。
1.构建民主自治的班级管理模式
建立以学生“自主、合作”岗位责任制为核心的管理模式,让学生在班主任指导下,用自我教育的力量管理班级,实现“人人是主人,人人有其责”的管理理念。这样的集体化操作,调动了学生自主化管理的能动性,体现了以人为本的民主管理理念。
具体内容包括民主制订班规、班干部轮换制、人人有岗位、班级民主生活会等,如班级岗位制的运行,就有一个“岗位设置——岗位竞聘——岗位履职——岗位考评——岗位轮换”的过程,其中每一个环节都必须在实践研究的基础上,进行整体设计。据此,班主任可提出按需设岗、自主竞聘、注重过程、多元考评和定期轮换等班级岗位制建设的实施原则和推进策略,放大每一个岗位对班集体建设、对学生主动发展的作用,放大每一项工作内容对增强服务意识和发展能力的功能。
2.创设班级活动,有序推进自主化管理
班级的各项活动要以《中小学德育工作指南》为依据,以体验式主题教育为主要形式,通过系列化设计,以丰富多彩的载体培养与锻炼学生的自主意识、管理能力。班级活动内容的确立,可分为两大方面。
一是聚焦班级日常生活,开展各项特色活动。对此,班主任要放手让学生设计、主持相应的班级活动,引导学生全方位、多角度地亮出自己的观点和看法。如组织班级名片设计大赛、小才艺达人秀、寻找班级最美之星等活动,举办“我当值日班长的演讲词”、“赞一赞我身边的同学”、“我的岗位我负责”等征文比赛,由此引导学生关注现实生活,从细节做起,把小事做好,在活动过程中增强自主管理的意识和能力。
二是针对现实需要,举行系列化主题班会。班会内容可以有理想信念教育、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心理健康教育、生态文明教育等,各类主题教育活动要与学生的实际生活紧密结合,以师生协作探讨的方式开展,通过情感交流、思维碰撞,促进学生在自主管理中,体验、感悟自身思想品德的成长。
3.面向班集体特色建设,形成协调一致的教育合力
首先,班主任不能只靠单兵作战,除了履行自己职责外,还要依靠班级的任课教师、学校有关领导,把这些教育力量统合起来,协调一致地对创建班集体特色发挥各自影响。其次,班主任要充分关注家庭生活环境对学生的影响,要重视对家庭教育的引导,使其在目标方向上与学校教育协调一致。第三,班主任要深入社区,积极了解社会教育资源,据此带领学生走出校门,参加社会实践活动,促使学生开阔视野,丰富知识,了解社会,增长才干。
具体方式有:开展家访活动,密切家校沟通;开好家长会,加强家教指导;利用社区教育资源,对学生进行相应教育等。如班主任定期或不定期地召开班级学情通报会,邀请全体任课教师参加,共同分析学生学习情况,明确教育思路,研究工作方案,探讨管理策略,使全体教师形成共识,心往一处想,劲往一处使,成为步调一致的教育共同体。
4.用发展的眼光看待每一名学生
学生的个性,本该没有好坏之别,关键在于教师怎么去教育引导。好的评价方式,不仅有助于学生更好地体验自身成长过程中的进步和成功,还有利于学生进一步认识自我,建立并保持充分的自信。为此,班主任要遵循学生身心发展规律、遵循教育本身的规律,尊重学生个性,把学生当作成长中的生命去看待,努力挖掘学生身上的闪光点和发展潜能,建立一套健全的、多元的、行之有效的激励机制,运用自评、互评、组评、师评等多种手段,给予正强化激励。如此开展评价,就有利于学生个性和潜能的健康发展,有利于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为学生以后踏上社会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具体措施有班级小岗位能手、每周感动班级人物、班级每月风云人物、班级年度代表人物等的评选,如评选每周感动班级人物,先由各小组提名,以表彰本周内班级里的好人好事。这种评选获奖人数会比较多,所以一般可以不发奖品,但可通报家庭,让家长获知孩子在学校的良好表现。同时,利用班级的一些媒体,如黑板报、墙报等予以表彰。班级每月风云人物的评选,就是评出一个月内班级里表现最令人瞩目的学生(或小组、或某个组合),那是一种综合性奖励。学生在某个阶段、某些活动中表现抢眼,或者因为做了一件引起较大反响的事,可被推荐为“班级明星”。实施这项活动,评选机制要灵活,奖励也要及时。每个月会产生数个阶段性表现突出的学生,这为年终评选班级年度代表人物打下了基础。年度人物的评选是全方位的,不限于学习成绩。
四、基于学生立场,班集体特色建设的运作策略
(一)建构整体框架
本课题围绕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坚持基于学生立场的班级教育与管理理念,以创建班集体特色为抓手,提炼与积累班集体建设过程中形成的基本思路与有效策略,构建班集体特色建设的操作框架,包括育人理念、班情分析、特色定位、目标确立、实践举措、预期成效等,为班主任设计创建活动的整体架构提供有针对性的行动方案和具体环节,借此提高班主任的建班育人能力。
(二)明确创建原则
1.合力性原则
合力性原则是指班主任组织协调与本班级相关的各方面教育力量,通过互相配合、共同协作,形成班集体建设的强大合力。这一原则是科学的建设班集体的关键要素,没有这些力量的集结,班集体建设的目标、计划、要求等就很难落实。因此,班主任要用心使班级的教师团队建设与学生的班集体建设同步开展,通过加强同各科教师的联系,协调任课教师的步调,确保教育要求的统一。
2.双主性原则
班主任是班集体建设的组织者、指导者,在班集体特色建设中起着主导作用。班集体建设是一个连续性和阶段性相统一的过程,其连续性表现为从一个阶段到另一个阶段,中间不能断档、掉链子;其阶段性表现为各个阶段具有相对的独立性,不同阶段有不同的任务。所以,直到建成优秀班集体,班主任应有计划地进行角色转换,即逐步由班级的组织管理者为主,转变为班集体建设的指导引领者。
学生的主体性表现在:一方面,他们是班级这一微观社会环境的改造者,为班集体建设贡献着自己的力量;另一方面,他们也在实现班集体建设目标的过程中认识自己,逐步成为行动的自觉者,并通过自我调控,促进个性发展。
3.系统活动原则
没有活动,便没有教育。班集体的形成,学生的成长,都只有通过有目的、有计划、有序列的班级活动才能实现。具有系统性的班级活动,是班集体建设的依托,更是班集体建设通向特色的桥梁。所以,班级活动开展得越好,班集体的建设水平就越高。
4.激励性原则
班级集体教育中实施激励的目的,是为了激发学生的行为动机和参与班集体建设的热情,使其保持积极的活跃状态。班集体建设的实践证明,要想达到预期的教育目的,就得通过激励学生的行为动机,促使其产生内在需求,并由此积极认同、参与,才能真正实现。
5.班集体建设与学生个性发展相统一的原则
从根本意义上说,建设班集体并不是教育的终极目的,而只是一种手段。班集体建设的愿景是人的发展,即其最终目标是学生全面而个性的发展,为成长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人才打好基础。学生个性的发展离不开一个好的班集体,而学生的个性发展也无疑能促进班集体的建设,这一原则揭示了目的和手段的关系。
(三)拓宽实施路径
1.课堂教学融入学生立场
课堂教学中的学生立场,是指教师的教学要贴近学生,即贴近学生的学习生活,贴近学生的生命成长。教师的教学设计,要针对学生的年龄特点和已有基础,多从学生的生活实际出发,让现实生活能更多地进入教学情境。教师的课堂实施,要充分尊重学生此时此地的生命感受,促使学生主动参与教学,引导学生生命整体地融入教学情境,并通过教学活动的展开激发学生生命成长;而不能居高临下、主观臆断,把学生当成完成外在教学目标的工具。当然,秉持学生立场,绝不意味着可以放任或迎合学生;而是基于学生的天性,合理地引导学生体验生命趣味,激发其对真善美的美好情感。对此,青浦区重固小学许之一老师结合英语课的教学,开展班集体建设,形成了特色经验《别样的“英伦味”》。
2.教室环境凸显学生立场
教室是班级的生存空间,班主任对教室的布置要把握学生为主的原则,但这一培养学生自主能力的好机会也不能随便放弃。教室布置中的学生立场,是指让学生通过同学之间的人际交流、合作创新、成果共享等活动,实现班集体建设的目标。如开学时,为布置教室,班主任可以指导班干部召开学生代表会,共同策划教室布置的主题,再组织全班讨论,确定一个大家认可的方案。然后,引导学生自主策划、自主设计、自主实施、自主评价,通过全班群策群力、积极行动,让人人都能为布置教室留下自己的精彩一笔。此外,教室布置的内容要注意突出学段特点:小学可偏重于童话故事展现的自然与生活,初中可彰显走向青春的生命成长特色,高中则宜强调对人生价值的认知与追求。对此,闵行区浦江一中洪耀伟老师基于教室布置实践探索的积累,致力于发挥环境育人功效,形成了特色经验《理想的教育》《最美的教室》。
3.班级活动呈现学生立场
班级活动中的学生立场,是指活动目标与计划的制订、活动内容和方式的选择、活动过程的组织管理等。对这些任务,班主任可以放手让班干部和学生自己承担,以最大限度地调动全班每个人的积极性,让大家在活动中施展才华,体验成功与快乐。这样,班级活动才能真正成为学生自我教育的有效途径,并由此提高学生的自主意识和创造能力。如在“我为班级献金点子”活动中,学生有的提出建立班级活动竞标制,有的建议在教室里设立每天学习任务温馨提示板等。据此,班主任指导学生干部收集整理这些金点子,再组织全班讨论并投票,选择大家认同的金点子作为班级活动的主题。如此,不仅增强了每个学生的主人翁意识,挖掘了每个学生的潜能;而且又使学生通过参与活动,奉献自己的才智和力量,感受集体的温暖和友谊,丰富自己的情感,锻炼和提高自己的能力。对此,上海市青浦豫英小学郭娟老师,立足学生成长需求,组织丰富多彩的班级活动,形成了特色经验《打造“乐活空间”,助力“向善生长”》。
4.实践体验再构学生立场
实践体验是新课程实施的一条重要途径,实践体验中的学生立场,是指班主任要在了解学生知能基础的前提下,设计形式多样的社会实践、志愿者服务与研究性学习等活动,引导学生走向自然、走向社会,培养综合实践能力。大体做法:一是让学生通过亲身经历,亲自感受,在实践活动中获得直接经验,如春秋游学活动;二是让学生在模拟情境中扮演一个新角色,以一种新的身份来从事活动,在角色体验中增长学识和本领,如“我是家务小达人”、“我是社区小主任”等活动;三是引导学生带着小课题去研究,或参加项目化学习,让学生在自主探究中发现问题、提出问题、分析问题和初步解决问题,从而获得科学研究的体验,激发对自然问题、社会问题的探究兴趣。对此,上海工商信息学校邱洪强老师带领学生去企业参观体验,引导学生跟着师傅学习,形成了为学生职业生涯有效奠基的特色经验。
5.日常管理渗透学生立场
班级管理是班主任的日常工作,日常管理中的学生立场,是指班主任应以“自主、合作”为目标导向,探索学生自主化管理的运行模式。如根据班级实际情况,可以设立学习部、宣传部、礼仪部、文艺部、纪检部、劳动部、卫生部、体育部等分管具体事务的职能部,每个部由4至6人组成。各部人员的组合,要注意性别、学习基础以及个人性情、爱好、特长等的搭配,并在自荐和推荐的基础上产生部长。职能部可实行部长负责制,以此强化自主管理机制;也可以试行部长轮流制(每周或两周一次),充分发挥部门内不同特点学生的互补性。对此,青浦区东方中学王慧萍老师从“制订一个计划,培养一种精神,锻炼一个岗位,定位一个角色”四个方面进行了实践探索,形成了特色经验《“我”的班级“我”做主》。
6.家校联动重申学生立场
在班集体建设中,班主任要善于用好家庭教育资源,通过协调家校关系,激发家长的主体责任,调动家长合作育人积极性。在家校联动中重申学生立场,是指班主任要强调家长教育子女时应尊重孩子的独立人格,同时向家长传播先进家教理念,提供科学育儿方法。如引导家长了解孩子身心成长的规律,理性规划孩子未来的发展方向,细心关注孩子思想情绪的波动,适度安排家务劳动,不盲目送孩子参加校外培训;通过构建良好的互动模式,开展亲子阅读,学会倾听孩子的心声,做孩子的朋友,帮助孩子排忧解难。还有,家长平时要指导孩子合理用好在家时间,加强体育锻炼,督促孩子按时就寝,确保睡眠充足。对此,青浦区珠溪中学王思远老师以研发亲子微课程、构建亲子教育内容体系为主要抓手,让家长会变成“家长慧”,形成了家教指导的特色经验。
需要指出的是,这里的每一条实施路径都有其适用范围,班主任在选择时可对各条路径进行比较,从中确定最合适的。其思路是,一要考虑班集体建设的具体任务,二要考虑班级学生当时的具体情况,三要考虑每一条路径的特点及可能有的局限性。
(四)细化操作要领
班集体特色建设一般要经历这样一个过程:现状分析—制订计划—实施计划—督评反馈—实践调整—表彰激励。此过程呈现螺旋式循环上升的趋势,班主任在其中要注意把握以下操作细节。
1.创建计划下的持续引导
创建班集体特色,要有明确的建设目标、实施方法,并对整个过程中的进展程度、完成情况等进行及时调控、持续引导。为此,班主任要指导班干部经常回顾计划的实施进程,定时总结反思。如建立一周反馈、一月小结、一学期总结以及班干部述职报告等制度,以促使计划持续地落实到位。
2.规则制订中的民主集中
为引导学生民主参与班级管理,班主任应让学生明白制订班规的必要性,然后收集、整理学生的建议和意见,经过讨论、修改,集中大多数人的意愿,订出班规。班规要具体化、可操作,奖惩不宜过多过严,并尽可能符合班级实际,还要有班级个性,以期产生实际效果。在班规形成的基础上,班主任可引导学生根据自己的发展意向,促使个人目标和班级集体目标的有机融合。
3.班级岗位上的竞聘轮换
为培养学生班级管理的意识与能力,班主任可引导每个学生在职能部中找一个适合自己的管理岗位。如开学初,班主任可发动学生观察班级里还有哪些“小家务”需要有人去做,进而将其设为“小岗位”(因人设岗),如班级的护绿员、节能员、时事播报员等,然后师生一起探讨,为每个岗位制订职责任务和工作要求,并面向全班招标。这样,在责任感驱动下,学生通过岗位锻炼增强了管理意识,培养了管理能力。一年后,再通过岗位招标,引导学生竞聘,让学生在不同管理岗位上得到锻炼。
4.教室环境中的文化支持
教室环境的布置,应做到教育化、人性化,力求优雅高尚,让学生感受到班级的吸引力,陶醉于恬静的集体生活中,以此增添学习乐趣,消除学习疲劳。具体而言,可参照这样的“三化”操作:一净化,室内整洁,黑板无积尘,门窗、墙壁、讲台、桌椅、地面、电教设备等干净无涂写,各种用具摆放整齐;二美化,布置美观,在适合学习的前提下,室内装饰漂亮、新颖,具有美感,突出班级文化韵味,令人赏心悦目;三优化,黑板报等文宣平台的内容设计有创意,能根据学生特点,围绕一个阶段的班级中心工作进行策划,各种专栏主题鲜明、构思巧妙,突出知识性、趣味性、鼓动性、引领性,营造出班级特有的文化氛围,且能经常更换。
5.集体活动中的文明标志
创建班集体特色的过程,不仅要能反映出学生的主体地位,还要与学校的各项活动,如校园管理、学生社团、社会实践、文体比赛等有机结合,由此彰显班级的文明特色。因而,班主任要注重培育积极的班级舆论风气,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引导学生,促进良好班风的形成,并通过集体活动为学生的成长、发展和成才,提供一个积极向上、和谐健康的文明环境。
6.个体发展中的评价激励
班集体建设的目的,最终是为了每一个学生的成长与发展。为此,班主任可采取多种措施促进学生个体加快发展,如通过自评与互评相结合,评选班级的“××之星”,对某一方面表现突出或有显著进步的学生给予奖励。又如设立班级的记功簿,将经过评议获得一致认可的学生中的好行为记录在册,张榜表扬。再如通过学生周记这一渠道,与学生“私下”对话,开展另类评议,促进有不同目标追求的学生迅速成长。
五、成效与思考
(一)初步成效
1.班主任的育人观念发生转变,育人方式在不断改进
本课题参与者中的一线班主任,经历了实践探索,育人观念发生转变,育人方式也在不断改进。在班集体建设中,老师们开始注重学生主体性的培育,学生潜能的发掘,使学生的主观能动作用得到充分发挥。同时,在班级学生活动中,重视优秀道德品质的养成、正确思想方法的掌握和良好行为习惯的学得,以及它们对个体成长与社会生活的重要价值,强调内在的、品质的、个性的、情感的、意志的、能力的以及方式方法的培养对学生全面协调发展的作用。在班级管理的改进中,也更重视工作的规范化、系统化、制度化、特色化。由此,班主任在引导学生健康成长的同时,也进一步提升了自身的建班育人能力。如上海市毓秀学校龚赛华老师,在实践探索中形成了自己的带班理念——“让每个学生都发光”,并以赏识的目光看待班级里的每个人。这种赏识教育,就是在承认差异、尊重差异的基础上,通过发现与放大学生身上的闪光点,让每个学生都能成为散发自信光芒的人。这种教育是帮助学生获得自我价值感,发展自尊、自信的动力,是让每个学生积极向上、走向成功的有效途径。经过几年的实践探索,她所带的班级获得了区级优秀中队称号。
2.学生的成长需求得到满足,个性特长在逐步发展
本课题参与者中的一线班主任,在班集体特色建设实践中,坚持“立足学生、突出主体,服务学生、关注差异”的带班宗旨,为每个学生的成长发展提供合适的平台,让学生的智慧得以充分发挥,个性特长得到逐步发展。班主任通过组织班级的各项活动,使学生意识到自己在集体中的地位,提升自我价值;通过丰富学生的实践体验,使每个人都成为班级的主人,从而增强学生的主人翁精神和自尊感,并推动他们关心集体、热爱集体。从实际成效看,这些班主任所带的班级,学生阳光乐观,活动组织能力强,师生关系融洽。如上海市毓秀学校陶芳琴老师,带领正在进入青春期的学生用“美”来描绘青春的梦想,让学生在各类专项活动的体验中,理性地纾解成长的烦恼;并在活动的开展中,融洽师生、生生、亲子等人际关系,营造和谐氛围,增进人间情谊。如上海市青浦豫英小学郭娟老师,根据学生的发展需要,结合读书以及学校相关德育工作,设计了系列化班级活动,让学生把来自书本的间接经验与参加活动得到的直接经验紧密联系,在体验中收获,在收获中成长。
3.提高了班主任建班育人能力,良好的班风学风逐渐形成
随着课题研究的深入,众多参与实践探索的班主任,逐步感悟到自己的角色身份有了明显变化,从传统的教育与管理者变成了育人的研究者。他们不仅研究班集体如何形成,还会研究不同学生的需求,直至去研究班级教育的规律。由此,班主任的建班育人能力也得到显著提高。如上海市青浦高级中学张朝阳老师,以“我很重要”为主题,探索基于学生立场的带班理念,并从自我认识、社会理解、生涯规划三个维度着眼,设计了以“认识自我”、“提升自我”、“超越自我”为主题的系列活动,在实践中取得良好效果。这些活动在发挥学生主体作用、锻炼学生能力的同时,又使学生的个性得到发展,人格得到完善,由此形成了特色经验《在班级活动中推进学生自我塑造》。
(二)深层思考
1.如何真正凸现学生立场,还需要进行深层次的探索与实践
作为班级核心的班主任,以往是站在教师立场思考班集体建设的,注重于“我让学生怎么做”,主要通过教条式的制度来约束学生,对学生进行超级保姆式的全方位监护。现在,需要站在学生立场,思考“学生需要我给予什么帮助”。而如何在班集体特色建设中真正凸现学生立场,则需要班主任不断在创建过程中跟踪反馈,及时调整。至于“学生立场”的真正觉醒,不仅在于班主任自身意识的改变,还在于要充分调动、利用、整合各种教育资源,开展丰富多彩的班级活动,调动每个学生的积极性,让学生在参与式、浸润式的体验中提高自治能力,发掘个人潜能,最终实现个性发展,健康成长。
2.如何坚守学生立场,班主任需要加强研究
南京师范大学教授班华说:“我们的德育应该追求童性化、个性化、生活化,以儿童喜爱的方式进行教育。”班集体特色建设是一项实践探索活动,需要班主任花时间和精力去研究“自己的学生”,从把握学生的年龄特点及成长需求,了解当下学生的认知、情感发展状态和思维、行为方式,到寻求适合自己学生的教育内容和教育方式,以提升教育活动设计与实施的效果。而所有这一切,都是班主任所要面对的问题。因此,作为班主任,应该进一步转变观念,切实关注每个学生的成长状态,充分估计每个学生的发展潜能,对学生的观察力、思维力、表达力等多方面能力加强培养,促进每个学生在自己原有的基础上有所提高,那才是真正坚守了学生立场。
友情提醒:所有站长原创资源未经本人同意禁止转载,违者本站将保留进一步追究的权利!
【站长简介】刘海,教育硕士,江苏省“333高层次人才工程”培养对象、江苏省“刘海网络名师工作室”领衔教师、延安市优秀教师,无锡市教学能手、无锡市首届“勤远教师奖”获得者、校德育处副主任、校政治教研组组长、校学术委员会秘书长。曾参与或主持过《高中思想政治研究性课堂教学模式的创设与运用》等多项省市级课题研究工作,撰写的《浅谈乡土材料在经济常识教学中的运用》等90多篇文章发表于省级教育期刊或全国中文核心期刊。120多篇论文、教案、试题、高考分析等文章发表于《中学生时事政治报》等教辅类专业报刊。制作以个人原创资源为主的思想者工作室网站( http://www.teacher001.net)……[详细内容]
【网站简介】思想者园地网站( http://www.sxzyd.net)建立于2003年9月1日,致力于为中学文科与信息技术课程整合提供资源支撑平台。目前拥有各类教学资源200000多个,注册用户达到10万余人,资源点击超过5000万人次,目前已经发展成为涵盖中学政治、中学历史、中学地理、教育德育等在内的国内较大的中学文综教学资源网站。……[ 详细内容]
感动 | 同情 | 无聊 | 愤怒 | 搞笑 | 难过 | 高兴 | 路过 |